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注意到,山西省紀委近期已就太重集團系列違紀違法案件及其教訓警示下發通報,省內多家單位於本月內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通報精神。

太重集團的全稱太原重型機械集團。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11月23日消息披露,作爲新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重型機械製造企業,太重集團從2012年開始逐步走向資不抵債、急需脫困求生的境地。審查調查發現,集團部分領導人員背離初心使命,政治底線失守,背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職責。有的在他人企業入乾股;有的經商辦企業,經營與太重同類的業務;有的利用職務便利大搞權錢交易,使太重的政治生態遭受嚴重破壞,國有資產遭受巨大的損失。“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困境,與腐敗問題有直接關係。”曾參與案件調查工作的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表示。

近日,山西省國有企業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召開。會議以太重集團系列腐敗案件爲鏡鑑,要求全省國有企業領導幹部認真對照暴露出的問題,深刻反思、舉一反三、切實整改。本次警示教育注重精準發力、分級分類,針對國企領域有的放矢敲警鐘,省管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紀委書記和省紀委監委駐金融企業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人及中央駐晉企業負責人蔘加了會議,省、市、縣三級5000多人共同接受警示教育。

會前,參會人員共同觀看警示教育片《失重》,深入剖析太重集團系列腐敗案件。近一個小時的視頻,既有身邊人的現身說法,也有身邊事的以案爲鑑,讓人深受震撼。隨後,會議現場通報典型案例,曾任太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的王創民及太重集團原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張志德等7名原班子成員被一一點名。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消息稱,接受警示教育後,太重集團黨委專職副書記、副董事長田兵告訴記者,作爲國有企業特別是太重集團的幹部,深刻認識到國企領域腐敗問題的嚴重危害性。太重集團在省紀委監委的督促與幫助下,按照紀檢監察建議,穩步推進以案促改促治,不斷加強黨的領導,開展止損挽損專項行動,企業政治生態持續向好,經營業績實現扭虧爲盈。

根據微信公號“太重集團”11月11日消息,去年10月以來,公司黨委按照省委、省紀委監委的工作部署,深刻剖析反思太重系列腐敗案件的嚴重危害和思想根源,持續推進以案促改,不斷強化內控體系建設,紮實開展“以案促改、肅清流毒”工作,堅定不移把全面從嚴治黨推深推實。太重作爲省屬重型裝備製造企業,肩負着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轉型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重任,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刀刃向內的勇氣、自我革命的精神,徹底肅清流毒影響,破立並舉、扶正祛邪、正本清源,全面建設清廉太重。

消息稱徹底肅清流毒影響,要深刻認識涉案人員嚴重違規違紀違法行爲的危害性。太重相關涉案人員集政治蛻變、信仰迷失、經濟貪婪於一身,其違紀違法行爲嚴重污染了公司的政治生態和經營環境,重創了公司的市場信譽和社會聲譽,導致公司陷入舉步維艱、瀕臨破產的困境。我們要以系列腐敗案件爲鏡鑑,究其源、挖其根、析其理,堅決從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管理等方面清流毒、除影響,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徹底肅清流毒影響,要深刻認識全面修復淨化公司政治生態的緊迫性。系列腐敗案件對公司造成的破壞和影響是多方面的、深層次的。整肅政治環境,全面清除流毒,要從全面修復淨化公司政治生態抓起,將一些單位和黨政組織中被帶壞的黨風政風徹底修復,將一些黨員領導幹部中被誤導的思想認識和價值理念徹底扭轉,將目無法紀、沆瀣一氣、“靠企喫企”、損公肥私、裏勾外聯、監守自盜等行爲徹底糾治,切實把正確思想、嚴明紀律、優良作風、良好導向、正面典型立起來,營造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新氣象。

澎湃新聞早前報道提到,這一國家特大型骨幹企業自2020年10月以來,接連有多名在職或卸任的集團領導被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