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思文

1月下旬,公募基金2021年四季報進入密集披露期。在持續震盪的市場環境下,公募基金調倉路徑及今年投資策略展望成爲市場各方關注的焦點。

截至1月20日記者發稿時,備受市場關注的張坤、鄔傳雁、傅鵬博、趙楓、丘棟榮、單秀麗、唐華等多位知名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四季度報告已陸續亮相。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和WinD數據進一步梳理了上述知名基金經理四季度基金業績、權益投資倉位運作及持倉變化、未來投資配置及市場預判等情況,以供基民及投資者參考。

明星基金經理

提及經濟增長承壓預期

去年四季度,A股窄幅震盪上行,受機構爲來年做資產再配置、資金面擾動加劇、市場對年末風格切換預期增強的影響,三季度呈現普漲行情的週期板塊在四季度進入尾聲:煤炭、鋼鐵、石油石化行業出現較大幅度回調,新能源以及新能源車等高景氣賽道在高位開啓震盪走勢;而房地產產業鏈個股與大金融板塊出現修復性反彈,消費電子板塊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整,同樣出現情緒修復的跡象。整體權益資產估值水平略有抬升。

投資離不開對宏觀經濟的把控,趙楓在四季報中坦言:“四季度新冠疫情在全球和國內都有所反彈,給經濟復甦帶來一些不確定性。居民消費意願降低,消費需求呈現出疲軟跡象。企業端依然面臨着成本高居不下的壓力,中游製造業盈利能力承壓。地產銷售快速下行,部分房地產企業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困難。總體上看,消費、出口和投資三駕馬車均面臨放緩的壓力,疊加2020年四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的高基數,經濟增長承壓明顯。”

越臨近年末這一研判愈加清晰。傅鵬博在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四季報中指出:“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認了經濟下行的壓力加大,並明確提出了穩增長的方向。展望2022年,全A非金融增速可能回落,高增長的企業會凸顯其稀缺性。”

丘棟榮同樣在四季報中直言:“2021年四季度,經濟處於走弱通道且預期偏悲觀,原因在於房地產風險和疫情反覆雙重夾擊,政策已定調穩增長,積極靠前發力。”

“不過伴隨經濟放緩,政策層面對穩定經濟增長的關注逐步提高,預計未來會有相關政策穩定經濟增長預期、防止經濟大幅波動。”趙楓進一步稱。

權益投資保持高倉位運作

新能源類已適度兌現

在既有市場風格持續不斷的背景下,不少基金經理面臨特殊而意義非凡的考驗。鄔傳雁坦言:“今年情況確實持續超出預期。在一個由經濟轉型主導投資價值創造的資本市場當中,對於未來市場和個股表現做短期判斷的難度在加大,而這樣的時刻,恰恰是需要我們站在長期角度檢視我們的投資邏輯的時候,檢視我們的個股、風格、投資策略能否經得住不同維度、角度的驗證。”

面對經濟增長承壓和短期市場判斷難度加大,知名基金經理的部分基金產品淨值在四季度出現回撤現象,使衆多投資者有所擔憂。

不過,記者發現,仍有一些長期績優基金經理憑藉其成熟的投資框架,管理的基金在四季度取得正收益,例如傅鵬博管理的睿遠成長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趙楓管理的睿遠均衡價值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鄔傳雁管理的泓德豐潤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收益率分別爲6.93%、3.68%和1.32%。

操作層面,相比其他基金經理,趙楓已經在四季度提前減持新能源,兌現部分收益:“伴隨新能源相關領域個股的大幅上漲,相關個股的性價比有所下降,我們已適度兌現了一定收益。”據記者瞭解,部分基金經理在四季度也有相同的調倉動作。

權益倉位方面,“保持較高權益配置倉位”是知名基金經理的一致共識。據記者梳理基金公告數據,張坤、鄔傳雁、傅鵬博、丘棟榮等基金經理的四季度權益倉位均在90%以上。

對此,張坤錶示,幾隻基金在四季度均略微提升了股票倉位,並對結構進行了調整,增加了科技、消費等行業的配置,降低了金融等行業的配置。個股方面,自己仍然持有商業模式出色、行業格局清晰、競爭力強的優質公司。

但丘棟榮所管理的中庚價值品質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在四季度小幅跑輸業績比較基準。對此,丘棟榮在四季報中解釋稱,“10月份政府的煤炭行業政策的劇烈調整帶動本基金超配的能源板塊在較短時間內出現了較大的回撤,是拖累本基金業績相對錶現的主要因素,而醫藥、化工、鋼鐵等行業的持倉個股的良好表現對本基金的相對業績起到正向支撐。”

另一隻值得關注的基金是我國首家外資獨資公募基金公司貝萊德發行的首隻權益類基金。去年四季度是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基金的建倉期。目前來看,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基金建倉比較穩健,整體行業配置較爲均衡,淨值波動較小,已經佈局了食品飲料、消費電子、受益於國產替代的半導體、醫療服務等,同時也適當佈局了該團隊認爲被低估的部分成長類銀行股,包括立訊精密、士蘭微、招商銀行、瀘州老窖、興業銀行、貴州茅臺、巨星科技等個股。

基金經理:

未來多關注“有韌性”的企業

展望未來,明星基金經理有着相似的投資方向與投資邏輯。

市場走勢方面,中庚基金基金經理丘棟榮判斷市場整體韌性仍在,但更可能表現爲結構性牛市與熊市,這源於基本面繼續分化,進而市場結構性高估和低估並存。如滬深300估值只是歷史中性水平,但成份估值分化裂口較長時間處於極致狀態。

睿遠基金基金經理趙楓一直篤定地聚焦被市場低估的優秀企業身上。“我們長期仍然將密切關注在諸多宏觀因素擾動背景下依然能夠表現出強大經營韌性的企業。這類企業在逆勢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經營能力,獲取市場份額,優化行業格局,一旦行業出現復甦企業盈利彈性巨大,屆時市場將對這類公司進行重新定價。”

泓德基金鄔傳雁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爲,“如果一個企業不論外部環境、行業趨勢如何變化,都能夠專注地打造適應於行業長期發展趨勢的內在能力,在決策失誤的時候及時糾正、對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保持警覺和自我反思,那麼這種能力的累積達到一個臨界點之後,它們的表現就會脫離整個宏觀經濟和行業冷暖的外部預期和界限,這樣的公司,就具備了長期增長的韌性。”

對於具體投資配置,丘棟榮再次提到了此前一直關注的四個方向:一是大盤價值股中的金融、地產等。包括與製造業產業鏈相關、服務於實體經濟、有獨特競爭優勢的區域性銀行股、具有高信用、低融資成本優勢的央企龍頭地產公司。二是煤炭、能源、資源類公司。三是中小盤價值和成長股。包括廣義製造業中具備獨特競爭優勢的細分龍頭公司,堅持三條標準,即需求增長、供給收縮、細分行業龍頭,比如化工、輕工、有色金屬加工、機械加工等。還有估值較低,且受益於後疫情時代線下消費需求逐步復甦的公司,如商貿零售、紡織服裝、交通運輸等行業中的部分個股。四是港股中的大盤價值股和部分互聯網股。比如電信運營商、地產、銀行、保險、能源、煤炭的龍頭公司。目前港股價格較低或價格出清徹底,交易上風險釋放較爲充分,交易並不擁擠。隨着基本面、監管層面和流動性壓力的逐步緩釋,港股值得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