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改口的背後

金融時報

11月30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出席參議院委員會聽證會時表示,是時候放棄“暫時性”通脹的說法了。“‘暫時性’這個詞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對許多人來說,它帶有短期的感覺。我們傾向於用這個詞來表示它不會以更高的通脹形式留下永久的印記。”他說,“我認爲現在可能是放棄這個詞並嘗試更清楚地解釋我們意思的好時機。”在此之前,即便數月以來美國通脹數據始終“高燒不退”,市場中對於美國通脹究竟是否是暫時性現象存在諸多質疑,但鮑威爾多次強調通脹將是暫時性的。如今,鮑威爾轉變口風有何深意?

其一,美國通脹局勢或比預期更爲嚴峻。在最近一次11月利率會議中,美聯儲仍舊堅守“通脹暫時論”的看法。美聯儲強調,通脹上升的原因預計是暫時的。鮑威爾認爲,隨着疫情消散,美國通脹可能在明年二季度或三季度迴歸正常。他還表示,全球供應鏈將恢復正常,但時間還不確定;相信隨着經濟的調整,通脹率將下降到接近2%的目標;隨着時間的推移,美聯儲將使用政策工具來確保通貨膨脹不會出現永久性上漲。但最新的美國通脹數據卻表明,該國通脹局勢並非如美聯儲預料的那般樂觀。當地時間11月10日,美國勞工部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季調環比上漲0.9%,較上月大幅度提升0.5個百分點,非季調同比漲幅達到6.2%,這是31年來該數據首度破“6”。與此同時,該國10月剔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上漲0.6%,較上月提升0.4個百分點,同比上漲4.6%。CPI和核心CPI同比漲幅均創2000年以來新高。價格呈現普漲狀態,同比來看,除教育和通信用品外,所有的分項價格同比漲幅均有所擴大;環比看,除教育、通信用品和酒精飲料外,其餘分項價格均在上漲,並且絕大部分價格漲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

細究之下,導致美國數月以來通脹大幅走高的原因未必會在短期內消除,通脹問題很可能會成爲鮑威爾手中的“燙手山芋”。從美國國內因素來看,美國“直升機撒錢”式的新冠紓困法案,直接補貼於需求端,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美國居民端的消費能力和慾望,大量“注水資金”難以在短期內收回。另外,新冠疫情疊加大量的現金補貼,加劇美國居民避險情緒,美國勞動力參與率下滑,大量人員提前退休在家照顧子女,勞動力短缺現象進一步推高商品和服務價格。全球性的減碳政策造成傳統能源供給彈性下降,拜登政府的能源政策導致美國頁岩油企業資本開支意願低迷。在持續的漲價壓力下,企業已經開始向下遊傳導漲價壓力,美國衆多生活用品企業已經發布了提價公告,普遍將提價10%以上,漲價壓力進一步向消費者傳導。此外,一直存在的工資壓力和房租上漲壓力等因素,造成美國後續通脹壓力仍大。從全球因素來看,全球能源緊張的格局依舊存在,能源價格易漲難跌。國際海運費的高漲,推升了美國消費品的成本,部分在全球產業鏈中扮演加工製造角色的新興經濟體的生產不足,也加劇了美國居民消費相關商品的供求失衡,會導致美國消費端的價格出現明顯抬升。目前來看,美國2022年高通脹的現象可能會持續,通脹將超出美聯儲2%的政策目標。

其二,美聯儲在平衡通脹和經濟增長方面身處兩難。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一度陷入大幅衰退之中;前期貨幣寬鬆刺激和數輪鉅額財政刺激政策,導致早先美聯儲通過調控核心通脹來達到刺激經濟以及穩定就業的模式已經顯得力不從心。如何在刺激經濟增長的同時確保通脹穩定,成爲美聯儲決策者難題所在。一方面,美國經濟復甦需要一定程度的通脹;但另一方面,如若通脹超過美聯儲掌控範圍,高通脹將對美經濟復甦帶來巨大傷害,甚至損害美聯儲信譽。預計在2022年,隨着全球刺激政策的退潮和供應鏈摩擦加劇,全球經濟復甦邊際放緩,通脹還將成爲美國經濟的重要潛在風險之一。今年美聯儲已經宣佈開啓縮減購債計劃,明年美聯儲何時加息會成爲各界博弈的熱點所在。美國本輪通脹與傳統的需求拉動型通脹不同的是,其還與供給端的原因密切相關,因此,利用加息等傳統貨幣政策工具會否弊大於利還需進一步觀察,美聯儲將不得不在通脹和經濟復甦方面“走鋼絲”。

其三,鮑威爾領導下的美聯儲,可能還需配合拜登政府的各種政治選情需求。11月30日,鮑威爾表示,通脹持續上升的威脅越來越大,可以考慮提前幾個月結束縮減購債計劃,將在未來的會議上討論加快縮減購債速度。鮑威爾這番表態除了凸顯美國通脹的重要性之外,也是爲其後續應對政治壓力提前做準備。美國將在2022年進行中期選舉、2024年進行大選。通常來說,在中期選舉和大選年份,美國政府大概率希望貨幣政策偏向寬鬆,因此需要提前(或錯後)收緊貨幣政策,以便力促經濟增長拉攏選民。當前的經濟展望表明,美國明年核心通脹同比仍將高於2%,這意味着美聯儲在結束購債計劃之後,大概率需要開啓加息。換言之,美聯儲越早結束購債計劃,將給其未來貨幣政策選擇時點留下更多自由裁量的空間。對於明年11月的中期選舉,拜登政府無疑會希望美國經濟穩步復甦成爲民主黨競選中最有利的一張牌,美聯儲對此自然責無旁貸——當然,這也與拜登選擇共和黨人鮑威爾連任美聯儲主席一脈相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