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而行

李惠清,出生于河北一普通人家,从小就喜欢念书的她,一直怀揣着“少小离家”的心思。

“我小时候挨打受气,家里重男轻女,我弟弟也总打我,我就觉得不公平。从不到15岁,我就想参加八路军,只要是干革命我就去,共产党领导的,招人我都走,我就这个思想。”——李惠清采访回忆

1944年深秋,冬日的气息扑面而来,但李惠清心中革命的热情却没有丝毫消退。这个18岁的姑娘,踏着清晨的露水离开家,硬是走过了河北、山西,辗转前往陕西延安。

这一年,抗日的战火还未熄灭,外面依旧兵荒马乱。前路注定艰险,但她坚信,向前走,就有光。

李惠清在回忆录中写道“那年特别冷,几天下场雪,来寒流,穿着棉衣跟光着身子站在凉水里一样,除了心脏有点热,骨头都是凉的。哈气落到帽檐上,时间长了就跟唱戏的帽子上的玻璃珠一样......裤子湿了大半截......四十多天穿着冰裤子 ......听说铁鸡岭冻死过人,有人害怕地哭了。”——摘自李惠清回忆录《难忘的回忆》

即便如此,李惠清也从不是掉眼泪的那一个。她想,大不了就死在道上,死不了就还要到延安。

长途跋涉的李惠清,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了八路军。这个身形瘦弱的姑娘,早已做好准备,为建设心中那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新中国燃烧自己。很快,她接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几个月前,湖南战事吃紧,大批革命战士,奔赴前线。为收容烈士遗孤、前线将士和革命志士的子女 ,中央有关部门研究商定,筹建一所延安第二保育院。

李惠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千里迢迢来到延安,没能冲锋陷阵却落得个看孩子的工作,她心里有些犯嘀咕。但很快,孩子们便先后染上了麻疹,生命受到威胁。没有时间再纠结了!

李惠清刚到保育院时,正值建院初期,医疗设备还不完备,保育员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年纪小的十三四岁,大的也才十八九岁,谁也没有当过保育员,更别提照顾这些患儿。李惠清突然想起,小时候村里也流行过一阵麻疹,死了100多个孩子。人命关天,大家急得团团转。

为了退烧,李惠清每隔十分钟去给孩子们喂水,20个小时守在孩子身边,四十多天没睡过一个整觉,最终陪伴孩子渡过了难关。

“这些孩子的父母为了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为了解放全中国,正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浴血奋战,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决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摘自李惠清回忆录《难忘的回忆》

马背摇篮

1946年,局势风云变幻,人心忐忑。这一年夏天,《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便以30万大军围攻中共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就此拉开序幕。这一年冬天,延安第二保育院的窑洞里,空气似乎都已凝结。院里紧急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传达了康克清主任的命令“敌人恐进犯延安,保育院全体人员立即撤出延安,越快越好。”

当时延安已有大小托儿所、保育院近30个。为了保证孩子们顺利转移,中央专门调配了数千斤主食、糖、饼干、鸡蛋等等。保育院还自主将孩子们的小木床捆到了马背上,这就是电影《啊!摇篮》中所描写“马背摇篮”的原型。

1946年底至1947年春,延安第一保育院(原陕甘宁边区保育院)、洛杉矶托儿所、延安第二保育院还有“一保小”、“二保小”分批出发离开延安。李惠清抱着“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的坚定信念,踏上了危险重重的转移之路。136名孩子冒着严寒,开始向太行山解放区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孩子们被背过、担过、抱过、骡马驮过。李惠清回忆道:“有一个骡子踩空了,有俩孩子,他俩坐着小床跟牲口一块儿掉下去了。骡子掉下去摔死了,那俩孩子在树杈上挂着。救上来没事,挺好,多亏了小床,没摔着也没碰着。天亮的时候我们下山,因为好几天也没好好吃饭,也没好好睡觉,累的他们谁也不吃饭,我用拳头一个一个砸他们,他们都不动。”

整整两年零十个月的时间,1030个日日夜夜,李惠清和保育院其他百十来名战友,带着自制的小床,凭着队伍里仅有的六名医务人员,拂晓渡过黄河,黑夜抢渡汾河,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多次遭到敌机的扫射轰炸。他们一个一个地护着、一天一天地走着,一站一站地过着,硬是把136个孩子,送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时至今日,这些“延安娃”,每每回忆起保育院的“老阿姨”,依然会泪流满面,那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童年,是这些阿姨,用自己的青春,用自己的一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保护了他们的周全。

更多关乎民族大业、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请关注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6月26日起每周六19点45分播出的25集大型纪录片《共和国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