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錢春海

  將2022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爲5.5%,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政府積極主動作爲的精神。

GDP增長目標是每年政府工作報告設定的關鍵指標之一。過去20年,只有在發生疫情的2020年沒有設定。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設定爲5.5%左右。

釋放穩增長的積極信號

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爲5.5%,是一種較爲積極的姿態,釋放出對穩增長的更爲積極的信號。2021年下半年以來,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穩增長壓力上升。因此,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增長”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表達了政策層對於短期穩增長的重視。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已成爲2022年社會各方面的共識。

將2022年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爲5.5%,這是高基數上的中高速增長,體現了政府積極主動作爲的精神。依據中國人民銀行的研究,“十四五”期間,中國潛在增長率大概在5%~5.7%之間,其中2022、2023年的潛在產出增速均爲5.5%左右。2022年引導實際增長速度向潛在產出增速的迴歸,既是穩增長信心的體現,也是中國經濟具有強大韌性的表現。因此,以GDP增速目標聚合各方政策合力,是2022年化解三重壓力和穩定增長的重要關鍵抓手。

年度GDP增速目標構成了當前宏觀政策協同發力最重要的“錨”,有助於統一各個部門、各個地區的共識,有助於推動各方面政策的制定實施,也是扭轉市場預期的重要抓手。設定GDP增速目標能夠明確宏觀政策調控的力度。從財政政策來看,財政赤字率是財政赤字規模與GDP的比率,不確定GDP增速目標,年度赤字規模和財政政策力度就難以確定。從貨幣政策來看,貨幣政策的力度很大程度上是根據M2增速與GDP增速、通脹水平來綜合判斷,不確定GDP增速目標,貨幣政策的調控力度難以把握。從金融穩定政策看來看,GDP作爲槓桿率的分母,不確定GDP增速目標,宏觀槓桿率的調控目標也無法確定。爲此,2022年各方政策要“錨定”GDP增速,協同發力,確保2022年經濟平穩運行。

目前來看,2022年我國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

一是疫情防控在2022年對經濟復甦仍構成掣肘,服務業消費難以迴歸正常狀態。

二是房地產行業面臨長期趨勢調整和短期流動性困境的雙重挑戰,房地產銷售和投資大幅放緩在所難免。不僅是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受到影響,全社會信用擴張也會受到顯著影響。

三是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下降。隨着全球經濟反彈高峯期的過去,加上高基期的影響,出口增速顯著下行難以避免。

因此,圍繞20222年年度GDP增速目標,我們要吸取過去總需求管理政策的經驗和教訓,優化總需求管理政策組合,通過財政和貨幣聯動,兼顧各項改革,穩定宏觀經濟走勢,確保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

各方政策“錨定”GDP增速

具體來說,爲完成5.5%的經濟增長目標,2022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保證財政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提升財政效能。經濟學理論表明,在經濟下行、需求全面收縮的時候,財政政策往往比貨幣政策更能有效帶動經濟增長,此時運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可以使社會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差額迅速縮小,經濟增長動力得以迅速恢復。因此,2022年財政政策在宏觀調控中將發揮更爲重要的作用。2022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註重精準、可持續。實施新的減稅降費政策,強化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製造業、風險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黨政機關要堅持過緊日子。嚴肅財經紀律,堅決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同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推進社會民生事業加快發展.

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也應適度加大結構性調整力度,確保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2022年要發揮好貨幣政策總量與結構的雙重功能,精準發力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信貸增長緩慢地區的信貸投放,增強欠發達區域的發展能力。有效推動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增強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能力。2022年要用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引導金融機構準確把握信貸政策,發揮好政策性、開發性金融作用,進一步推動解決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2022年要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做好經濟金融領域風險處置工作。壓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風險隱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防範化解重大風險。

由於2022年國內外形勢複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較大,5.5%的經濟增長目標,顯著超出市場預期,因此,對於各地區各部門而言,2022年還要切實擔負起穩定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2022年工作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面對新的下行壓力,要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擔負起穩定經濟的責任,積極推出有利於經濟穩定的政策。要統籌穩增長、調結構、推改革,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不搞粗放型發展。堅持實事求是,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着力辦好自己的事,尊重發展規律、客觀實際和羣衆需求,因地制宜創造性開展工作,把各方面幹事創業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爲政府更好結合,善於運用改革創新辦法,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依靠共同奮鬥,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爲完成5.5%的經濟增長目標,2022年還必須兼顧各類增長與改革,在多重約束下取得最大公約數,確保經濟平穩運行。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結構政策要着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各方面要圍繞貫徹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細化實化具體舉措,形成推動發展的合力。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着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設定的5.5%的經濟增長目標,也是2022年短期穩就業的需要。就業問題直接影響社會穩定大局。儘管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一直穩定在5%左右,但是結構性就業壓力問題始終存在。2022年穩就業任務更加艱鉅,全國高校大學生畢業生超過1000萬人,疊加往年未充分就業畢業生和摩擦性失業人數,20~24歲年齡段人羣就業問題突出、難度加大。在去年下半年部分收縮性政策影響下,不少行業出現了失業,這一部分人的轉崗再就業也會爲今年的就業工作帶來壓力。尤其是今年穩出口難度增大,出口企業用工需求可能大幅度下滑。經濟增長的出發點和根本點是居民充分就業。因此,2022年要統籌各類政策,大力拓寬就業渠道,強化就業優先導向,通過穩市場主體來穩就業,確保社會平穩健康發展。

展望2022年,中國長期向好的因素仍然存在。只要政策保持定力,嚴格按照科學有效的方法控制疫情,疫情對中國帶來的短期影響一定會被未來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所彌補,中國穩中向好的趨勢不會發生改變。我們認爲,2022年中國宏觀經濟將會逆轉2021年經濟復甦乏力、增速回落的勢頭,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將得到一定的緩解。

(作者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教學研究部經濟學教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