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評論員 與歸

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有網友10月26日以“公衆號低俗標題吸眼球博流量”向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反映:“某醫療機構的微信公衆號,使用標題黨吸引人眼球博得流量。建議進行整改。”

12月5日,深圳市衛健委回覆網友:您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內容收悉。經與您電話聯繫,您主要反映的是“深圳衛健委”微信公衆號及“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微信公衆號使用低俗封面圖片及低俗標題吸引眼球博流量的問題。針對您反映的問題,深圳市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深圳衛健委”微信公衆號後續會適當收縮開放的推文尺度,保持專業、中性、客觀的風格。誠懇傾聽各方的批評意見,在宣傳上做到雅俗共賞、老少皆宜,使衛生健康傳播爲更多的用戶所接受。同時,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也會溝通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切實做好宣傳工作,把握正確價值導向,積極傳遞正能量。感謝網民的熱心指正,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澎湃評論

網友力挺深圳衛健委公號,包容是包容者的通行證

這一回復消息,很快衝上了熱搜。從網友的反饋看,基本都是支持涉事公號堅持原有風格的聲音,這說明包容依然是包容者的通行證。我們對政務公號的活潑、開放、出圈,本就應該持包容和鼓勵的態度。

坦白說,我個人早就關注了“深圳衛健委”,不因爲別的,就因爲其從內容到標題的製作都十分用心,在傳播實用信息的同時,不失可讀性、趣味性、親近感。目前,“深圳衛健委”公衆號關注人數已突破1300萬,也足見民衆的認可。

細看深圳衛健委公號的那些推文和標題,如果放在自媒體身上,估計不會有人覺得有什麼不妥,怎麼換了一種官方身份,有些人就不適應、不舒服了呢?這背後或許也是一種刻板印象和偏見心態在作祟。

一些人就認爲,政務賬號就應該是一本正經的,在傳播專業知識的時候就應該是嚴肅的,甚至是端着的。但問題是,如果這樣的宣傳無法引起讀者的興趣,點擊量寥寥無幾,無法抵達廣泛的、真實的民衆,又有多少實際意義呢?

近年來,不少政務賬號就是因爲太過端着,結果活生生把自己做成了殭屍號,除了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今年9月,國家網信辦還在要求全面清理“殭屍號”“空殼號”,這就是對政務賬號不作爲的鮮明亮劍。

而用民衆喜聞樂見的方式,把要傳達的信息傳遞出去,這就是努力作爲,是深入貫徹“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衆”方針的體現。需要認識到,世俗不等於低俗,俗氣未必影響正氣,和民衆打成一片、面對面地親切交流,纔是最正確的姿態。

有些人覺得涉事公號低俗,可能是因爲最近看了關於講授預防艾滋病知識的推文。但在涉醫療健康方面,科普宣傳難免會觸及“性”。反倒是,對於艾滋病性傳播的危害如果諱莫如深、遮遮掩掩,才更容易加深人們的無知,走入不健康的誤區。

當然,作爲政務賬號,也不應丟棄身份意識,正如深圳市衛健委所回應的,要保持專業、中性、客觀。只是在此基礎上,能夠多大程度地錦上添花,體現的也是爲民衆服務的態度和能力。

新聞多一點

廣東當地媒體《南方都市報》此前曾刊文介紹:“深圳衛健委”作爲一個官方公衆號,被譽爲全國政務宣傳的“一股清流”,時而溫暖,時而調皮,時而正經,每年都有爆款,每篇推文平均閱讀量“10萬+”。

《南方都市報》文章提到,“深圳衛健委”爲何能走紅全國?深圳市衛健委宣教處負責人王嶺認爲,打造健康中國“深圳樣板”,需要推動衛生健康工作從“以治病爲中心”轉向“以健康爲中心”,實現全民健康,不是一件輕輕鬆鬆的事情,需要長時間持續努力,更需要全社會的積極參與。這個過程中,需要借鑑大衆傳播中的新玩法,大膽探索更多市民喜聞樂見的宣傳手段,打造衛生健康傳播和政務宣傳的“深圳樣板”。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隨後,深圳市衛健委通過採取市場化用人方式,陸續挖來更多90後,建立了一支6人的內容團隊,包括寫手、編輯、設計、創意策劃等,從2018年起,完全依靠自有團隊獨立運營。“網感強”、“腦洞大”、“文筆好”是團隊成員必備的“硬核”素質,他們當中大部分有傳媒背景,要麼做過記者,要麼在媒體實習過。

截至2021年9月,“深圳衛健委”公衆號關注人數已突破1300萬,是全國政務新媒體中的“千萬級大號”,其運營團隊也入選“廣東省政務新媒體十大優秀團隊”。王嶺說:“如今我們發一篇推文,10萬+只能算合格,20萬+已經是日常,最高閱讀量達到了773萬+。”

6年時間,“深圳衛健委”是如何邁入“千萬級大號”陣營的?南都記者瞭解到,日常運營中,“深圳衛健委”團隊一直強調一個核心法寶——“用戶思維”。具體操作上,他們遵循三個原則——懂人心、說人話、做潮人。

今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深圳市衛健委官方微信公衆號發佈的一則《“無套後入”有毒!深圳新增1678人染艾滋,6成經男男傳播》,成爲了當日相關話題的熱門文章,引發了輿論熱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