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資管新規正式落地,“保本”漸次退出 銀行如何“逐鹿”理財市場

北京商報

“資管新規”過渡期“收官”,理財市場迎來新發展階段。當前隨着“保本”理財、不合規的短期理財產品“謝幕”,絕大多數銀行理財存量整改任務如期完成,邁向淨值化發展的新徵程。“資管新規”頒佈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便成爲大多數銀行的新選擇, “羣雄逐鹿”之下理財市場格局將如何發展?未設立理財子公司的中小銀行又如何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理財存量整改基本完成

“資管新規”過渡期已結束,各家理財產品存量整改進展如何?近日,銀保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曹宇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蘇河灣峯會”上介紹,截至2021年末,保本理財、不合規短期理財產品實現清零,絕大部分銀行如期完成理財存量整改任務,特別是中小銀行已按時完成整改工作。

中小銀行存量資產規模較小,船小好調頭,從2021年三季報中就能得到印證。早在2021年三季度末,南京銀行就已宣佈提前完成存量理財整改,實現了100%淨值化轉型;杭州銀行、長沙銀行、上海銀行3家城商行,截至2021年9月末,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的淨值型理財產品比例也分別達到96.68%、96%、95.78%,彼時離淨值化轉型僅一步之遙。

從全行業來看,未完成整改任務的銀行仍是少數,但對於一些存量理財規模較大的銀行,老產品壓降的“阻力”依舊不容忽視。1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某國有大行內部人士處獲悉,目前該行保本理財雖已清零,但一些大的產品目前依舊未能整改完成,這類產品多爲“固收+”型,存續期較長,資產處置較難,目前該行仍在想辦法整改。

對於該類較難處理的存量資產,銀保監會發言人此前也曾透露,尚未整改的存量處置資產主要投向了非標準化債權、資本補充工具和未上市企業股權,普遍呈現出期限長、流動性較差、估值難度較大等特徵。銀保監會將督促相關銀行機構在總行層面建立專門臺賬,逐筆鎖定細化方案,採取集中統一、單獨統計、嚴格問責等管理措施,積極採取各種處置措施進行壓降。

隨着“資管新規”過渡期“收官”,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將成爲歷史。普益標準研究員鄭哲涵認爲,部分規模較小、無力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的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等或將陸續退出理財市場,而隨着理財子公司的持續發展,其將成爲理財市場的中堅力量。

中小行發力理財子或轉代銷

自2018年4月資管新規頒佈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便成爲大多數銀行的選擇。北京商報記者1月17日梳理發現,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9家理財子公司獲批籌建,其中23家已開業。

僅從今年來看,2022年開年伊始,浦發銀行理財子公司浦銀理財正式開業,成爲繼招銀理財、興銀理財、光大理財、信銀理財、華夏理財、平安理財、廣銀理財之後,國內第8家揭牌成立的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而民生理財、渤銀理財以及恆豐理財也已獲批籌建,正在等待開業。

在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看來,目前全國性國有銀行及股份制銀行中只有浙商銀行尚未成立理財子公司,未來理財子公司會繼續擴容,城商行將成主角。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城商行理財子公司中已開業的包括杭銀理財、寧銀理財、徽銀理財、南銀理財、蘇銀理財、青銀理財和上銀理財7家。此外,北京銀行、西安銀行、烏魯木齊銀行、貴陽銀行等也曾相繼透露擬設立全資理財子公司。不過,需要關注的是,根據監管要求,設立理財子公司尚有一定的“門檻”,《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指出,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爲10億元,對於部分中小銀行而言還存在一些難度。

劉銀平認爲,理財子公司的成立“門檻”較高,對於很多地方性銀行來說,一方面資本難以達到要求,如果成立理財子公司,直接消耗核心一級資本,影響銀行開展其它業務;另一方面銀行自身業務水平一般,研發、系統、人才配備等方面與大中型銀行都有較大差距。

爲發展理財業務,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部分中小銀行開始另闢蹊徑,開啓與理財子公司的代銷合作模式。例如,浙江蒼南農商行、浙江義烏農商行、臨商銀行等已於近日和興銀理財簽署代理銷售合作協議,成爲該公司的代理銷售合作機構。“未來很多地方性銀行理財業務或向代銷模式轉型,少部分地方性銀行想要保留自營理財業務,或考慮與其他金融機構合資成立理財子公司。”劉銀平如是說道。

開啓淨值化轉型新局面

2022年“資管新規”正式落地,理財市場將邁向淨值化發展的新徵程,理財子公司也正式承接母行產品成爲發行主體。根據銀行理財登記中心發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底,理財子公司產品存續規模達13.69萬億元,較年中增長36.75%,同比增長2.75倍。隨着理財業務的轉型與理財子公司的發展,理財子公司市場份額佔比穩步增加,佔比達48.97%,成爲理財市場絕對主體。

在新局面下,未來理財子公司理財業務的發力點有哪些?又該如何挖掘更多的盈利增長方向?劉銀平表示,理財子公司已經成爲理財產品的主要發行機構,從盈利角度來看,理財子公司一方面要拓展理財業務規模,進一步豐富理財產品體系,滿足不同投資者的理財需求;另一方面要防止產品淨值大幅波動,儘量提高產品投資收益,獲取更多超額業績回報。

鄭哲涵進一步分析指出,就產品類型而言,結合我國銀行理財投資者整體風險承受能力偏低的現狀,“固收+”產品仍將是銀行理財吸引客戶的重要產品類型之一;就創新型產品而言,未來理財業務的發力點或將出現在國家支持的養老、ESG等領域;此外,FOF投資管理模式或將成爲銀行理財彌補自身投研能力不足的有效途徑。

“整體來看,理財子公司需不斷豐富產品體系,以吸引更多的客戶和資金;另一方面,理財子公司需持續提升自身投研能力,以在提升理財產品整體收益水平的同時儘可能減少淨值波動。”鄭哲涵建議道。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 李海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