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批ofo拉好友退押金:欠錢的真把自己當大爺?

“好友越多,退押越快”“好友下單獎勵”“充值10元立即退押2.5元”……時隔多日,ofo再次因退押金問題引發爭議。暫且不論這些活動是否真能歸還押金,單從活動設計看,拉新、引流、充值等形式,看似爲用戶提供新的退押金渠道,卻有着變相從用戶身上謀利的嫌疑。此等套路,消費者無法接受。

這不是ofo第一次在退押金問題上招致衆怒了。此前,ofo就曾試圖與網貸平臺合作,將用戶押金變爲網貸的鎖定資產,招致用戶激烈反對,之後不了了之。隨後,ofo又上線“天天返錢”功能,引導用戶通過消費獲取押金返現。據計算,用戶要想返現99元押金,需要消費近1500元,且商城價格明顯高於其他平臺。每一次新動向,無一例外都會引發用戶吐槽不滿。一次次口碑翻車,沒能讓ofo吸取教訓,反而我行我素,令廣大用戶哭笑不得。如此花樣翻新的套路,既不能解決退返押金的問題,也無法真正幫公司解困。

這些引發爭議的活動,或許是ofo解決鉅額押金問題的一些努力。然而,無論從活動設計的出發點還是效果看,都沒有真正爲用戶考慮。可以退押金,但不能一次退完;可以退押金,但要拉來新的用戶;可以退押金,但要繼續花錢……複雜條款,層層套路,令人失望。企業面臨困難衆所周知,需要資金週轉也可以理解,但消費者是實打實的受害者,事已至此居然還把如意算盤打到消費者頭上,挾押金以令用戶,實在是缺少對用戶權益的起碼敬畏和基本誠意。

目前,相關活動已經下線,押金問題如何解決,仍然無解、待解。就ofo的APP顯示,有1300多萬用戶排隊退押金,以最低檔的99元押金算,待償資金已超13億元。此前有媒體估算,ofo每天退還押金名額約爲46人,退還全部押金還需900多年。承諾的“按序依次退款”能否履行?其創始人表示“爲每個用戶負責”能否兌現?在一次次消耗用戶信任和耐心後,口頭承諾已顯得過於單薄,人們更期待一項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無條件退還押金,是消費者權利,也是平臺責任。從法律層面看,押金本身的約定是必須要無條件退還的,監管部門也做了明確要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企業原則上不收取用戶押金,押金歸用戶所有,運營企業不得挪用。運營企業應及時退還用戶押金,不得拒絕、拖延退還,或設置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技術門檻。然而從有關平臺可以看到,ofo背後的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屢被處罰,退押金卻仍進展緩慢,消費者追討無門。這無疑爲相關行業敲響警鐘,用戶資金安全不能僅靠企業自律,還需要第三方的監管保障;否則損害用戶利益,最終也只會制約行業的良性發展。

對於企業而言,一時走錯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迷途知返。面對千萬用戶權益,逃避無濟於事,玩弄花招更是得不償失,費盡心思的套路,最終只會套住自己。用戶權益優先,纔是正確運營策略的出發點。與其耍來耍去,不如把精力和資源用在刀刃上,儘快保障用戶權益,挽回企業信譽,找準發展定位,整裝再出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