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元宇宙熱潮: 一場既有技術突破也有泡沫的遊戲 來源:科技日報

元宇宙熱潮: 一場既有技術突破也有泡沫的遊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元宇宙是我們探索內心世界需求的一種可能路徑,寄託着我們對智慧社會生活的一種嚮往。針對當前元宇宙熱潮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我們需要以積極審慎的態度,穩步推動元宇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不久前,全球科技巨頭Facebook宣佈其業務佈局轉向元宇宙,甚至將自己的公司名字更改爲Meta,引發了各界對元宇宙的強烈關注。而這,僅是資本市場掀起的元宇宙熱潮中的一個縮影。

今年3月,被譽爲最能體現元宇宙概念的遊戲《羅布樂思》獲得了5.2億美元融資,該遊戲的開發商Roblox上市首日市值突破400億美元,比一年前估值漲了10倍;字節跳動也以近百億的價格收購了VR創業公司Pico,彰顯其佈局元宇宙的決心……國內外各大科技巨頭紛紛開啓了探索元宇宙的步伐,但是同一個元宇宙賽道,“飆車”的方式卻大不相同。

同一個賽道入局模式不同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各大科技企業主要還是依託其既有優勢來佈局元宇宙領域,主要可以分爲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聚焦核心元器件和基礎性平臺領域,加快佈局元宇宙硬件入口和操作系統,以英偉達、Meta、微軟等國際數字科技巨頭爲主,字節跳動等國內企業也在加快推進元宇宙相關硬件的研發。

第二種是聚焦商業模式與內容場景,探索元宇宙相關應用場景落地,以國內數字科技巨頭爲主,如騰訊表示將在遊戲、社交等領域加快對於元宇宙的研究開發。

第三種是政府推動企業入局模式,以韓國企業爲主。韓國是全球推進元宇宙產業發展最爲積極的國家之一,其首都首爾在今年11月宣佈成爲首個加入元宇宙的城市政府;同時,韓國元宇宙產業的發展主要是相關政府部門牽頭,引導和推動三星、現代汽車、LG等企業組成“元宇宙聯盟”,形成企業在元宇宙領域的發展合力,以此推動實現更大範圍的虛擬現實連接,並建立韓國國家級元宇宙發展平臺。

需要注意的是,國內外元宇宙領域的爭奪戰已經如火如荼,元宇宙產業的全球不均衡發展態勢正在逐步形成,在此情景下,我國企業應強化元宇宙產業發展的科技硬實力。

落地需要實現兩個技術突破

技術侷限性是當前元宇宙發展所面臨的最大瓶頸。相關技術的成熟度,距離元宇宙落地應用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因此現有元宇宙技術展示場景多爲實驗性、局部性以及有限性的應用,並且展示成本非常高昂。如今年4月英偉達在其發佈會上展示的15秒“數字黃仁勳”,就投入了近50位研發人員,共製作了21個版本。

作爲一種多項數字技術的綜合集成應用,元宇宙場景從概念到真正落地需要實現兩個技術突破:第一個是XR、數字孿生、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單項技術的突破,從不同維度實現立體視覺、深度沉浸、虛擬分身等元宇宙應用的基礎功能;第二個突破是多項數字技術的綜合應用突破,通過多技術的疊加兼容、交互融合,凝聚形成技術合力推動元宇宙穩定有序發展。

另外,數據也在元宇宙發展中發揮着關鍵性作用。一方面,元宇宙相關技術的發展和場景落地,對數據體量和維度將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收集用戶更多的個人信息;另一方面,數據安全是元宇宙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前提。爲平衡好數據使用和數據安全,需要前瞻性構建元宇宙相關數據的收集和使用規範。

未來應用與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從技術本質來看,元宇宙是一種讓我們能夠與所處環境更好相融的技術手段。因此,元宇宙相關應用的落地將與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密切相關,主要包括四種形式:一是工作“元化”,即大量工作場景如會議、設計、監控等將在元宇宙中發生;二是生活“元化”,即大量的生活場景如購物、休閒、娛樂等將轉移到元宇宙中;三是研發“元化”,虛擬世界將打破我們所習慣的現實世界物理規則,從全新視角推動研發創新,元宇宙有可能成爲研發的新型實驗室;四是社會治理“元化”,元宇宙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智慧城市建設,促進社會治理效率和水平的提升。

目前,已有普華永道等多個國際知名諮詢機構,對元宇宙未來發展前景持樂觀預期,同時業內人士也普遍認爲元宇宙很大可能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新方向。從現在互聯網細分產業規模可知,伴隨元宇宙的發展演化,不同類型的企業只要能抓住“元化”機遇,與元宇宙發展做到良好銜接,就能在未來元宇宙市場中佔據一席之地。

雖然元宇宙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從目前元宇宙發展相關的算力條件、網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發展現狀來看,其基本場景的實現大概需要10—20年的時間。元宇宙目前仍處於萌芽發展時期,圍繞其產生的相關應用場景幾乎都在紙面上,現階段的市場規模相對較小且充滿不確定性。

元宇宙熱潮或帶來消極影響

今年以來,由於全球主要投資機構紛紛加碼佈局元宇宙領域,推動元宇宙的關注度和熱度持續升高。這股熱潮一方面推動了XR、數字孿生、人工智能等元宇宙相關技術的發展,增強了元宇宙相關行業的發展動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另一方面,這股熱潮也已經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甚至會誤導元宇宙產業的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其一,企業扎堆湧入元宇宙領域,紛紛打造“元宇宙人設”。由於元宇宙應用場景的實現需要多種數字技術綜合集成,因此部分技術相關企業趁着元宇宙概念大火的時候,迅速將自己包裝成一家元宇宙企業,或者將企業原業務改成與元宇宙相關。這種過分迎合概念熱潮、偏離原有技術發展路徑的行爲,對企業實際幫助可能不會很大,甚至適得其反。

其二,增加了一些科技泡沫,甚至由此催生出一些新的套路和騙局。科技巨頭、風險投資對於元宇宙的青睞,帶來相關概念股的大漲,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元宇宙泡沫。如當前市場上爆發的搶注元宇宙相關商標現象,其中部分企業的業務與元宇宙幾乎毫無關聯。甚至有不法公司和個人打着元宇宙的幌子,做着“鑽空子”的事情,並由此催生出一些套路和騙局。

其三,販賣焦慮和暴富大餅,收割“智商稅”。部分機構和個人動輒以“終極”“最後一次”“未來通道”等誇張性字眼來形容元宇宙,通過販賣焦慮和暴富大餅,以付費課程、新知培訓等形式分“流量羹”、收“智商稅”。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元宇宙是我們探索內心世界需求的一種可能路徑,寄託着我們對智慧社會生活的一種嚮往。針對當前元宇宙熱潮產生的一系列問題,我們需要以積極審慎的態度,穩步推動元宇宙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技術侷限性是元宇宙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一切圍繞元宇宙相關模式的探討或者佈局,只有在技術真正突破後才能實現。紮實推進基礎數字技術研究是佈局元宇宙賽道的最有效策略,只有不斷增強技術創新能力,穩步提高技術成熟度,才能在元宇宙產業發展中贏得制高點,並真正推動元宇宙產業走向成熟。

其次,目前元宇宙產業仍在萌芽階段,其商業價值的顯現需要一個時間過程。實踐早已證明,技術創新不能偏離商業價值,商業價值更不能脫離技術創新而獨立存在。面對元宇宙熱潮,要保持理性的行爲認知和正確的市場導向,謹防借技術和概念的名義催生科技泡沫。

最後,從用戶個體來說,對待元宇宙這樣一個正在快速發展的新生事物,既要有好奇心,更要有務實心,對市場上出現的元宇宙相關炒作行爲保持冷靜和警惕。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