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袁璐 實習記者 夏驊

到人頭濟濟的金店櫃檯買轉運珠,跟着網紅博主攢金豆,半夜衝入直播間秒殺黃金……春節快到了,京城金飾消費市場湧入了不少年輕人。他們追求產品的別緻新穎,蹲守在各大直播間尋覓最低克價,成立專門羣組交流攻略,深諳換金之道。與曾經的黃金消費主力“中國大媽”相比,年輕人的買金競賽玩法很不同。

買金喜好

設計要“討巧”最好不重樣

正門一對大紅燈籠高高掛起,門頭匾額換成紅底黃字的“恭賀新禧”,號稱“京城黃金第一家”的菜市口百貨又進入了一年中最火爆的銷售季。

“真沒想到年輕人這麼多。”在一樓,張女士好不容易擠到了黃金吊墜櫃檯前。由於人太多,她只能扯着嗓子向售貨員詢問看中的一款老虎吊墜。

記者環視一樓賣場發現,全場熙熙攘攘有幾百名顧客。其中,工藝新穎的古法黃金、琺琅彩黃金等櫃檯前被顧客圍得水泄不通,且半數以上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反倒是做工相對傳統的吊墜櫃檯、精品掛牌櫃檯,少有年輕人駐足。

“今年我們把70%的地兒都擺上了琺琅彩黃金轉運珠。”在菜百四樓有一個近十米長的轉運珠櫃檯,售貨員朝攢動的人頭努了努嘴,“喏,年輕人就愛這個,都是來問‘帶彩’的。

爲了貼近年輕人需求,黃金品牌開始在工藝、設計、顏色上“討巧”,玩出了琺琅彩、古法黃金、5G黃金、3D硬金等“新花樣”。“碎金手鍊更加活潑精巧,適合我這個年齡。”25歲的小葉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喜歡DIY黃金飾品,按照個人喜好來搭配,不會和別人重樣。

記者採訪了崇文門新世界百貨內的6家黃金店鋪,在這裏,古法黃金、琺琅彩黃金、5G黃金、3D硬金等新工藝黃金牢牢佔據了店鋪櫃檯的核心位置。“3D硬金立體感強,古法黃金質感啞光。這些黃金雖然工費貴些,但勝在別緻新穎,年輕人反而更容易買單。”六福珠寶的一位銷售表示。

“薅金”攻略

省下奶茶錢換成金豆豆

“馬上就到點兒了,準備開搶!”凌晨兩點,一個超過250人的黃金交流羣聊得熱火朝天。年輕人們摩拳擦掌,打算拿下某電商平臺一款打折促銷的黃金項鍊。原價2199元、重4.3克的黃金項鍊,優惠後只需要1660元,折算成一克的單價約386元,遠低於當日各大金店首飾金價。

“刷了半天,也沒搶到”“太難搶了”“剛點開就沒了”……兩點剛過,羣裏就傳來陣陣惋惜。剛大學畢業的女生小芸也加入了一個黃金交流羣,但她的目標不是買黃金項鍊,而是每個月攢一顆“金豆豆”,即一克重的黃金豆。

“每攢下一顆都能看得見,可以激勵自己。”小芸表示,一次性買20克、50克黃金對她來說壓力太大,而三四百元一顆的“金豆豆”承受起來就剛剛好。“一個月少喝幾次咖啡奶茶,少去外面喫兩頓,攢金豆的錢也就存下來了。”

去年以來,以“金豆豆”爲主的“1克金”商品躥紅,成爲年輕人黃金消費的新方式。在某社交平臺上,搜索“金豆豆”等關鍵詞,可以看到近2萬條分享筆記。很多人會定期購買金豆並收集在一個小玻璃瓶中,等到將來需要時,再將其兌換成自己想要的首飾。

在年輕人的買金競賽裏,買黃金不叫買,而叫“薅”。“能買不算本事,買的同時還能賺到,才叫能耐。”白領許女士表示,爲此,她和其他人共同成立了專門的“薅黃金羊毛”羣,緊盯各大電商平臺、直播間和線下門店的活動,對比每家品牌的當日金價,尋覓最低克價的黃金以及蹲守直播間的優惠券。

“只要產品是足金,不拘款式品牌,折扣價低於當日市場普遍報價就可以出手。”許女士說,抖音、快手、小紅書上時常有人帶貨傳統大牌的黃金產品,在直播間的黃金克價往往比門店要划算。

市場調查

年輕人也愛黃金

中國的黃金消費主力正朝着年輕化的方向發展。據《2021中國黃金珠寶零售終端趨勢洞察》報告顯示,三分之一的受訪零售商表示,2021年,25歲及以下消費者在其店鋪的金飾消費高於2019年。中國黃金協會也認爲,未來年輕消費者將扛起金飾消費的大旗。調查顯示,13%的年輕女性購買貴重首飾是爲了慰勞自己或一時衝動,14%是爲了讓自己開心,45%是爲了慶祝某個重要紀念日。

多年前,金飾消費市場的主力軍還是“中國大媽”。如今,年輕人爲什麼也開始熱衷於購買黃金呢?衆多黃金品牌對年輕人的主動出擊,是這場“買金熱”的重要推手。明星同款、迪士尼授權IP、故宮聯名、王者榮耀聯名、哈利·波特聯名……無論是菜百、中國黃金還是周大福周生生,都鉚足了勁用子品牌或新系列去俘獲年輕人的心,滿足他們對個性化黃金產品的需求。

“年少不知黃金香,如今買金很瘋狂。”在消費者端,記者採訪發現,保值、硬通貨是年輕人給出的購買黃金的最直接理由。“2000元錢可以買一個金吊墜,也可以買一條仿水晶項鍊。可過些年,金吊墜還能賣掉或換新,仿水晶項鍊只能喫灰。”許女士告訴記者。

也因此,線下門店以舊換新的活動中,年輕人的身影越來越多。黃金的市場價值相對公允,爲提高顧客到店復購率,各大老牌金店常年提供以舊換新的換購服務。消費者可以用舊金飾,依據一定的折舊或加工公式,在門店換購全新的黃金飾品。

想要換購時,年輕人則掐準了各大黃金品牌門店的活動時間,等着1比1舊金換購免折舊費。“這個時候登門,此前低價囤下的便宜黃金就可以按當日金價兌換給門店,最多添一筆手工費,能輕鬆換一個當季的時髦新品。”經常購買黃金的唐女士表示。

在走訪菜百時,記者也注意到不少拿着舊金換新款的年輕人,他們在櫃檯前掏出手機計算器,仔細計算着如何換金最划算。

“只要是足金,許多地方都收,但交易手續不一樣。菜百是每克需加工費18元,有些地方是不收加工費但需要增重至少30%。”究竟怎麼樣最合適,不少人都深諳其道。

購買提示

小心“一口價”黃金藏有貓膩

保值固然是黃金的一個特點,但這並不代表買黃金穩賺不賠。記者在走訪金店時發現,在門店中,不少製作精美並且低克重的首飾大多以“一口價”的形式進行定價,單克金價遠高於正常金價,這讓不少年輕人在以舊換新或變現時高呼“太坑”。以國瑞城某金店爲例,記者注意到一款3D硬金新年醒獅轉運珠“一口價”爲1700元,卻只有1.5克,如按當日金價乘以克重算,僅價值727.5元。

“除非款式喜歡得不得了,我不建議大家買或換‘一口價’黃金。”許女士說,不少金店店員在以舊換新時,特別喜歡推薦消費者換成“一口價”黃金首飾。比如,店員會推薦拿20克舊黃金手鐲換一個“一口價”1萬元的硬金手鐲,推銷時店員會強調硬金手鐲這好那好,可就是不告訴消費者具體克重,理由是“一口價”黃金不稱重量。“當你用舊黃金手鐲抵了9000元,又補了1000元換了個新手鐲後,回家一稱重量,發現新手鐲只有15克,你說虧不虧?”

在網上購買“划算”黃金也需要擦亮雙眼。“建議大家購買後一定要找複檢機構。很多商家以幾百元一件的價格搞黃金首飾大促銷,看着個頭不小,結果拿回來才知道就是一個薄金殼子,一碰就變形。還有朋友買回來發現黃金純度不夠。”小芸說,周圍不少朋友都有過在直播間買深圳水貝黃金上當的經歷。

相關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黃金珠寶時,要儘量到正規合法的大型商場或專賣店購買,注意看清珠寶首飾印記,務必問清克重及換購細節,並索要、留存珠寶鑑定證書、發票等票據。同時,黃金飾品的價格也會隨國際金價波動,有一定的市場風險,建議經驗尚淺的消費者不要盲目出手,小心被“套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