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觀察)代表委員聚焦就業公平:拆除“35歲門檻” 破除學歷障礙

中新社杭州3月2日電 (童笑雨)“年齡爲三十五歲以下”“本科及以上”……這幾個字成爲不少人在求職中的關卡。2022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不少代表委員關注就業公平問題,提出拆除“35歲門檻”,破除學歷障礙。

就業公平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年齡、學歷、性別……在新聞報道中可以發現,一些用人單位甚至明確在招聘公告中限制特定人羣報考。

在反就業歧視呼聲不斷高漲的情況下,如何實現就業公平?

日前,“建議公務員考試取消35歲限制”話題登上熱搜。全國人大代表、溫州大學研究員蔣勝男建議,逐步放開公務員錄用的“35歲門檻”,倡導全社會招工消除職場年齡歧視,幫助再就業人羣打破35歲年齡限制。

記者注意到,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蔣勝男就提出了相關議案,不過主體是公務員。

“公務員招考年齡是第一個需要打通的關卡。解決了第一關,才能輻射到全社會的用工單位。”談及今年爲何仍關注該話題時,蔣勝男直言,拆除“35歲門檻”是“迫在眉睫的事”。

她說,“35歲門檻”這一年齡限制給全社會傳遞出一種消極的信號:35歲以上的人喪失了與全社會勞動力人口公平競爭的可能。

“這種人爲的年齡劃分,首先體現的就是用工市場的不平等觀念。”蔣勝男擔心,長此以外,就業市場環境將陷入惡性循環。

基於此,她建議,政府應對35歲年齡限制情況的改變作出表率,逐步開放公務員錄用的“35歲門檻”,可以先從北上廣等經濟較爲發達的大城市開始。

她說,目前公務員招錄體系十分嚴格完備,放寬年齡限制並不會讓能力不足者進入,恰恰相反,可能部分崗位招錄有豐富社會經驗的人,更能揚長避短。

除了就業市場的年齡限制,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韓平認爲,還應破除學歷障礙。“學歷問題若還是‘攔路虎’,那‘雙減’就很難真正落實到位。”

他提到,雖然當前“雙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家長的升學焦慮仍未消解。“學業成績不好就上不了普高。對很多家長而言,讀了職業學校,就失去了一些好單位的‘敲門磚’。”

據悉,2021年人社部曾發文,部署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

但在韓平看來,雖然一些地區和用人單位在招聘時未明確限制職業院校畢業生,但在錄用時卻不能一視同仁,導致大量職業院校學生很難獲得好的崗位,無法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權益,公平性大爲缺失。

“能力有個體差異,但是機會公平不應該被忽視。”他說,“雙一流”“名校”畢業生成才的概率客觀上要高一些,但是學歷並不能決定一個年輕人的一生,其在能力素質上的潛力應該被挖掘,用人單位不能忽視在這方面下功夫。

他建議,要解決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歧視問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對就業工作進行公正、公平的制度安排。(完)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