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喜歡養貓的人很多,其實,古代喜歡養貓的人也很多。

貓是從狸進化而來,原是一種爪子鋒利、兇猛異常的野獸,它在沒有被人類馴化前,畫風遠不像現在這麼乖巧可愛、溫馴可人。我國關於貓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先秦時期。《詩經·大雅·韓奕》中有句:“有熊有羆,有貓有虎。”東漢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釋“貓”爲“狸屬”,這意思就是說:貓是從狸進化來的一種動物。《莊子·秋水》:“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韓非子·揚權》:“使雞司夜,令狸執鼠,皆用其能,上乃無事。”不過,先秦時代,我國還沒有被當成是寵物來養的家貓,但人們已知道了貓是愛偷喫糧食的老鼠的天敵,所以,已有將逮來的野貓養在糧倉裏的做法。

最早將貓當成寵物來養的是古埃及人,據說在古埃及,無端殺死一隻寵物貓,是會被判處死刑的;一戶人家養的寵物貓要是死了,其家庭成員會剃掉自己的眉毛,以示哀悼,並將它的屍體製成木乃伊下葬。

在古埃及的神話中,還有個主管豐產與康復的女神——貝斯特,就是貓首人身的。

中國出現寵物貓,大約是在公元一世紀(漢明帝時),隨着佛教的傳入,從印度傳進中國的。

到了隋唐時期,把貓當成寵物來養,已蔚然成風。而且人們還給寵物貓起了頗爲人性化的名字,叫“狸奴”。史載:隋朝的瓊花公主就非常喜歡貓,她養了兩隻貓,一隻全身的毛都是白色的,只有嘴周長着一圈兒棕色的毛;一隻全身的毛都是黑色的,只有尾巴上長着一撮白毛。名曰“銜蟬奴”和“崑崙妲己”,其中“銜蟬”的名氣最大,是以後世也把貓叫“銜蟬”的。唐德宗時,有個名叫張摶的人,也是個愛貓之人,據說他養有七隻貓,分別叫“東守”“白鳳”“紫英”“袪憤”“錦帶”“雲團”和“萬貫”,“皆價值數金”。

又,古代的一些畫家,還常把貓和蝴蝶畫在一起,因爲“貓蝶”諧音“耄耋”,所謂“八十耄、九十爲耋、百歲曰期頤”,於是,“貓蝶圖”就含有了長壽的寓意。

南宋大詩人陸游,也養過一隻名叫“雪兒”的貓,他還給他寫了很多首詩,比如《得貓於近村,以雪兒名之,戲爲作詩》:

似虎能緣木,如駒不伏轅。

但知空鼠穴,無意爲魚餐。

薄荷時時醉,氍毹夜夜溫。

前生舊童子,伴我老山村。

意思是,我這隻得自於附近村子裏的小貓,我把它命名爲了“雪兒”,它長得像個小老虎似的,卻能爬樹,它跑起來像個小馬駒似的,卻不能駕轅拉車;它喜歡喫魚,更愛捉老鼠;有天,我給它償了一口薄荷酒,它就醉倒了;我家的毛毯上,經常會留下它抓撓的痕跡。我覺它就是我前世用過的一個乖巧伶俐的小書童轉世,它是特地來陪伴我,終老山村的啊!

再比如《鼠屢敗吾書,偶得狸奴捕殺,無虛日羣鼠幾空 爲賦此詩》:

服役無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禪房。

書眠共藉牀敷暖,夜坐同聞漏鼓長。

賈勇遂能空鼠穴,策勳何止履胡腸。

魚餮雖薄真無媿,不向花間捕蝶忙。

“雪兒”勤勞勇敢,還不計較喫喝,真是我的貼心小棉襖。

《獨酌罷夜坐》

聽雨蒙僧衲,挑燈擁地爐。

勿生孤寂念,道伴大狸奴。

《贈貓·其一》

鹽裹聘狸奴,常看戲座隅。

時時醉薄荷,夜夜佔氍毹。

鼠穴功方列,魚餐賞豈無。

仍當立名字,喚作小於菟。

“小於菟”。應該是詩人給“雪兒”起得另一個暱稱。

《贈貓·其二》

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雪兒”啊,你於我不僅有解悶、陪伴之功,還有“盡護山房萬卷書”之功,奈何我家貧,不能給你有軟氈臥、有好魚喫的生活。詩人還挺自責的。

可是“雪兒”在跟着詩人生活的時間久了以後,也變懶了。鼠也不抓了,整天除了喫,就是睡。

《贈貓·其三》

執鼠無功元不劾,一簞魚飯以時來。

看君終日常安臥,何事紛紛去又回?

《二感》

狸奴睡被中,鼠橫若不聞。

殘我架上書,禍乃及斯文。

乾鵲下屋檐,鳴噪不待晨。

但爲得食計,何曾問行人。

惰得暖而安,飢得飽而馴,

汝計則善矣,我憂難具陳。

唉,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了?我——算啦,你不願抓老鼠,就不抓吧,誰讓我喜歡你呢,只要你還能讓我沒事時擼一擼,我就滿足了。

又比如《贈粉鼻》

連夕狸奴磔鼠頻,怒髯噀血護殘囷。

問渠何似朱門裏,日飽魚餐睡錦茵?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北窗》

垂老乞骸骨,飄然辭聖朝。

竹頭那足用,桐尾不禁焦。

短褐縫綀布,晨餐採藥苗。

風霜徵雁路,燈火衲僧寮。

隴客詢安否,狸奴伴寂寥。

北窗鳴落葉,愁絕夜迢迢。

等等。

又,宋代詩人梅堯臣,也是愛貓之人。他養了五隻貓,毛色皆銀白如雪,可惜,某天他的這五隻貓都不幸染了病,沒過多久,就全都病死了。梅堯臣對此是非常痛惜,還作了一首《祭貓》詩:

自有五白貓,鼠不侵我書。

今朝五白死,祭以飯與魚……

“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也是一個愛貓之人。某日,友人周文之送給他一隻貓,他很高興,稱它是可以守家護院的大將軍。

《謝周文之送貓兒》

養得狸奴立戰功,將軍細柳有家風。

一簞未厭魚餐薄,四壁當令鼠穴空。

因爲有了這隻威風凜凜的貓,家裏的老鼠全都逃之夭夭了。可沒想到,好景不長,秋天來到的時候,我的那貓死了,老鼠又都回來了,攪得我是徹夜難眠。

後來,我聽說鄰家的貓生了一窩小崽,就趕緊買了幾條魚,穿在柳枝上,拎到鄰居家,求鄰居送我幾隻小貓,並作《乞貓》詩一首:

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甕翻盤攪夜眠。

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南宋豪放派詩人劉克莊也養過貓,不過,他養貓,功利心還是太重了,貓好的時候,他是怎麼看都順眼——

《貓捕燕》

文采如彪膽智非,畫堂巧伺燕雛微。

梁空賓客來俱訝,巢破雌雄去不歸。

鶯閉深籠防鷙性,蝶飛高樹遠危機。

主人寘在花墩上,飽臥徐行自養威。

而當他發現那貓一天到晚,就知道待在花陰裏,撲蝴蝶玩,眼見老鼠啃書,還睜隻眼閉隻眼的,任其所爲時,他便寫詩責怪道:

將錢聘汝向雕籠,穩臥花陰曉日紅。

鷙性偶然捎蝶戲,魚餐不與飼雞同。

首斑虛有含蟬相,屍素全無執鼠功。

歲暮貧家宜汰冗,未知誰告主人公。

——《責貓》

古人養客乏車魚,今汝何功客不如。

飯有溪鱗眠有毯,忍教鼠喫案頭書。

——《詰貓》

再後來,貓跑了,他又寫了首詩,將那貓給控訴了一番,說它的逃走,就是嫌貧愛富:

飼養年深性已馴,攀牆上樹可曾嗔。

擊鮮偶羨鄰翁富,食淡因嫌舊主貧。

蛙跳階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無人。

籬間薄荷堪謀醉,何必區區慕細鱗。

——《失貓》

最後再給大家舉幾首前人描寫貓的詩吧。

《蝶戀花·紫燕雙飛深院靜》

宋·秦觀

紫燕雙飛深院靜。簟枕紗廚,睡起嬌如病。一線碧煙縈藻井。小鬟茶進龍香餅。

拂拭菱花看寶鏡。玉指纖纖,捻唾撩雲鬢。閒折海榴過翠徑。雪貓戲撲風花影。

《貓》

元·唐珙

覓得狸兒太有情,烏蟬一點抱脣生。

牡丹架暖眠春晝,薄荷香濃醉曉晴。

分唾掌中頻洗面,引兒窗下自呼名。

溪魚不惜朝朝買,贏得書齋夜太平。

《畫貓圖》

元·王冕

吾家老烏圓,斑斑異今古。

抱負頗自奇,不尚威與武。

坐臥青氈旁,優遊度寒暑。

豈無尺寸功?衛我書籍圃。

去年我移家,流離不寧處。

孤懷聚幽鬱,睹爾心亦苦。

時序忽代謝,世事無足語。

花林蜂如梟,禾田鼠如虎。

腥風正搖撼,利器安可舉?

形影自相吊,卷舒忘爾汝。

屍素慎勿慚,策勳或逢怒。

《乞貓》

明·文徵明

珍重從君乞小狸,女郎先已辦氍毹。

自緣夜榻思高枕;端要山齋護舊書。

遣聘自將鹽裹箬;策勳莫道食無魚。

花陰滿地春堪戲,正是蠶眠二月餘。

《容安室休沐雜詠》

當代·錢鍾書

音書人事本蕭條,廣論何心續孝標。

應是有情無着處,春風蛺喋憶兒貓。

作者:木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