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信息社會之中,各種信息像雨點一樣包圍着我們。果真是這樣,我們首先要學的就是怎樣對付信息。要學會怎麼蒐羅、辨別、吸收或者排斥以至利用這些信息。可惜的是至今好像還沒有這樣一門學問。我們即使學了高等數學,學了信息論,也未必會恰當地對付信息,往往淋上信息的雨,也不能主動有效地應付。

我們究竟是怎麼對付外來信息並作出反應的?這大概也是屬於心理學的問題。由此我想到有一門學問好像是大家可以學一學的,這就是社會心理學。這也可能有助於瞭解信息社會。我幼年時曾在一位迷上心理學的小學教員家裏見過這類書,他還勸我學。幾十年過去,我沒有學,現在要學也來不及了。

文章圖片1

不久前歐洲和中國都發生過足球場上的風波。事後的防範措施,英國是禁酒,中國是加強管理。球場風波包含着社會心理學問題,預防措施也部分出於社會心理學知識。儘管制定措施的人可能根本沒有想到這些,可是有一些人認爲風波的罪魁是酒,另一些人認爲要控制球場就要先教育看球的人。他們不但依據自己對社會心理的看法決定行動,而且本身也處在不同的社會心理環境之中。英國和中國的社會制度不同,社會心理也不一樣,可是都出現了球場風波。鬧事的人心裏怎麼想的?爲什麼會這樣想?有的社會心理學書中就有足球場上狂呼亂叫的照片作爲插圖。不知道現在研究這類問題到了什麼程度,有多少成果可供決策參考?

我不妨談談翻閱過的幾本美國書和一本蘇聯書。這些書都標明是大學社會心理學課程用的,內容卻不大相同。可以想到這是由於兩國情況不同。美國的幾本書也是彼此大不相同。這可以說是由於派別或者時間不同。六十、七十和八十年代的書的許多內容不一樣。這顯然是因爲美國的社會問題重心有了變化。由此我們想,這門科學說來也有百年左右的歷史了吧,成就不小,進展很快,可是還作不出像古希臘歐幾里得幾何學那樣公認的定理系統,也許永不能開出萬應靈方。這門學問必須結合當前社會實際,又涉及許多其他學科(不僅是社會學和心理學),而且很難像物理和化學那樣在實驗室實驗,又不容易照生物學那樣採集標本來解剖。美國的大學也作社會心理學的實驗,還有不少的實驗技術,但仍和社會上的實況不能等同。社會上的事又不能重複試驗。不能再製造一場同樣的球場風波去測量羣衆心理,蒐集數據,只能分析並預報。不論預報靈不靈,由於干擾因素太多,一次、幾次也摸不清規律。這些特殊困難並沒有阻止科學家前進,他們還不斷有新發現。聽說社會心理學在有的國家還成了熱門,大有供諮詢的價值,引起了不少人的興趣。

不過確實有個實際難題:社會心理學可以學,應當學,但我們一般人怎麼學呢?聽說我國有的大學開了這門課程,可惜有機會聽講的只是能上大學的少數人。蘇聯一九七九年的大學課本譯出來了,只是理論,遠遠不夠用。美國的本子不同,實例太多,實在不好譯出。一是太亂,沒有“統一教材”;二是變得太快,譯本尚未印出,原書可能已改版!三是內容講的是美國,和我國很不一樣。我國人自己寫的社會心理學的書聽說也出版了一本,我沒有見到。我想這書無論怎麼好,一本也不夠用吧?我談了半天豈非都是廢話?因此我只好拿出一個外行的可笑主意了。那就是,自己動手研究。不從定理出發,而從實際出發。比如,足球場同排球場、羽毛球場不同,場內、場外不同,賽跑、跳高、游泳等運動場上情況不同,同一個場上的運動員、教練、裁判、主持人、觀衆又不同,這些“場”上的人心理狀況怎樣?爲什麼足球場上愛起風波,中外都有?又如隨地吐痰,不僅是生理問題,還有心理問題,不止一個人是這樣,所以還有社會心理問題。這些人是怎麼想的?爲什麼會這樣想?研究時首先要自己提出問題分析一下,加上看書、問人並且親自觀察、思考。其實我國從孔子起就開始研究社會心理問題。比如他說:“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如此等等。古人不會現代科學,說話另有一套。我們要找點現代科學書和雜誌來看。有了問題,自己動手,再參考別人的說法,一比較,興趣也有了,道理也來了,說不定還對工作大有益處,對身心健康也不無小補呢。這當然不能應付考試得分數,不過比啃書本背誦現成定理總會更有意思吧?

摘 自: 《金克木集》第 4 卷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年: 2011-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