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指數發佈:滬杭寧位列前三,長三角與成渝地區聯繫增強

21世紀經濟報道 朱玫潔 上海報道 11月25日,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1)由華東師範大學發佈。自2015年起,今年是該系列指數第7次發佈。

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指數(2021)表明,協同發展能力前十強城市依次爲:上海、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重慶、蘇州、寧波、合肥、無錫。

其中,上海以68.23分位居第一,連續七年位居榜首,龍頭作用顯著。無錫因生態支撐能力提升重回TOP10;武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交流服務方面受挫跌出前三甲。 

此次指數從四大領域關注長江經濟帶城市發展,包括經濟、科創、交流(包括基礎設施)、生態。其中,110座城市的整體平均分在科創領域最低。

指數研製首席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科創資源向中心城市集中,生產的能力向周圍城市轉移的趨勢很明顯,下一步要推動跨區域之間的科技成果共享、成果轉化,讓大中小城市聯動發展。

長江經濟帶城市體系呈橄欖型結構 

對比指數(2020),今年的研究顯示,長江經濟帶城市協同發展能力持續穩步上升,城市體系橄欖型結構不斷優化。

110座地級及以上城市呈現出6等級橄欖型結構特徵:上海是龍頭城市,協同發展能力在長江經濟帶排名首位;

杭州、南京、成都、武漢、重慶、蘇州、寧波、合肥、無錫、長沙10座城市是能力較強的高級區域中心城市;

昆明、貴陽、常州、南昌、鎮江等40座城市是在個別領域表現突出的一般區域中心城市;

玉溪、廣元、衡陽、達州、郴州等35座城市是區域重要城市,往往地處較爲重要的區位或擁有某方面獨特的資源稟賦;

荊門、六安、荊州、淮北、張家界等14座城市是存在提升空間的地方重要城市;

益陽、臨滄、隨州、婁底、銅陵等10座城市是存在短板或外向服務功能薄弱的地方一般城市。

報告顯示,2020年城市綜合協同能力得分10分以上城市僅27座,不足110城市總數的四分之一。而2021年綜合協同能力10分以上城市增至51座,達到110城市總數的46.36%。

同時,龍頭城市和高級區域中心城市數(10座)保持不變,但一般區域中心城市數量由2020年的34座增加到40座,區域重要城市由25座增加到35座,地方重要城市從23座減少至14座,地方一般城市從17座減少到10座。

隨着尾部城市羣體能級的提升,長江經濟帶發展更爲協同。

推動跨區域的科技成果共享

110座城市在四大領域的整體平均分爲14.13(經濟)、5.24(科創)、24.19(交流)、11.03(生態)。

在經濟領域,長江經濟帶東中西的城市差別較小,經濟一體化將是長江經濟帶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在生態領域,最高得分城市與最低得分城市差距較小,使整體平均分維持了不低的水平,但實際上,得分最高的城市浙江舟山也僅爲19.17分,這也意味着全流域地區都面臨較爲艱鉅的生態環境任務。

科創領域的整體平均分最低,一大原因是城市的科創發展呈現兩極分化,尾部羣體得分較低,對平均分影響較大。例如,科創領域得分最末的10座城市得分都低於0.4分。

曾剛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科創資源高度集聚是一個普遍性的規律,從另一方面看,科創成果、研發成果的利用,恰恰必須有廣泛的腹地。當下,不管長江經濟帶的建設還是長三角一體化戰略,推動區域資源的合作,正是其中要義。

對於科創協同而言,曾剛認爲,大城市的研發優勢可以與中小城市的生產優勢結合,進行跨區域的科技成果共享,各自發揮比較優勢。比如,一些大城市的研發成果可以放到條件合適的中小城市進行產業化,以此獲得更低的生產成本,同時也帶動了中小城市發展。上海周邊正有不少這樣的發展案例。

隨着長江經濟帶合作機制的優化,近年來長江經濟帶上、中、下游的代表城市組團間的科創合作也越來越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到,在此次發佈的指數研究中,研究團隊通過多種維度來系統衡量地區間科創合作的緊密程度,包括髮明專利由哪些跨區域的機構/公司聯合申請、重要學術論文的作者來自哪些不同地區、技術交易中的雙方來自哪些不同城市等等。

曾剛表示,整體而言,長三角地區合作最緊密的區域是北京,第二塊區域是廣州和深圳,接下來就是成渝地區,另外聯繫較多的還有武漢。其中,長三角地區與成渝地區、武漢的合作聯繫增長較快。“對長三角來講,北京的重要性在下降,廣州重要性在下降,但成都、重慶、武漢的地位上升很快”。

通過此次指數研究成果可看到,長江經濟帶上數箇中心城市聯繫增強的趨勢十分明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