原標題:閃光的回憶

1954年5月,青海格爾木,中國青年報記者高煒(前排左一)和鐵矛(前排右一)到青海柴達木盆地採訪時,在帳篷前與地質隊員合影。1954年4月,高煒和鐵矛在西寧得知青海省石油管理局地質隊要到柴達木盆地勘察石油,決定隨隊採訪。那時的格爾木還沒有建房子,只有兩三個帳篷,一個是郵局,一個是青藏公路管理站。因爲地質局的到來,格爾木一下子增加了十幾頂帳篷,故又被稱爲“帳篷城”。

1958年,中國青年報記者夏小雨(左)採訪先進人物。

1952年,中國青年報社第一任通信員齊永德騎摩托車到人民日報社的印刷廠送取稿件。創刊初期,《中國青年報》在人民日報社印刷。

1954年5月,中國青年報社新建了電話總機室,電話員聚精會神地工作。當時報社的直通電話很少,大部分打到報社的電話都會由電話員轉接到各部門分機。

1953年4月,中國青年報社讀者來件部的石仲華(左)、孫仲達(右)在認真處理讀者來稿。

1953年4月,《中國青年報》創刊兩週年時,編輯張伯樹(左)與紀雲龍(右)討論五一勞動節的報紙版面編排,並在一塊黑板上畫版。

1955年,中國青年報社邀請全國勞動模範王崇倫等來報社座談,座談會簽到現場擠滿了年輕人。

1956年4月,中國青年報社印刷廠排字車間,記者劉紹棠(右二)、高建勳和老師傅沈乃昌、譚江正在改動版面。

1980年12月28日,中國青年報社第一次公開招考編輯、記者,400餘名報考青年參加考試,考生們正在看試卷上的注意事項。1981年到1984年,隨着新聞工作的發展和人事制度的改革,報社曾兩次在社會上公開招考編輯、記者,先後錄取了40多名青年。

這些拍攝於上世紀50~80年代的老照片,生動地再現了當時新聞工作者的辦公環境和工作狀態,一張張英姿煥發的面孔,傳遞出獨屬於那個時代年輕記者的精神風貌。

在2021年記者節來臨之際,我們蒐集整理了《中國青年報》創刊初期的部分資料照片,這些照片大都出自本報當年的攝影記者之手:賈化民、鐵矛、潘英、舒野、洪克、王裕量、胡光珏……他們有意無意中記錄下同事的“工作照”和報社生活的片段,如今都成爲歷史的註腳。黑白兩色的底片掩蓋不住畫中人飛揚的神采,亦使人更專注於影像本身傳遞的情緒。透過這場穿越70年的觀看,我們似乎更能理解傳承的含義。

---------------

這些拍攝於近70年前的老照片,留下了報社艱苦創業的珍貴瞬間,也記錄了老報人的青蔥歲月。

“那時候報社總是熱熱鬧鬧的。”今年87歲的李金菊老人回憶道。她於1956年調到中國青年報社,曾先後在祕書科、總編室、羣衆工作部、編委辦公室和人事處工作過,後調到中青報印刷廠任副廠長。在她的記憶裏,那時報社每天早上8點上班,各部門先組織看一個小時當天的報紙,看完之後,每個部門都會對報紙提出意見,哪篇好,哪篇不好,好在哪裏,不好在哪裏,都用紅筆直接寫在報紙上。每到上午10點,李金菊都要負責去各部門“回收”評完報的報紙,再貼滿報社二樓評報欄,供大家參閱。

進報社的那年李金菊22歲,和今天本科畢業生差不多同一年齡。據她回憶,那時候報社幾乎都是年輕人,“1951年創刊時報社只有不到40人,平均年齡21歲,總編輯、祕書長只有30歲左右,記者大多20歲出頭。”

那時報社的學習氣氛濃厚,很少有人下班直接回家。大家在一起討論業務,或是改稿改到深夜就直接住在辦公室。爲此,行政部門還給每個辦公室配備了一張行軍牀。老報人劉崑曾寫過一篇文章《小白樓的燈光》追憶那時的情景,作爲中青報編輯部的小白樓“常常燈火通明,年輕的編輯在那裏鑽研業務、埋頭學習,把報社當成了家。”

看到報社印刷廠的老照片,李金菊老人回憶起白手起家辦報的那段歲月。創刊之初,報社連排字車間都沒有,後來纔買下了前門外琉璃廠一傢俬人開設的鑄字廠,忙活了一年多才鑄出鉛字、立起排字架。之後,報社又買下倉夾道的一家奶牛飼養場,把幾間牛棚翻修改造成排字車間,擺上鑄字機和壓版機,自己排版,壓好紙型送到人民日報社的印刷廠印製。

1957年下半年,報社印廠的新廠房落成,爲不影響出報,必須在一天之內把所有的設備搬進去。而排字房搬家,要保證字盤不能散、不能亂,否則會影響出報。最後報社決定採取“人傳人”的方式,從倉夾道到新廠房的500多米距離,人們擺出一個“長蛇陣”,這邊拆,拆下來什麼就一樣樣按順序往新廠房傳,傳到那邊同步開始組裝,這樣就既不會散,也不會亂。

李金菊老人至今清晰記得,搬家那天,倉夾道最亮麗的風景就是由中國青年報記者職工組成的“搬家接力長龍”,連社長、總編輯也在隊伍中,像擊鼓傳花一樣,從一早開始,一直傳到下午兩點。當天很多上夜班的同事只睡了兩個小時,晚上照樣工作,第二天照常出報,沒有任何差錯。

爲了增加年輕人的實踐經驗,那時候剛剛分到報社工作的大學生,每個部門都要“過”一遍。報社還會給每個人發一本編輯手冊,新人先要學會畫版——即一個版面的幾篇文章和幾張圖片如何安排。在版樣紙上畫好後,拿到車間,將記者寫的稿子裏的字一個一個地揀出來,排到版模裏。

在那個沒有傳真機和電腦的時代,駐站記者遇到急稿時一般通過電報發稿。記者不僅要寫得快,還要體力好,能趕在郵局下班之前把稿子發出去。有些記者爲了搶時間,索性在郵局寫稿。李金菊老人回憶,有一次下大雪,一名記者掉到雪坑裏,急得不得了,生怕郵局關門,拍不了電報,耽誤發稿。老報人楊靈珍是當年記者部值夜班的譯電員,專門負責翻譯寄到報社的電報稿,據她回憶,4個阿拉伯數字對應一個漢字,如“人”字是0086、“民”字是3046。而電報的費用是一個字3分5釐錢,名副其實的“惜字如金”。

在這組老照片中,最“年輕”的一張拍攝於1980年12月28日。這是中國青年報第一次公開招考編輯、記者,一個城市的報考者就有400多人。時光荏苒,40多年過去,紅顏變白髮,但老照片中的人和事,卻永不老去,永遠鼓舞人心。

(圖片:中青報老照片 電子化整理:李庚偉 李建泉)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陳彤 寫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1年11月08日 03 版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