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獨家】罕見病不好做,東沛製藥停止推廣在華唯一產品

近幾年來,罕見病在國內熱度越來越高,剛過去的世界罕見病日也再次掀起許多藥企的宣傳熱情,儘管如此,罕見病藥依然是一個不好做的領域。

界面新聞近日從多方獲悉,意大利藥企東沛製藥(Dompé)已停止在中國推廣旗下塞奈吉明滴眼液(歐適維),公司已基本解散銷售團隊。據悉,目前東沛製藥僅在國內保留少量醫學部人員,如醫院需要使用歐適維,將由東沛製藥提供一次性配送。

上述消息也獲得了數位東沛製藥合作方的確認,而據悉,東沛製藥與鎂信健康此前聯手推出的“維你點亮”患者福利項目也將於3月底正式結束。

由於東沛製藥在中國僅有歐適維一款獲批產品,在暫停推廣後,全面撤出大概率將是東沛製藥的下一步選擇。界面新聞記者日前多次撥打東沛製藥公開電話,但其電話始終無法接通。

東沛製藥是一家意大利生物製藥公司,成立於1940年。公司公衆號信息顯示,除了意大利本土外,美國、中國是其主要戰略市場;主要關注的領域爲眼科、移植、腫瘤和代謝領域。

2020年8月國家藥監局批准該公司塞奈吉明滴眼液(商品名:歐適維)在中國上市,用於治療中度或重度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東沛製藥正式進入中國商業化市場。

早在2018年11月時,塞奈吉明滴眼液就被列入國家藥監局發佈的《首批境外已上市且國內臨牀急需的新藥名單》當中,根據規定,名單內品種可按照《臨牀急需境外新藥審評審批工作程序》提交相關資料,直接提出上市申請,藥審中心建立專門通道加快審評。

一般情況下,即爲免去在中國開展臨牀試驗,使用境外臨牀數據進行申報上市,這也可爲藥企減輕大量的臨牀試驗費用與時間成本。

塞奈吉明滴眼液所批准的爲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適應症,這是一類因三叉神經損傷引起的角膜退行性病變疾病,會導致角膜知覺減退或缺失,角膜細胞營養供應減少,影響淚膜的產生、瞬目次數及角膜癒合過程;並且,該疾病相對罕見。

東沛製藥2021年公衆號文章信息顯示,歐洲藥品管理局保守估計,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所有分期的患病率低於4.2/10000例,中重度NK約佔所有病例三分之一 ,基於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於2014年認定塞奈吉明滴眼液爲孤兒藥,美國國家罕見病組織(NORD)將NK認定爲罕見病;2015年,歐洲藥監局 (EMA) 認定塞奈吉明滴眼液爲孤兒藥。

浙二眼科主任醫師邱培瑾向界面新聞介紹,相對於病毒性角膜炎、細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神經營養性角膜炎(NK)相對小衆一些。此外,由於神經營養性角膜炎病因複雜,易漏診誤診。據中國罕見病聯盟聯合艾昆緯發佈的首部《中國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患者疾病負擔調研報告》顯示,約5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是中重度;其中,90%的患者的病情在6個月內便從1期進展爲3期,出現角膜上皮缺損或角膜潰瘍,嚴重者甚至角膜穿孔、失明。

而與許多罕見病藥物類似的是,歐適維在國內也定出高價,公開渠道顯示,其參考價格約在3.6萬元一盒(10支),一次療程爲8周時間,總療法費用在14萬左右。

對於高價罕見病藥物來說,最理想的情況是有醫保作爲支付方,但是2020、2021年連續兩年的醫保目錄調整中,歐適維都未能成功入圍國家醫保目錄,雖然東沛製藥在2021年初與鎂信健康啓動“維你點亮”患者福利項目,分擔支付壓力,但即使是項目內價格,整個療程花費也要到6、7萬元左右。

歐適維當前的處境也再次證明,國內罕見病藥物市場並不好做,尤其是由於在2018年《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神經營養性角膜炎未被納入其中,這也意味着歐適維恐難以參與到地方上罕見病藥品多方共同支付相關的一些項目中,極大影響可及性。

在東沛製藥的公衆號可見的歷史推送中可發現,該公司在20204月和中國罕見病聯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彼時,雙方將以神經營養性角膜炎單病種爲切入點,合作探索中國眼科罕見病臨牀診療、疾病管理、用藥保障等多方面業務。

而該公衆號的最後一條更新,停留在了2021819日,那一天,是醫師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