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萬億降準加強跨週期調節 穩健貨幣政策未變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王君暉

12月6日,央行發佈消息稱,爲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決定於2021年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加強跨週期調節,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二是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爲,此時降準不僅有空間,而且有必要,一方面我國明年經濟工作面臨不小的壓力和挑戰,降準是做好跨週期調節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有助於優化銀行體系資金結構、降低銀行機構資金成本,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此番全面降準進一步確認了政策支持寬信用再發力。據央行測算,此次降準爲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考慮到參加普惠金融定向降準考覈的大多數金融機構都達到了支農支小(含個體工商戶)等考覈標準,政策目標已實現,有關金融機構統一執行最優惠檔存款準備金率,這樣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今年7月和12月的兩輪全面降準,市場普遍認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的動力已足夠,短期內LPR利率存在“降息”可能性。

光大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旭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LPR由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和加點幅度兩部分組成,當前準備金率下降、MLF利率保持不動的階段較有利於壓縮LPR加點幅度。加點幅度主要取決於各報價行自身的資金成本、市場供求、風險溢價等因素。事實上,影響LPR的一些因素在過去的一段時間裏已出現了變化。

“此次降準和今年7月的降準累計爲金融機構直接降低資金成本每年約280億元,綜合考慮降準所帶來的間接效果,其已對LPR的下降形成了較強推力。”張旭稱。

歷史上,降準消息的公佈對資本市場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後成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11~12月我國出口大概率還將呈現較高增速,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兩年平均增速大概率維持在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降準體現穩增長的決心,在釋放流動性的同時,還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利多A股市場。另一方面,有利於緩解民營小微企業流動性與成本的壓力,對私營工業企業的利潤增速形成較強支撐,利多科技成長股。此外,在我國處於被動補庫存向主動去庫存切換,亦即宏觀經濟承壓的背景下,疊加疫情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降準在託底宏觀經濟的同時,增加市場流動性,預計短期之內債券到期收益率大概率下行。

儘管全面降準釋放萬億資金提振市場信心,但央行再次強調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於歸還到期的MLF,還有一部分被金融機構用於補充長期資金,更好滿足市場主體需求。人民銀行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搞大水漫灌,爲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溫彬也表示,這次降準並非貨幣政策轉向寬鬆,而是在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前提下,更好地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加大對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推動經濟爬坡過坎,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