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張軍擴:有利條件仍然突出 明年擴大內需政策要適當加大力度

2021三亞·財經國際論壇於12月18日在海南三亞舉行,主題爲“探尋民生福祉的實現路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張軍擴出席並演講。

張軍擴表示,今年以來經濟形勢的基本特點,是“成績驕人、壓力巨大”。“成績驕人”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我國經濟增速領先世界主要經濟體,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長9.8%,兩年平均5.2%,分別高出美國、德國、法國同期增速4.1、6.9、2.5個百分點。對比僅公佈上半年數據的日本、英國、印度則分別高出9.8、5.4、3.4個百分點。我國經濟總量佔全球的份額保持繼續的上升態勢。

二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前三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20.1%,兩年平均增長12.8%,高於全部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6.4個百分點,能耗強度繼續下降。前三季度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擴大了0.3個百分點。環境質量總體改善,1到8月全國339個地級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同比下降了6.5%。

三是效益狀況大幅改善,1到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1.1%,實現利潤同比增長42.2%,營業收入利潤率7.01%,同比提高1.04個百分點。兩年平均實現利潤增長19.7%,在企業經營改善和PPI上漲帶動之下全國財政收入也實現了較快的增長。其中稅收收入前三季度同比增長18.4%。

“壓力巨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增長幅度前高後低下行壓力持續不減,今年前三季度增長率分別是18.3%、7.9%、4.9%,下行態勢十分明顯,導致經濟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基數因素的影響,如果按照兩年平均計算的話,今年前三季度增速分別是5%、5.5%、4.9%。雖然嚴重程度大大降低了,但下行的趨勢依然是明顯的,壓力依然是很大的。

二是經濟運行分化現象比較突出,上游行業普遍好於下游行業,前三季度由於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採礦業利潤率總額增長幅度高達162%,但電氣、機械、通用設備等下游製造業企業的利潤增速只有10%到20%,有些行業如食品加工及電熱行業的利潤分別下降了9.8%和22.3%。

關於明年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張軍擴認爲可以概括爲兩句話,即有利條件仍然突出,困難挑戰依然不小。

張軍擴表示,一方面我們需要充分看到我國經濟好的有利的一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國供給體系完善,國內市場巨大,人力資本充沛,科技實力增強,營商環境優化,宏觀調控有力。這樣一些優勢條件依然突出,經濟活力和韌性依然是比較足的,這些有利因素是我們戰勝困難風險挑戰的底氣,在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時,我們尤其需要充分看到這樣一些有利條件,增強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

張軍擴還表示,在看到有利因素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看到,明年發展面臨的困難、壓力、風險和挑戰還是比較多的,穩增長的任務十分艱鉅。這突出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第一,疫情仍然是影響明年世界經濟和我國經濟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第二,疫情的不確定性,將會對全球經濟恢復的進程和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政策走向帶來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主要經濟體寬鬆貨幣政策將會面臨應對通脹和疫情衝擊的兩難境地。短期退出將會使經濟再一次陷入衰退風險,而長期久拖又會導致結構性矛盾繼續累積,從而對未來的發展形成更大挑戰。從我國來講既要警惕和應對短期突出的效應,也要防範長期持續導致的矛盾累積和對全球經濟造成的衝擊;

第三,總需求增長乏力。對於經濟短期波動來講,需求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從出口、消費、投資這三個方面的需求來看,明年均面臨增長乏力的問題。其中,如何擴大有效內需,特別是投資需求是明年經濟工作面臨的重大課題。

第四,供給衝擊尚未根本解決。今年有針對性的採取了一些應對措施,問題有所緩解但尚未根本解決,目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依然突出,尤其是生產資料出廠價格與購進價格的剪刀差侵蝕下游企業的利潤問題依然突出。

第五,預期減弱的問題。這也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強調的目前我國經濟面臨的三重重大壓力之一,進入下半年以來,反映企業預期情況的採購經濟指數一直徘徊在50%上下。

第六,明年我們還要面對基數變化的壓力。考慮到今年下半年以來經濟下行趨勢,明年發展面臨着諸多挑戰和壓力,明年即使把目標確定得顯著低於今年,實現起來難度仍然是不小的。

所以,張軍擴總結,如何確定一個恰當的預期增長目標對於明年來講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