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多行業相比,藝術行業總是揹負着偶像包袱,在行外人看來,藝術行業與娛樂行業有着諸多的相似之處,主要表現在鎂光燈下的高光:名流、名媛、名利場,其背後的邏輯是潛在的成功學。這些表象也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紛至之下,結果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正所謂鐵打的藝術行業,流水的藝術從業者。這種現象也反映了藝術從業者的來源並非“專業出身”這一單一途徑。基於此,藝術從業者背後有兩個極端化的現象值得我們關注,一是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從業者職業化壓力;二是藝術成爲素人、網紅的便攜工具,借藝術搭乘流量快車。

2018年銀川當代美術館“21世紀中國當代藝術:2000-2018”學術論壇

職業與副業:以藝術批評從業爲例

藝術批評是伴隨着改革開放、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而興起的行業,在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藝術批評家在其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大大小小的藝術思潮、藝術現象、藝術展覽中都能找到他們的身影。在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隨着藝術市場的發展,藝術批評家的收入也有了明顯增加,一方面是批評家兼任策展人的角色,通過策展費來獲取收入;另一方面,出席不斷增多的學術研討會也成爲獲取收入的重要途徑。在兩種收入方式中,通過研討會方式來獲取收入的途徑尤爲受人詬病,甚至被人冠以“坐檯批評家”的惡名,雖然其中夾雜的是批評的道德問題,但其背後所伴隨的是學術與生活的平衡問題。

在2017年、2018年,“美術學”連續兩年被列爲教育部本科紅牌專業,在這份以就業率爲主要衡量標準的報告中,可以看出“美術學”的就業情況,這從數據上坐實了“藝術無用論”的說法。當讀完本科讀碩士、讀完碩士讀博士“穿山甲”模式,遭遇博士報考、畢業的雙重難度,“美術學”專業的本碩畢業生不得不直麪人生的十字路口:或堅守從事專業,或離開這個專業。當美團公佈外賣騎手中有7萬餘名碩士時,可想其中的“美術學”碩士也不是個案。即便是讀完博士從事專業的從業者,也並非華美靚麗,而是冷暖自知。

將視線拉回到藝術批評,不免發現藝術批評家大多有着一份正式工作,或是高校教師,或是雜誌編輯。藝術批評從職業的角度而言,是一份因最初學術理想而起的副業,而這份副業所獲取的報酬卻吸引後來的藝術批評從業者以此爲職業。在2008年左右,獨立策展人的稱謂甚囂塵上,在除卻學術獨立的主張之外,是一種以策展爲職業的宣言,在這個過程中,獨立批評的意味與獨立策展殊途同歸,即努力實現批評的職業化。但這樣的努力隨着市場的變化而陡然轉變,最爲代表的現象便是對批評的自語與失語,如果說“坐檯批評家”的極端稱謂是對批評道德的質疑,那麼批評的自語與失語則是對批評話語的質疑,這種質疑的產生並非孤立存在,而是伴隨着資本強權與自媒體話語機制之下藝術批評語境的轉變。

2021年成都當代美術館“克里斯汀·迪奧:夢之設計師”展覽現場

做研究與蹭熱點:藝術不是囊中玩物

在很多人看來,資本的強權並非沒有道理,雖然藝術批評在學術與藝術史的話語機制中並未產生根本的變化,但在資本眼中,藝術品的市場價值在於資本,藝術批評對藝術品市場價值的影響變得越來越小,而藝術史與學術不是資本關心的話題,他們對此選擇的是隨遇而安,反而是在拍賣的話語機制中,藝術史與學術會獲得短暫的選用。由此藝術批評的職業化建構,變成了學院化建構和自覺化建構,前者則是高校教師與雜誌編輯職業的迴歸,而後者則是個體學術理想的堅守。與此同時,自媒體變成了一種話語機制,曾經的批評職業化趨勢戛然而止,批評的話語機制所呈現出來的專業性與小衆化,似乎容易招人不滿,自媒體所顯現的平等性更受歡迎。批評的話語機制特點在紙媒、電視等傳統媒介中,也有相似之處,它們在自媒體這種扁平化的視域下,朝着一種屏幕時代的發展朝向或衰落或轉型。

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自媒體的發展同時滿足了媒體需求者的虛榮心,在不看流量的前提下,每篇帖子與推文在傳播過程中都是平等的。也基於此,自媒體呈現出了三種層級:一是解決有無問題的新聞性推文;二是解決平臺作用的線下文章線上化;三是解決展覽評論的“深度撰稿”。而在展覽媒體評價體系不變的前提下,自媒體在追求時效的同時充斥着大量的重複,自媒體則呈現出一種以新聞效應與時評效應結合的新話語,藝術類自媒體也不例外。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以視頻爲主的自媒體逐漸佔上風,似乎讀者的口味從思考到閱讀再到觀看,整個過程充滿着短平快,而在內容上從內容爲王轉向以流量爲王,內容不再以內容本身爲主體而是以博得流量爲主,藝術也未能倖免,或是主動網紅化,或是成爲網紅的道具,享受着流量的虛榮與經濟。

2021年成都藍頂美術館“都市鉚釘:藝術羣落在西南”展覽現場

新的藝術批評從業者,正是伴隨着屏幕時代而生,他們更多時候稱自己爲寫作者,以此來凸顯話語的平等、專業的降級和話語的平民,同時也從理想主義者向現實主義者邁進。與傳統的藝術批評家相比,他們更加關注微觀敘事、國際性話語、碎片與切片。與此同時,一批非藝術批評從業者的藝術評論也由此興起,主要的原因是基於藝術在當下所不斷強化的大衆化效應,藝術評論成爲非藝術批評者的富礦區,他們在以滿足觀者的前提下以“跨界”的視角“翻譯”着藝術展覽與藝術作品,給藝術一個“非標準”答案。藝術成爲任人打扮的新娘,藝術批評也不例外。

藝術批評從業充滿着多重兩難的境地,除了平衡學術與生活的職業與副業的兩難關係,還有平衡學術與大衆的學者與素人的兩難關係。但以上的兩種兩難境地,還停留在個人與話語兩種主體之中,並未回到藝術生態之中,今天的當代藝術生態更像是一頭倒地的大象,任由螻蟻幸食。藝術批評從業的真正兩難在於藝術批評與藝術發展的關係之中,需要從業者既要有微觀的視角,又要有宏觀的視野,還需要有悲憫的理想之心。

轉自:藝術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