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金直播的降溫

楊碩

在“萬物皆可直播”的當下,不少基金公司也將目光投向直播領域。

自支付寶平臺去年5月開放理財直播以來,有關的基金直播場次越來越密集,參與的公司也越來越多。其直播內容大致分爲新產品首次發行、產品推介、投資知識科普、市場行業現狀分析解讀等。

相關數據顯示,僅在今年9月,就有117家機構在支付寶理財直播基金欄目開了1445場直播,平均每家機構月直播12場,場均觀看量爲12萬人次。

但是,看似好看的直播數據背後,其實都是福利支撐下產生的。“不發福利沒人看,一場直播發3000或10000福利,帶來的真正效果也不會有太大差別。”

所謂的福利就是基金公司通過發紅包吸引投資者觀看,這種刺激銷售的手段,確實容易讓人頭腦發熱。

以支付寶基金直播爲例,他們的紅包主要分爲兩類:一類是消費紅包,用於支付寶付款時直接抵扣;另一類是財運紅包,也叫基金體驗券,用於購買基金時滿減抵扣。相較而言,財運紅包在基金直播間更爲常見,金額從幾毛錢到幾十元不等。一般情況下,財運紅包金額越大,使用的門檻越高。

在紅包大小多少背後,折射出基金直播中的生態鏈,一場財力的角逐正如火如荼展開。大基金公司以紅包雨的形式,吸引來成千上萬的投資者,並讓他們成爲自己的粉絲。紅包越多,投資者購買基金產品就越多,最終業績轉化率就越高。

然而經過前期火力全開的“衝鋒”後,基金直播業務似乎正在顯露疲態。

不少業內人士反映,基金派發紅包的效果已越來越差,從公司過往數據來看,一部分在直播間拿了紅包的用戶確實會在短期內貢獻規模,但是當持有基金超過一週、成功規避懲罰性的高贖回費後,規模又會縮水。

還有業內基金經理對靠發紅包維繫直播間熱度的做法提出了質疑,“這其實有點打擦邊球,是違規的。根據監管規定,基金銷售機構不能採取抽獎、回扣或者送實物、保險、基金份額等方式銷售基金”。

今年5月底,基金業協會發布《公募基金直播業務專題討論會會議紀要》(以下簡稱《紀要》),對基金直播的形式、紅包發放、合規內控以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問題提出規範建議。

還有業內分析指出,這種理財直播遍地開花的同時,投資者也應特別注意其中暗藏的風險。“投資者應當覈實相關平臺和主播是否具有相應資質,及時關注監管層發佈的風險提示,提高自身對於相關金融產品及機構的瞭解。同時,投資者應理性看待直播內容,瞭解關於選購產品的全部信息,並選擇正規的機構、渠道,避免被非專業人士或虛假宣傳所誤導。”

而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在基金直播逐步降溫的同時,也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基金直播如何形成良性循環?中小基金公司在這場內卷中,還有多少機會?如何在合規的前提下,提升帶貨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