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颐和园的《园说:文物中的福寿文化与艺术特展》上,有286件/套福寿文化题材的国内文物和外销文物,其中不乏精品力作。这件紫檀框嵌紫石雕插屏,色彩天成,颇具古意。工匠利用石料的天然材质,以浮雕手法刻画出了一个典故“海屋添筹”,说的是在蓬莱仙岛上三位老者比长寿的故事。

在插屏的最下方,有一块写有英文字体的金属牌,讲述了这件文物一段曲折的故事。原来,在1860年英法联军的掠夺中,这件插屏和颐和园的无数珍宝一起,落到了一位叫哈丁的英国军官手中,从此,便在哈丁家族流传下来。

之后经不断辗转,直到1975年才将这件插屏归还到颐和园。可以说,这件插屏见证了颐和园惨遭劫难的历史,同时也见证了祖国的强大,见证了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不断完善。

说到福寿文化,在清漪园时期,这里就是乾隆为母亲祝寿而修建的,后来经重建改名为颐和园,也是供慈禧颐养天年的养老场所。所以,福寿题材的文物在颐和园里相当的丰富,而且基本样样都是精品。

在展厅里,一对沉香木制作而成的1米6高的寿字格外醒目。民间有“一两沉香木 三十两雪花银”的说法,可见它们的名贵。更有意思的是,两个寿字,一个是两位中国的童子托举着,而另一个,托着寿字的却是两位戴礼帽、穿西装的男子。

这对沉香木的寿字,以前陈设于排云殿内宝座旁边的方几上,因为博物馆的开放,它才有了和公众面对面的机会。

说到福寿主题文物,还有不少都是王公大臣进献给慈禧太后的。比如这只小小的紫砂壶,根据史料记载,它的进献者身份非同寻常,是溥仪的生父载沣。礼不在大小,关键是要送到心坎儿里。

可以说,福寿文化在颐和园里随处都能感受到。光说这建筑的名字,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什么万寿山、乐寿堂、介寿堂、景福阁等等,而在可移动文物中,有不少与福寿文化有关的更是出自清代帝王和慈禧之手。

在展厅,记者就发现了一幅比较特殊的画作。主色调是比较鲜艳的红色,画的是菊花。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菊花也有着福寿的美好寓意。这幅画上面还有光绪的题字,印章上还清楚地写着:慈禧皇太后之宝。您能猜到,这样的画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吗?

原来,这竟然是慈禧的手指画。这幅书画作品是慈禧太后51岁时用手指画出的菊花图。指画就是用手指和指节、手背代替画笔作画,用这种方式画画,更能体现出作画人高超的绘画水准。同时,这幅图还使用了反向拓印的方法,将原本的图案留白用朱墨填满,原图的图案则成了这幅画作的留白。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颐和园把众多文物通过展览的形式向观众推出,而博物馆的开放,让园林文化的传播有了更好的方式。

据颐和园管理处副书记秦雷介绍,他们园中的学术报告厅、科普活动室,还有文创空间正在打造之中,预计明年就能与市民见面了。同时,展览也将常换常新。明年将推出以“三山五园”为主题的展览,以及与中国传统玉玺有关的展览等等。

颐和园博物馆也是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为顺应北京市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出的第一家博物馆。在“三山五园”地区,市公园管理中心管理的颐和园、香山就占到其中的两山两园,也就是万寿山、香山与颐和园、静宜园。颐和园博物馆的成立是一个契机,将引领北京市公园系统、三山五园区域博物馆事业向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服务处处长缪祥流介绍,他们将对可移动文物做一个比较完整的文物档案的普查、建账,同时结合每年要开展的“园说1 园说2 园说3”的一些展览,来进行文物的修复工作。

体验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还有一个方式,就是转化成文创产品。近年来,市属公园在园藏文物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大量有颜、有料、有趣的文创产品,游客市民既可以品尝,也可以穿着,更可以带回家细细观赏品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