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年來我國金融業擴大開放成績斐然    來源:金融時報

本報記者 馬玲

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吹響了全面融入世界經濟體系的號角,標誌着我國經濟、金融的發展融入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進程,從此中國金融業改革發展揭開新篇章。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認真履行承諾,積極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特別是近年來,中國金融業開放步伐加快,外資機構准入和展業限制基本解除,如徹底取消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人身險領域外資股比限制,不斷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和深化,既是全球化大勢所趨,也符合中國自身發展需要。

回想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初,金融業不乏“狼來了”的質疑聲。面對大量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帶來的競爭,我國本土金融機構倍感壓力,擔心會衝擊國內相關行業和市場穩定。而20年的實踐證明,開放合作是實現金融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封閉環境不可能培育出真正有競爭力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外資金融機構的參與不僅爲我國金融業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爲國內金融機構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鑑,促使金融業沿着國際化、規範化、市場化的方向前行。

當下,我國基本形成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金融機構管理能力、風控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資本市場不斷成熟,開放深度和廣度不斷提升;國內利率基本實現市場化,人民幣國際化取得顯著進展;監管體系與時俱進、持續完善……這些都是20年間我國金融體系在開放條件下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未來,要順應時代潮流,堅定不移擴大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優化金融市場制度安排,深化國際經濟金融合作,在擴大開放中持續提升金融體系競爭力,促進我國金融和經濟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外資金融機構加速搶灘中國市場

銀行業是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先行者”。早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外資銀行業務就隨着外資企業在中國的迅速成長以及中資企業國際業務的發展而萌芽和成長。這一階段,外資銀行開始在中國市場設立代表處或分行,但經營範圍主要爲外幣項下的部分銀行業務。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在5年過渡期內,中國認真履行承諾,有序推進銀行業對外開放,同時還根據經濟發展和金融改革需要,積極實施了一系列自主開放措施。穩定的開放預期和主動的政策調整推動外資銀行加速發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5年來,在華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從190家增加到312家,剔除機構合併等因素淨增加122家。

在此階段,中國銀行業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也加快了市場化改革步伐。一批外資銀行作爲戰略投資者開始入股中資銀行,尤其是積極參與大型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還有一些外資銀行入股股份制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業內專家普遍認爲,銀行業改革特別是外資金融機構作爲長期戰略投資者的進入,促進了中資銀行完善公司治理,引進了銀行管理的專業人才,提高了銀行業風險管理、金融創新及綜合競爭力。

同期,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各項利好政策陸續推出,對外開放力度不斷加大,多重因素推動中國保險業進入快速發展期。國內開始放開外資非壽險、壽險、再保險、保險經紀公司的進入,通過在機構設立、業務範圍、地域及業務許可等方面設置門檻對外資公司進行管控。2012年,交強險業務對外資非壽險公司開放,意味着中國保險業在更高領域和更深層次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的競爭與合作,我國保險業基本實現了全面對外開放。

再將鏡頭對準當下的中國,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原則,金融業高水平對外開放在2018年再次按下“快進鍵”。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等部門堅決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宣佈的金融業改革開放重大舉措,制定了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對外開放的政策力度與落地速度均遠超預期。

得益於一系列對外開放舉措落實落細,在華外資銀行、保險公司在資產規模、網點佈局、風險抵禦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根據銀保監會數據,截至2021年上半年,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39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達930家,外資銀行總資產3.73萬億元。境外保險機構在華共設立66家外資保險機構、85家代表處和17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1.94萬億元。

在資本市場行業准入方面,證監會於2020年全面放開證券、期貨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制,外資機構在經營範圍和監管要求上均實現國民待遇,諸多國際知名機構加快了在華投資展業步伐。2021年以來,新增設立摩根大通、高盛(中國)兩家外資全資證券公司,富達、路博邁兩家全資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已有8家外商控股證券公司和3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1家外商獨資期貨公司獲准設立,其中部分已正式開展業務。

一批批外資金融機構在國內落地的同時,中資金融機構海外業務佔比也在不斷提升,在世界範圍的佈局越來越廣,在全球金融領域的影響力不斷提升。2011年以來,中國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相繼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2013年,中國平安保險集團入選全球系統重要性保險機構名單。此外,最新《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顯示,中國有10家銀行進入榜單,11家中國保險公司上榜。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金融業在積極融入和擁抱世界的同時,自身也在汲取養分,不斷壯大,取得了長足發展。

金融業雙向開放吸引全球投資者目光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來,在金融市場開放方面,中國按照國際標準持續推動債券市場、股票市場、金融衍生品市場對外開放,擴大跨境投融資的渠道,完善相關制度安排。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受到國際市場的普遍肯定和認可。

2002年12月,我國開始實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邁出了資本市場融入全球化的第一步;2011年推出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管理制度;2014年和2016年,“滬港通”和“深港通”相繼開通,加深了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聯繫;2019年6月,“滬倫通”啓動儀式在倫敦證券交易所舉行;2020年,QFII/RQFII全面取消額度限制,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境內更爲便捷……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在借鑑國際發展經驗的基礎上,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呈現加速發展態勢。

得益於中國資本市場開放不斷深化,近年來,A股市場保持穩步流入的總態勢。2021年1至10月,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滬深股通等渠道累計淨流入約2409.76億元。截至2021年10月末,外資持有A股流通市值3.67萬億元,佔比約4.97%。

與此同時,債券市場對外開放也在加快拓展。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在國際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10月29日,富時羅素公司正式將中國國債納入富時世界國債指數,這被視爲我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至此,中國國債已成功躋身全球三大主流債券指數。截至2021年9月末,國際投資者持有中國債券規模達3.9萬億元。

不僅僅是境外資金“迎進來”,我國在推動境內資金“走出去”方面也取得積極進展。9月24日,在債券通“北向通”開閘4年後,債券通“南向通”正式上線,拓展了債券市場資金流出渠道和境內投資者在國際市場的配置空間,標誌着“債券通”實現雙向通車,我國債券市場境內外的雙向連通更進一步。

此外,商品期貨、期權國際化品種範圍也在不斷拓展,已有9個品種向境外投資者開放,其中2021年新增原油、棕櫚油期權兩個國際化品種。

匯率市場化改革向縱深推進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間,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市場化程度顯著提升。2005年7月,人民銀行啓動人民幣匯率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經過2007年、2012年和2014年連續三次調整,人民銀行基本退出外匯市場常態化干預,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近10年來,尤其是在2015年“8·11匯改”之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目前,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的彈性明顯增強,匯率預期總體平穩,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穩定。

在匯率市場化改革推進的同時,人民幣也主動擁抱世界,在與世界接軌的道路上穩步前行。2015年11月30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董會認定人民幣爲可自由使用貨幣,決定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並於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2021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顯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發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6月,在主要國際支付貨幣中人民幣排在第五位。2021年一季度,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中人民幣排在第五位,人民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佔比爲2.5%,較2016年人民幣剛加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時上升1.4個百分點。

20年間,外匯儲備也逐步跨越快速積累的歷史時期,走向規模相對穩定、結構不斷優化的新階段。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始終保持在3萬億美元之上,穩居世界第一位,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市場的大幅波動,成爲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穩定器和壓艙石。

金融監管體系與時俱進不斷完善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年,也是我國完善金融監管體制,建立金融風險識別、預警和控制體系,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重要時間段。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相應的金融業發展也很快,銀行、證券、保險等外資金融機構不斷豐富,涉及的國內、國際金融業務更加多元、複雜,金融創新活躍,國內監管面臨新挑戰,金融監管部門也在積極深化改革,調整監管組織架構,完善監管制度、法律,加強監管部門協調合作,不斷提升金融監管能力。”在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看來,近年來,隨着國內經濟發展更加穩固、經濟金融結構更加優化,宏觀風險趨於收斂,人民幣國際化水平有所加快,監管水平不斷提升。

回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監管格局發展歷程,2003年,原中國銀監會正式成立,我國的金融分業監管體制得到進一步完善,迅速提高了監管的專業化水準;2017年,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金融委”)成立,負責統籌金融改革發展與監管的重大事項,明顯提升了金融監管權威性和有效性;2018年,原中國銀監會和原中國保監會實現職能整合,組建中國銀保監會,這是我國金融監管體制的一次重大調整。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金融委統籌抓總,“一行”“兩會”“一局”和地方分支機構分工負責的金融監管架構。業內專家認爲,這一全新的金融監管體系有利於解決跨部門監管協調困難以及監管盲區並存等問題,有利於規範金融創新活動,有利於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周茂華建議,未來監管需適應新經濟金融變化,繼續補齊監管短板,提升監管能力,積極參與國際監管合作,推動制度型高水平對外開放。同時,在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前提下,逐步引入數字化、人工智能及雲計算等技術提升監管效能,並構建與完善金融防風險預警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