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選購羽絨服:含絨量蓬鬆度等指標決定保暖性

11月初,受冷空氣影響,全國多地氣溫驟降,時隔兩週,強大的冷空氣攜降溫再次來襲。除了靠着一身正氣,羽絨服應該是最實在的保暖利器之一了

相比其他冬衣,羽絨服既輕又薄,保暖效果還佳。薄薄輕輕的羽絨服爲什麼能保暖?越厚越長的羽絨服會更保暖嗎?如何科學地挑選一件羽絨服?

Part.1

薄薄的羽絨服,爲什麼這麼保暖?

人體內新陳代謝會不斷產生熱量,人體需要將多餘的熱量散發到周圍環境中,才能保持體內的穩態。

熱量的傳遞有三種方式:熱輻射、熱傳導和熱對流。熱傳導就是熱量由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在氣體、固體和液體中,氣體的導熱性能最低,因此相對而言,空氣可以隔熱,能夠阻止熱量的流失

冬天環境溫度較低,由於空氣會對流,緊貼身體的那層空氣接受了身體的熱量,密度變輕上升,空出的位置會被旁邊的冷空氣及時補充,所以我們會感到寒冷難耐。

這就需要穿衣物來保暖。保暖材料的種類很多,按來源可分爲天然保暖材料的動物纖維和植物纖維,合成保暖材料如滌綸、腈綸、丙綸等合成纖維和混合型保暖材料。如果一種纖維能固定大量靜止的空氣,減少空氣冷熱對流,那麼它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暖效果。

羽絨正是這樣一種動物纖維。而且從保暖程度上看,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保暖材料超過羽絨的保暖性能。這是由於羽絨的特殊結構——球狀纖維結構,每一根絨絲都是由許多鱗片疊加而成,每個鱗片又都是中空的,在這些微小的孔隙中,可以固定大量的靜止空氣。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穿上羽絨服,羽絨便可以吸收人體熱量,形成一個空氣隔熱層,隔熱層固定的空氣越多,保暖性能也就越好。並且羽絨服外層面料又能夠隔絕外層冷空氣,能更有效地減少羽絨的空氣層和外界空氣之間進行對流交換。

而羽絨服的保暖能力,主要體現在羽絨蓬鬆後能積蓄多少厚度的空氣以及表層對冷空氣的隔絕能力

決定羽絨服保暖性能有五個指標:填充物、含絨量、充絨量、蓬鬆度和麪料

Part.2

挑選羽絨服的“五大指標”

 指標一:填充物

填充物就是指羽絨服裏面裝的是哪種動物的羽絨。目前市場上的羽絨服普遍用鵝絨或鴨絨作爲填充物,羽絨的質地非常輕柔且彈性佳。羽絨只佔一隻鵝或鴨全身羽毛的8-10%,在羽根下層,緊貼着腹部及翅窩間的肌肉生長。

羽絨又細分爲:白鵝絨、灰鵝絨、白鴨絨和灰鴨絨。多數情況下,鵝絨相比鴨絨的羽絨絨朵更大、絨絲更長,保暖效果稍好,但並不完全絕對,對一般人來說,鴨絨的保暖性就已經足夠了。同時鵝絨的異味要比鴨絨小很多,因爲鴨子是雜食動物,羽絨的油脂含量高,而鵝是草食動物,氣味就比較輕微。價格上,鵝絨產出比鴨絨少,因此鵝絨比鴨絨也會更貴。對於同一種羽絨的不同顏色,保溫效果與舒適度其實是一樣的,白色可廣泛用於淺色的面料,不透色。

羽絨對比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1)

 指標二:含絨量 

羽絨是由羽毛和絨朵組成,而起保暖作用的主要是絨朵。含絨量就是指一件羽絨服中,絨朵佔全部填充物的百分比。如果一件羽絨服的含絨量是90%,就說明羽絨佔到填充物的90%,剩下10%是羽毛。國家規定,含絨量達到50%以上,才能稱爲羽絨服。不同含絨量的觸感是不一樣的,對於同樣大小的羽絨衣來說,含絨量越高,保暖效果也會越好。

羽毛

(圖片來源:veer圖庫)

絨朵

(圖片來源:veer圖庫)

指標三:充絨量

充絨量、含絨量混淆分不清?與前面提到的含絨量(羽絨含量佔比)相比,充絨量指的是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克重。這也是不可小看的一個參數指標,因爲即便一件羽絨服的含絨量很高,但是充絨量很少,也會影響保暖的效果。但是挑選時不能單看克重,還要考慮一件羽絨服的總面積,相同充絨量的情況下,一件短款羽絨衣和一件過膝長款羽絨衣,保暖性當然也會有所區別啦

指標四:蓬鬆度

蓬鬆度簡稱FP,是衡量羽絨儲存空氣能力強弱的重要指標,它是指在一定條件下每一盎司(30克)羽絨所佔體積立方英寸的數值。比如說,一盎司的羽絨所佔的空間爲800立方英寸,則稱該羽絨的蓬鬆度爲800。

市面上羽絨服的蓬鬆度一般分爲550,600,700,800和900,價格上當然也是越高越貴。在同樣的前提下,一件羽絨服的蓬鬆度越高,羽絨所包含的隔熱空氣就越多,所以隔熱性能就會越好,也就自然更加保暖了。挑選羽絨服時,如果吊牌中未標明蓬鬆度,可將羽絨製品放鬆鋪平,讓其自然恢復三分鐘,再用手按壓制品,隨即將手鬆開,如果能很快回彈恢復原狀,可說明羽絨服的蓬鬆度比較好

指標五:面料

我們都知道,羽絨服一旦沾水潮溼後,會縮成一團,蓬鬆度大幅度降低,保暖性能也隨之大幅下降,這也是羽絨相比其他保暖材料的最大劣勢,因此羽絨服面料的選擇也尤爲重要。布料防鑽絨性差的或者縫紉針眼太大的羽絨服,會越穿越薄。

羽絨服面料更新換代很快,外層面料具備防皺、防風、防水等功能已成爲主流趨勢,如PTFE面料具有極強的防水、防雪、保溼、透氣、導溼等性能;純棉PU塗層具有柔滑、細膩、手感緊密、透氣性好、易吸汗等特點。目前一些品牌的羽絨服內層面料採用銀白色的反輻射材料來減少輻射傳熱,使得保暖性能進一步提升。

講完了挑選羽絨服的小妙招,我們再來看看羽絨服的保養技巧

一件質量好的羽絨服,在不影響乾淨穿着的前提下,洗滌次數不宜過多。經常清洗會損傷羽絨纖維蛋白結構,羽絨變硬變脆,影響保暖度,同時也會對面料造成一定的損耗,增大鑽毛的可能性。

如果想清洗羽絨服,可以依據羽絨服水洗標選擇乾洗或水洗。如果水洗儘量不要使用洗衣機,最好用手洗揉捏乾淨,洗好後也不能用力直接擰乾,應輕柔地將水分擠出,再平鋪或掛起晾乾。同時,洗完之後拍打衣物恢復蓬鬆,力度也應儘量輕一點,以減少對羽絨的傷害,延長使用壽命。

當你在呼嘯的寒風裏行走時,裹上一件羽絨服,身上暖暖的,也是一種幸福

參考文獻:

[1] 黃玔。三種羽絨纖維的性能對比分析[J]。毛紡科技,2021,49(07),85-89。

[2] 何雨。 羽絨服保暖性的測試與評價[D]。 東華大學, 2020。

[3] 陳的。 不同保暖材料的保暖機理與性能研究[D]。 北京: 北京服裝學院, 2019。

[4] 崔鵬。 高蓬鬆纖維集合體保溫性檢測機理與應用[D]。 東華大學, 2011。

[5] 輕薄羽絨服品質比對及選擇[J]。紡織檢測與標準,2019,5(02):31。

[6] 黃翠蓉,於偉東,許海葉。羽絨服保暖性探討[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7,4(01):25-29。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雪麗餈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已獲得授權)

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中國科普博覽立場

本文首發於中國科普博覽(kepubola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