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普遍認爲,像博美犬和吉娃娃這樣的小型犬之所以存在,是因爲人類想要小巧可愛的伴侶。但1月28日,發表於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urrent Biology(《當代生物學》)的一篇論文指出,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研究人員發現,狼在5萬多年前(早在狗被人類馴化之前)就存在一種生長激素調節基因的突變,這種基因與狗體型較小相關。

十多年間,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這種突變,直到遺傳學家Elaine Ostrander實驗室博士後Jocelyn Plassais建議他們尋找基因周圍的序列,並確定是否存在於其他犬科動物和古代DNA中。通過這種方法,團隊發現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 (IGF1)基因變體,其變異與狗的體型有關。Ostrander說:“我們觀察了200個品種,數據結果很清晰。”

隨後,研究人員與英國牛津大學進化生物學家Greger Larson和德國慕尼黑大學的Laurent Franz合作,通過研究古代狼的DNA,來了解IGF-1突變首次出現的時間。科學家推測,大約在2萬年前,當狗被馴化時,它們開始變大,然後變小,這一發現可能提供了一種新的進化情景。

事實上,當研究小組觀察一隻54000年前的西伯利亞狼的DNA時,他們發現它也具有IGF-1突變。Ostrander說:“這就好像大自然把它藏在口袋裏幾萬年,直到需要它的時候纔再次出現。”

這一發現不僅適用於狗和狼,也適用於土狼、豺、非洲獵犬和其他犬科動物成員。Ostrander說:“這與犬類的馴化和體型緊密相關,我們認爲一些非常現代的東西實際上非常古老。”

Ostrander團隊計劃繼續研究調節狗體型的基因。“關於狗的一件很酷的事情是,因爲它們進化得很晚,實際上沒有很多體型基因。”犬科動物只有25種已知的調節體型的基因,而人類有幾百種。“我真的很想了解整個過程——從吉娃娃到大丹犬。”Ostrander說。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x.doi.org/10.1016/j.cub.2021.12.036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