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小分子藥國內臨牀即將啓動 相關企業股價集體暴漲

  作者: 錢童心 林志吟

  新冠變異株奧密克戎能夠逃脫目前大部分的中和抗體,但新冠小分子藥物由於其作用機制,受新冠變異的影響較小。資本正在加速湧入新冠小分子藥物研發賽道。

  目前包括君實生物、先聲製藥在內的多箇中國團隊正在研發新冠抗病毒小分子藥物。第一財經記者瞭解到,國內目前唯一獲批進入臨牀試驗的新冠治療小分子藥物VV116,其臨牀試驗即將啓動,年內通過臨牀試驗後,有望在2022年下半年遞交新藥上市(NDA)申請。

  君實生物股價大漲逾10%

  VV116的研發方正是君實生物。君實生物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回複稱:“公司正在積極推進VV116的臨牀試驗,目前正在準備該藥物國際多中心二、三期臨牀試驗。” 對於該款藥物國內具體申請上市時間表,公司則未給予明確回覆。

  1月17日,君實生物港股(01877.HK)和A股(688180.SH)股價分別上漲14.7%和11%。歌禮制藥(01672.HK)股價大漲超過27%,精華製藥(002349.SZ)股價漲停,先聲製藥(02096.HK)股價大漲近14%,雲頂新耀(01952.HK)股價大漲17%。

  抗病毒藥的基本機制是通過阻斷或者誘變來降低病毒的複製能力。例如,輝瑞的新冠抗病毒藥是通過阻止新冠病毒複製所需要的一種酶,而默沙東的抗病毒藥是直接破壞了新冠病毒基因。

  一位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VV116國內臨牀結果只要一出來,就會遞交NDA新藥上市申請。該藥物已經在烏茲別克斯坦獲得緊急使用授權,但何時在中國獲批上市仍沒有確切的時間點。市場預計,NDA申請有望於今年下半年進行。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上週也表示,正在爲即將進行的中國自行研發創新的新一類口服抗新冠口服藥物的臨牀研究準備。

  君實生物是在去年10月份開始介入這款藥物研發的。

  去年10月4日,君實生物宣佈,其與旺山旺水生物醫藥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將共同承擔口服核苷類抗新冠病毒候選藥物VV116在全球範圍內的臨牀開發和產業化工作。VV116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旺山旺水生物醫藥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中亞藥物研發中心共同研發,並分別向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藥品監管部門遞交了臨牀試驗申請。

  去年12月31日,VV116獲得烏茲別克斯坦衛生部的緊急使用授權,用於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成爲全球第四款獲批用於新冠肺炎治療的口服藥物。

  值得一提的是,VV116與另外兩款在海外獲批上市的新冠藥物Remdesivir(瑞德西韋)與Molnupiravir雖都屬於核苷類藥物,但有所區別。

  前期君實生物披露的信息顯示,瑞德西韋已在部分國家獲得緊急使用授權用於新冠肺炎治療,但只能通過靜脈注射給藥,與瑞德西韋的這種磷酰胺酯(ProTide)前藥不同,VV116是一個三異丁酸酯前藥的氫溴酸鹽形式,並且,其母體核苷的吡咯並三嗪鹼基的C7位含有一個氘原子。臨牀前的藥代動力學等研究結果顯示,VV116具有很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其口服吸收後,迅速代謝爲母體核苷(VV116核苷),該核苷在體內組織能夠廣泛分佈。藥代性質是VV116有別於remdesivir最明顯的特徵之一,也是VV116口服有效的關鍵科學依據。

  另外,其他公開資料顯示,就藥物作用機制和臨牀前數據而言,VV116相較於Molnupiravir在相同劑量下具有更好的病毒抑制作用;同時VV116也不存在致突變作用。

  新冠小分子藥“問世”提速

  除了VV116之外,其他的新冠小分子藥物也正在研發中。例如先聲藥業與上海藥物所合作開發的小分子蛋白酶抑制劑SIM0417,通過抑制3CL蛋白酶,使病毒難以複製和繁殖。

  3CL蛋白酶是一種抑制病毒複製關鍵的酶,也是新冠病毒藥物研發的關鍵靶點之一。上週,雲頂新耀也宣佈獲得新加坡實驗藥物研發中心(EDDC)研發的一組3CL蛋白酶抑制劑的全球獨家授權,用於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公司預計將於2022年下半年啓動相關候選藥物EDDC-2214的臨牀試驗。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由南方科技大學張緒穆教授與中山大學郭德銀教授團隊共同研發的小分子抗新冠藥物SHEN26項目,已經於2021年10月入選國家科技部抗疫小分子藥物專項。

  SHEN26是新冠病毒RNA依賴性聚合酶有效的抑制劑。有數據顯示,在抗德爾塔毒株活性的體內外測試中,SHEN26已展現出比美國吉利德瑞德西韋以及默沙東莫諾匹拉韋更優的抗病毒活性。

  此外,歌禮制藥本月早些時候宣佈擴大利托那韋口服片劑產能至每年1億片,並帶動藥物中間體的需求。利托那韋是一種與輝瑞新冠口服藥聯用的抗艾滋病藥物,未來需求有望出現大幅增長。

  基於類似藥物機理,河南師範大學自主研發的新型的抗艾滋病小分子藥物阿茲夫定,在治療新冠方面的有效性也正在驗證,目前已經在中國、巴西、俄羅斯開展三期臨牀試驗。

  生物投資基金Loncar Investments創始人布拉德·隆卡(Brad Loncar)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隨着新冠口服藥在全球需求激增,可能會導致相關藥物供應鏈短缺。中國也一定會研製出類似的新冠口服藥,中國廠商生產的藥物未來一方面需要供給國內市場需求,另一方面也有望出口海外市場。”

  奧密克戎等新冠變異株的出現也讓這些抗病毒藥的重要性進一步顯現出來。隆卡表示,當務之急是這些企業能夠迅速地提升新冠抗病毒口服藥的產能。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院長、國家傳染病臨牀研究中心盧洪洲教授正擔任多個國內新冠治療藥物的研究負責人。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認爲新冠小分子化學藥未來一定會有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