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賈乃亮5小時帶貨2.4億,母公司自家的鞋卻賣不動?

(文/觀察者網 朱琳)

賈乃亮、婁藝瀟、辰亦儒、沈濤……這些著名的藝人主播,都屬於同一家公司旗下,2021年創下了超100億GMV的銷售規模。但是在直播帶貨最火爆的時代,他們的母公司卻連自家產品都賣不出,陷入庫存高企、節節虧損的境地。

這個略顯諷刺的現實背後,到底哪兒出了問題?

昨天,一則“業務變動”消息,讓星期六這家“女鞋第一股”再度回到大衆視野中。這一次這家曾經的女鞋龍頭企業,將徹底告別鞋履業務,轉型帶貨公司。

星期六擁有“ST&SAT”(星期六)、“D:FUSE”(迪芙斯)、“SAFIYA”(索菲婭)、“FONDBERYL”(菲伯麗爾)、“Saturday MODE”等鞋履品牌。這些品牌曾經被不少消費者看做“大牌”。

然而,隨着時尚潮流轉變,高跟鞋、皮鞋市場逐漸萎縮,星期六的鞋履業務也開始陷入虧損境地。在收購MCN公司,將賈乃亮等明星收入囊中後,星期六轉型“網紅概念股”,一度業績股價雙豐收。

但隨着網紅熱度減弱,公司也陷入虧損境地,被迫出售鞋履業務,轉型發展並不盡如人意。

被拋棄的主營業務

1月18日,星期六公告稱,公司作爲星期六鞋業的母公司,擬將與鞋類銷售業務相關資產以增資方式置入全資子公司佛山星期六鞋業有限公司(下稱星期六鞋業),主要包括鞋類業務存貨及運營子公司股權,但是鞋類業務相關的商標等除外。

整合完成後,星期六擬轉讓星期六鞋業100%股權,通過公開掛牌方式或商業談判等方式確定受讓方。

星期六表示,公司轉向於專注品牌授權、品牌管理、供應鏈服務的“輕”資產運營方式。也就是說,星期六將完全剝離曾經的主營鞋履業務,與鞋類相關的業務僅有對鞋類品牌相關的經營活動,對品牌授權對象收取品牌使用費用。

曾經的“女鞋第一股”剝離主營業務,主要是因爲市場萎縮、虧損不斷。

從2009年上市到2018年,星期六僅有2009年、2014年和2018年實現淨利潤上漲。2020年星期六營業收入爲4814.78萬元,虧損710.94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8635.20萬元,虧損3021.76萬元。

近幾年來,星期六更是迎來了關店潮。2015年星期六關店283家,2016年關店233家,2017年關店222家,2018年關店211家。截至2019年6月末,星期六共有店鋪數量1352家,同比減少9.32%,其中自營店974家,同比減少15.89%。

除了業績的不理想,星期六存貨佔比也在逐漸增加。2021年四季度,星期六加大了對鞋類庫存的促銷力度,將庫齡較長的存貨以促銷或批發的形式進行快速消化。打折去庫存讓星期六計提了2億-2.5億的大額虧損。

跌跌不休的鞋履業績背後,是不斷萎縮的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爲,我國皮鞋行業正處在質量升級、產品結構調整、低端產品產能收縮的重要時期,長期來看,國內皮鞋行業規模仍將呈現緩慢下降的態勢,預計到2026年,國內皮鞋行業將收縮至17億雙。

在整體市場下行的情況下,星期六選擇了轉型成爲“網紅概念股”,走上直播帶貨之路。

網紅帶貨成爲業績推手

2017年,星期六收購了北京時尚鋒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時尚鋒迅)、北京時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時欣)兩家時尚新媒體公司,並在2018年以17.71億元價格收購遙望網絡88.67%股權,搭上直播帶貨的快速列車,一躍成爲“網紅概念股”。

星期六的互聯網廣告業務的收入佔比也隨之水漲船高。2017年,互聯網廣告業務占星期六收入的10%左右,但到了2020年,這一佔比飆升至約70%,2021年上半年更是增至約76%。

由於遙望網絡是快手上的頭部MCN機構,在2019年底“網紅經濟”迎來風口期,星期六在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20日的26個交易日內,獲得17個漲停板,並於2020年1月17日創下36.56元/股的歷史高點,市值一度突破250億元。

星期六的業績也迎來大漲。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爲20.7億元,淨利潤爲1.5億元,同比大增超過30倍。

然而疫情打斷了星期六的增長勢頭。2020年星期六的淨利潤同比下降83.85%至2429.77萬元。2021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爲8635.20萬元,虧損3021.76萬元。

虧損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爲疫情,另一方面,之前收購的互聯網廣告業務藏了不少“業績雷”。

由於疫情導致整體廣告行業營收縮水,時尚媒體廣告營銷需求大幅降低。這導致此前收購的時尚鋒迅、北京時欣兩家時尚新媒體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出現大幅下降。

這導致星期六對收購兩者產生的3.61億元商譽計提減值,預計計提1.8億元至2.7億元。由於新媒體公司的特殊性,收購公司花費的金額超過被收購公司淨資產的部分被稱爲“商譽”,被視爲無形資產的一部分。

對新媒體公司而言,商譽衡量的是未來賺錢的能力,因此在盈利出現下滑時需要對商譽計提減值。這是星期六出現賬面虧損的重要原因。

然而賬上的商譽不止這兩家,截至2021年6月30日,星期六賬上商譽值高達16.70億元,其中收購杭州遙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產生的商譽高達13.02億元。

一旦帶貨業務出現下滑情況,星期六將計提更多的商譽減值,產生更多的虧損。

2021年遙望網絡全年成交訂單量突破1億單,銷售GMV(商品交易總額,Gross Merchandise Volume)實現超100億元,爲2020年同期的約2.5倍。現在看來,遙望網絡的業績還不至於讓星期六計提更多的商譽減值。

2020年,遙望網絡陸續新增賈乃亮、婁藝瀟、辰亦儒、沈濤等較多藝人主播並運營成熟,公司成爲業內具有較大優勢的藝人MCN機構。

直播帶貨還要搭上“元宇宙”熱點

遙望網絡已經成爲星期六撐起業績和股價的重要板塊,併成爲星期六搭上“元宇宙”等熱門概念的重要一環。

星期六計劃設立遙望創新研究院,對區塊鏈、AI智能、元宇宙、數字虛擬人等多領域加強研究,並孵化內部/外部創業團隊。這一“元宇宙”概念也受到了市場的關注。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不少投資者問及這一項目的進展。星期六在互動平臺上回應稱,虛擬人IP項目正在準備中。目前公司暫時只是在短視頻領域在嘗試虛擬人IP的研發與孵化。虛擬人IP是否具有較大的用戶粘性以及未來商業變現如何,當下尚不能準確判斷,對於其是否屬於目前市場所提及“元宇宙”範疇,公司暫無法判斷。

2021年的雙十一,遙望網絡旗下的主播瑜大公子賣出了3個億的銷售額,然而這些商品裏,連一雙星期六自家生產的鞋子都沒有。

責任編輯:朱學森 SN24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