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社評:中美緩和,中國更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中美宣佈放寬對對方記者的簽證限制,這是兩國元首視頻會晤帶來的第一個現實成果。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16日說,美中領導人的互動要導致向雙方高層和有權力的對話者發出一系列任務,推動進展,從而確保減少摩擦和衝突的可能性。沙利文的表態進一步印證了美方對緩和同中國緊張關係的意願。

沙利文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公開講話中概述了美國對華政策的四個方面,包括在美中利益一致的緊迫問題上合作,應對兩國曾經合作過、現在面臨重要考驗的挑戰,通過改善直接溝通有效管理分歧(如臺灣問題),解決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懸而未決的問題並使用所有工具對抗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爲”。這與布林肯“合作、競爭、對抗”三分法神似而形異。

美國近來反覆強調要給中美激烈競爭加上不演變成衝突的“護欄”,中國不太接美方的這個話,我們常說的是管控分歧。因爲美方所說激烈競爭包含了將他們打壓遏制中國合法化的意思,所謂“護欄”則主要是從美國和盟國利益出發對中國提出的單方面約束。而管控分歧的出發點更加平等,要求雙方承擔義務。

“護欄”說的積極意義在於,美方感受到了中美有因過度角力或誤判爆發不可控衝突的越來越大風險,他們有降低這種風險的明確意願。兩國都不想滑向不可收拾的戰略對撞,從而增加了元首會晤並將會晤成果加以實際貫徹的緊迫性。

要看到,中美關係拉響警報的位置處在中美關係較爲寬闊的地帶,而不是美國已將中國逼向戰略牆角的處境。這得益於中國這幾年對美國全線威逼進行了有效抵制,創造了一片可與美國開展戰略周旋的空間,贏得了屬於自己的話語權和對美博弈的從容。

美國戰略遏制中國的態勢沒有變,也大概不會變,但它近來放慢了節奏,也調整了施壓的分寸,給它迫切需要的中美氣候等領域的合作騰出一些餘地。他們有合作的需求,但對接受現實仍不情願,還是想強調自己原來以競爭爲主的策略。華盛頓今後恐怕少不了搖擺。

總的來看,中國在過去幾年裏證明了自己有綿延不絕的承受力,貿易戰產生的大部分指標都對我方更有利,新冠疫情則擊中了美方的弱點,讓它更加無力組織新的對華攻擊。我們的力量在博弈中繼續成長,中美實力差距進一步縮小。所有這一切重挫了美國一些政治精英用蠻力迅速壓垮中國或者打掉中國成長勢頭的野心。中國辦好自己事情的路線取得了初步成功,打擊了華盛頓的對華傲慢。

拜登政府上任之初反覆宣揚“從實力地位出發”對付中國,但與歷史上的情況相比,美國今天實力地位提供的支持力是相對最小的之一。中美生產規模和在國際貿易中的佔比大體相當,中國的潛力和後勁顯然高於美國。美國的政治精英們仍然相信他們能夠成功遏制中國、改造中國嗎?拜登政府最近表示不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這不像是他們簡單釋放麻痹中國的煙幕彈。

我們的結論是,美國的對華政策有易變性,而且經常言行不一,然而中國繼續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我們應對他們萬變的不變王牌。做好自己的事情是中國最大的本事,也是我們對美博弈的最大優勢。非常歡迎中美關係出現緩和的苗頭,它絕對值得我們認真注能並維護。同時中國人需要記住:最可靠的永遠是我們自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