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共荣的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品牌走出亦城、以创新文化赋能的科文融合产业蓬勃发展……29年来,北京经开区的文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锦上添花到熠熠生辉,让亦城人的精神生活愈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在以高质量的文化发展助推亦城的全面腾飞。

△北京经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人员合影。

2021年12月4日,29岁的北京经开区迎来了又一次的里程碑——北京经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文联的成立,意味着北京经开区的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们,有了坚实的组织基础。“我们有家了!”他们由衷地说道。

△北京经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人员合影。

北京经开区文联也将携手下属的五个文艺家协会,挖掘、书写、记录北京经开区的文化符号,并一同谱写亦庄新城文化建设发展的新篇章。

△北京经开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人员进行创作。

29年的发展历程

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

为更好地激发区内文艺事业的活力,团结凝聚更多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创作出优秀的文艺作品,北京经开区文联筹备组邀请多位知名艺术家、文艺创作者加入北京经开区各艺术家协会。

北京经开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孙义勇是业界著名的词作家,曾荣获中国原创歌曲奖十大金曲奖等多项全国大奖。加入北京经开区音协,对孙义勇来说更像是“回家了”。“此前就一直给北京经开区的文化传媒企业担任艺术顾问,和北京经开区之间有很深的缘分。对北京经开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尤其是音乐领域的发展,有很多的了解。比如北京经开区的合唱就是一张响亮的名牌,在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孙义勇说道。

加入北京经开区音协后,孙义勇也从北京经开区的“老朋友”变成了肩负责任的“建设者”。孙义勇说,北京经开区29年的发展历程给了他非常多的灵感,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故事、孕育过的人、传递出的精神都让他迫不及待想融入音乐作品中去。北京经开区音协成立的前夜,孙义勇一气呵成地为亦城写下了一首新歌《给亦庄画张像》。孙义勇在这首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目光所及看见欣欣向荣景象,都说庄里就是人间天堂。雨洗尘土,雪融冰霜,风吹过往,岁月记得从前曾经有过的荒凉。”几天后,孙义勇一鼓作气又创作了一首《亦城之恋》,歌词里写道:“走过来过到过你身边,往昔的小镇今日的乐园,年复一年的变化倒映河面,不知不觉就长大了星移斗转。”

孙义勇说,目前已经着手第三首歌的创作。他想将这三部曲献给北京经开区30岁的生日,同时也希望自己创作出的作品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激发更多亦城的文艺工作者加入创作之中,为北京经开区带来更多原创的优质作品,在明年北京经开区建设30周年的重要日子里,一起唱响亦城。

以艺术作品凝聚力量

共建亦城美好家园

和孙义勇的经历相似,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李天旭与北京经开区也有着多年的不解之缘。“北京经开区这些年的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我曾作为嘉宾多次受邀参加区内的文艺演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对北京经开区的文化品牌、文化名片印象很深。”说起亦庄学院、科技馆之城、大都东南科技艺术节等文化品牌,李天旭如数家珍。

不久前,李天旭加入了北京经开区美协,并担任副主席。新的身份赋予了新的使命,李天旭看待北京经开区的文化品牌也有了新的角度和思路。“各个艺术家协会相继成立,也是为区域文化事业注入了艺术家资源和力量,作为美协的一员,我也会全力以赴地为北京经开区文化品牌的塑造出力添彩。”

△北京经开区美协成立。资料图

李天旭擅长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写意花鸟画,他对北京经开区优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赞不绝口。“经过一代代的努力,这里早已是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绿色之城。城市里的公园绿意盎然、鸟语花香,这些美好的景象都是美术工作者的创作源泉。”李天旭说,美协成立后,一方面将积极把美术艺术带进社区、园区、校区,帮助北京经开区的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学习、享受美术艺术,另一方面,更要积极描绘亦城人在北京经开区工作、生活的美好景象,通过美术作品去描绘、展现亦城人的精气神,让更多人爱上亦城,共建亦城这个美好家园。

文艺家们将把亦城故事

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

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书法家协会、文创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北京经开区相继成立的艺术家协会,已经吸纳了近200名会员。这些文艺工作者、爱好者的精神家园地,可谓是群星璀璨,集聚了一批市级以上协会会员和有专业职称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有的和北京经开区早已结缘,有的虽是初见却也一见如故。

北京经开区书法家协会主席刘楣洪受邀加入北京经开区书协后,了解到北京经开区29年的发展历程,深受震撼。“北京经开区的建设是从无到有的,如今区内汇聚了3万多家企业,更有94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建设各类项目,这样的发展步伐、发展成果都非常令人振奋。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其中建设者的奋斗故事,可以说是这片区域独特的历史印记。”正因如此,刘楣洪在书协成立后,与协会主席团成员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接下来的工作方案。“一方面是为亦城百姓引入高水平的书法文化资源,策划书法展、篆刻展等,组织书法讲座、书法培训,也会结合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将书法作品送入社区、企业之中。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发挥书法这一文化载体作用,将北京经开区作协、音协等创作的原创诗句、歌词等作品通过书法展示出来。

刘楣洪表示,随着北京经开区文联的成立,区内的文化人更有凝聚力,文化创作更有向心力,相信在文联的带领下,各文艺家协会将各展所长。“以往亦城人可能想要看展、听戏、观剧,往往需要去其他区,北京经开区内近些年也引入了很多精彩的演出和展览,但原创的这类文化内容相对较少。我相信,北京经开区文联成立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产出很多精彩的文化作品、文化内容,不仅丰富区内的百姓生活,也能走出亦城,向更多的人传递亦城声音。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北京经开区从群众文化的星星之火开始,逐步健全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扩展文化生活的空间,擦亮了一个又一个文化品牌。亦城的文化在一代代的努力中,逐渐有形、有魂、有根、有情、有力。随着北京经开区文联的成立,首都东南土地上的乡土文化、产业文化、创新文化、企业家文化、科学家文化、工程师文化和工匠文化等特色文化之花也将绽放得更加绚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