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下課絲毫沒有任何意外,主動辭職保留了最後的體面,也讓中國足協鬆了一口氣。十二強賽之前,李鐵與中國足協續約5年。如果強行勒令李鐵下課,中國足協可能要賠付一大筆錢。

從成績上來說,李鐵並沒有到非下課不可的境地。世界盃出線幾無希望,但並非不可接受。足協之所以選擇與李鐵續約5年,也是爲了着眼2026年世界盃。

但在這樣一個喧囂的社交媒體時代,輿論的風向變得捉摸不透。十二強賽前兩輪,中國接連輸給澳大利亞和日本,按理說結果並不令人意外,但李鐵對歸化球員的使用成爲了"蝴蝶的翅膀"。其後,批評李鐵之聲日盛。

第六輪1比1踢平澳大利亞,中國隊交出了十二強賽最令人滿意的一張答卷。理論上講,中國隊還活着。但李鐵在賽後發佈會上略顯乖張的舉動,讓事態向着不可遏制的方向發展。批評球迷沒有腦子,註定會讓他接受新一輪更猛烈的輿論拷問。次日,他微博發佈廣告,尤其是其中包含國家隊競品的廣告,授公衆和輿論以柄。

發廣告並不違規,代言國家隊贊助商的競品也並不鮮見。但使用身穿國家隊隊服的照片,並塗抹掉logo的舉動,很容易招致贊助商的投訴。李鐵由此成爲衆矢之的。

此後輿論的走向更令人驚詫,演變成一場爆料大會。關於李鐵的黑料層出不窮,相關黑料如果屬實,李鐵不僅有違職業教練的操守,甚至有可能涉嫌違法。這場社交媒體醞釀的網絡風暴,有走向新一輪反黑運動的趨勢。

李鐵只有下課這一條路了。

阮玲玉的經歷告訴了我們什麼叫人言可畏。而在社交媒體大潮中,輿論就像一個巨大的黑洞,具有吞噬一切的能量。

李鐵下課的局面確實是咎由自取,他的執教能力、成績,乖張行爲,以及微博發廣告的舉動,將他逼到了死衚衕裏。從表面上來看,中國足協在這個過程中並無失職的情況。

而且,在這場輿論風暴中,中國足協悄然與李鐵進行着切割。11月30日晚,有媒體披露,李鐵主動找到足協主席陳戌源,深刻檢討並誠摯致歉,還口頭表達了"不再給球隊及協會添麻煩"的意思。這一細節既體現了李鐵的擔當,也表明他將所有的鍋背在了身上。

讓主教練背上所有的鍋,似乎是國足的一大傳統。當年戚務生曾經說過"只承擔該承擔"的責任,至今仍值得玩味。李鐵該承擔責任,但他同樣只應該承擔他該承擔的責任。

這一出下課鬧劇,之所以走向一地雞毛,足協方面也有責任。

在裏皮怒而下課的那個夜晚,中國足協並沒有竭力挽留這位世界級名帥,而是痛快接下了辭呈。繼任者的選擇就回到了選擇年富力強的本土主帥這條道路上。

"中國足球只能由中國人來帶",這句話無論出自誰之口,都足夠無厘頭。首先,國腳分國籍,而教練是不分國籍的;其次,如果中國像德國一樣擁有一大批才華橫溢的教練,選擇本土主帥來帶也無可厚非,可現狀是他們沒有這樣的能力。

李鐵當年與李霄鵬、王寶山一起競聘國家隊帥位。其他兩個人意興闌珊,陪太子讀書,李鐵的上崗就是走個過場。他最大的優勢除了年齡,就是曾經在華夏幸福和武漢卓爾等隊執教,取得過不錯的成績。我不否認李鐵在國內中生代教練中屬於佼佼者,但這絕不意味着他有能力執教國家隊。矬子裏拔將軍,毫無道理可言。

洋帥不好管理,本土主帥好管理,這是顯而易見的,畢竟裏面存在着認知偏差、文化差異。但中國足協不能因噎廢食,其與洋帥之間是合作關係,而不是簡單的上下級管理關係。毫無疑問,雙方的溝通一定需要付出更多成本。但在本土主帥能力普遍較低的情況下,選擇洋帥也是中國足球必由之路。

如果管理者認識不到本土主帥和洋帥之間的差距,那就屬於典型的外行了。李鐵可以不認爲他比洋帥差,但足協必須要有清晰的認知。

在十二強賽之前,與李鐵簽下5年長約。具體的合同細節,我們不得而知,如果沒有相應的約束機制和解約條款,足協就是埋了一個大雷。結束了這個世界盃週期之後,再評估李鐵團隊是否適合繼續留任,應該更爲合理。

選帥本不應該存在本土主帥與洋帥之爭,也不應該賭運氣"開盲盒",而是應該以更科學的標準選擇合適的教練。但可惜的是,回望過去這段時間足協的表現,他們又白白浪費了中國足球兩年。

至於李鐵,他只不過把"換李鐵"又經歷了一次。

張賓 新京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