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國家統計局正式發佈《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經初步覈算,2021年我國生產總值首次超過110萬億元,達到114.37萬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全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0976元,再次超過1萬美元,同比增長8.0%。

與此同時,全國各地級及以上城市經濟數據也相繼出爐。據時代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3月10日,已有319個城市(自治州、地區、盟)披露了2021年度經濟數據,各城市經濟較2020年增長明顯,經濟增速也大幅攀升。

其中,2021年經濟增速達到10%的城市就有37座,除湖北外,廣西、廣東、福建、海南、雲南、安徽、山西、貴州、江蘇、新疆等省份的多個城市經濟呈現高速增長。於是,我國城市發展格局也迎來新的變化。

24座GDP萬億城市,福州首超泉州進入20強

2021年GDP萬億城市繼續擴容,廣東東莞以10855.35億元的經濟成績順利進入GDP萬億城市行列。如今GDP萬億城市已增至24座。據時代數據統計,這24座萬億GDP城市2021年經濟總量達到43.97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38.45%,接近四成。

從各省份來看,廣東和江蘇擁有的GDP萬億城市最多,均達到4座,分別爲深圳、廣州、佛山、東莞,以及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其後,山東、浙江、福建各有兩座GDP萬億城市。

從省會方面來看,在2020年新增濟南、合肥、福州、西安4座省會城市後,GDP萬億城市中省會城市數量已增至11城,“強省會”區域發展格局已越趨明顯。其中,福州首次超過了常年省內經濟總量居首的泉州,成爲省內第一,也順勢進入全國GDP城市20強。

從單個城市經濟數據來看,北上廣深GDP依然位居全國前四;濟南、合肥GDP排名再進一位,分別位居全國第18位、第19位;泉州GDP增速不及福州,掉出20強。

此外,北京、上海2021年GDP首次突破4萬億元,深圳GDP首次突破3萬億元;成都GDP距離2萬億元僅一步之遙。

26城人均GDP超2萬美元,鄂爾多斯人均GDP全國第一

從城市人均GDP方面來看,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計算,煤城鄂爾多斯人均GDP快速增長,由2020年的16.41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21.9萬元,首次超越石油之城克拉瑪依成爲全國第一。而克拉瑪依人均GDP依然高居全國第二,由2020年的18.09萬元增長至2021年的21.42萬元。其後,無錫、北京、蘇州、南京、深圳、上海、常州、珠海分列三至十位。

同時,寧波、海西州、榆林的人均GDP也增長迅猛。其中,寧波2021年人均GDP增長至15.52萬元,排名增長5位,升至全國第12位;海西州2021年人均GDP增長至15.25萬元,排名增長3位,升至全國第13位;榆林2021年人均GDP增長至14.99萬元,排名增長13位,升至全國第16位,首次進入全國人均GDP20強。

此外,按照國家外匯交易中心披露的2021年我國人民幣與美元平均匯率6.4515的利率計算,在已披露2021年度經濟數據的319個城市(自治州、地區、盟)中,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的城市有139座;其中,有26座城市的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

宜昌GDP增速全國第一,賀州GDP兩年平均增速最高

從城市經濟增速方面來看,宜昌GDP增速領跑全國,達到16.8%。宜昌地處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處,是中部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長江中游城市羣主要城市之一,同時也是長江三峽起始地、三峽大壩和葛洲壩所在地,被譽爲“世界水電之都、中國動力心臟”。2021年宜昌工業增長實現V型反轉,1320家規上工業企業產值同比增長36.8%;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23.5%,高居全省第一。

其後,湖北襄陽、黃岡、孝感、黃石、鄂州、荊門、咸寧、武漢、隨州、荊州、恩施州、十堰12市也悉數上榜,位列2021年GDP增速20強。這也預示着,湖北省13座地級市經濟已完全復甦,2021年平均增速達到13%。

此外,廣西賀州和福建寧德是除湖北外爲數不多全年增速達到13%的兩座城市,2021年GDP增速分別高達13.9%和13.3%。賀州地處廣西東北部,位於桂粵湘三省(區)交匯處,毗鄰粵港澳大灣區,是廣西實施“東融”戰略的重點前沿地區,通過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高水平建設廣西東融先行示範區,帶動經濟增長提速、經濟總量躍升的良好態勢。

寧德位於福建省東北沿海地區,東臨東海,擁有世界級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地理位置優越。早在唐朝以前,三都澳就已是我國繁華的對外貿易港口之一。2021年初,寧德發佈《環三都澳灣區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圍繞“開發三都澳、建設新寧德”的中心任務,高水平建設三都澳集聚發展核心,構築全球鋰電新能源科技走廊,促進山海聯動、融合發展。

此外,安徽蕪湖、六安、池州、宣城,廣東汕尾、肇慶、惠州,廣西來賓、欽州、梧州,雲南曲靖、楚雄州、昭通,山西晉城、長治、忻州,海南海口、三亞,江蘇泰州、淮安,以及貴州遵義、新疆哈密等城市的經濟增速也尤爲亮眼,2021年GDP增速均達到10%。

從GDP兩年平均增速方面來看,賀州穩居第一,GDP兩年平均增速達到10.3%;舟山緊隨其後,GDP兩年平均增速達到10.2%;寧德位居第三,GDP兩年平均增速達到9.6%。

值得注意的是,曲靖、長治尚未披露兩年平均增速。但是,曲靖2020年GDP增速爲6.6%,2021年GDP增速達到12%,經綜合考慮,GDP兩年平均增速應在9.2%左右;長治2020年GDP增速爲5.1%,2021年GDP增速達到11%,經綜合考慮,兩年平均增速應在8.0%左右。

2021年GDP百強城市地域分佈

與此同時,隨着城市經濟增長多點開花,區域經濟發展格局也發生着微妙變化。儘管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速明顯加快,但東部地區城市經濟實力依舊強勁,在2021年GDP百強城市中佔據較大比例。其中,江蘇下轄13座城市悉數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山東緊隨其後,下轄16市中有11座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廣東排名第三,下轄21市中有10座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

其後,浙江有8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河南有7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河北有6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福建和湖南均有5座城市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此外,北京、上海、重慶、天津四個直轄市均入圍百強;青海、寧夏、西藏、海南暫未有城市入圍。

2021年GDP百強城市總榜

據時代數據統計,2021年GDP百強城市的經濟總量達到80.72萬億元,佔中國GDP總量的70.58%。同時,2021年GDP百強城市的入圍門檻也有所提高,從2020年的2802.12億元提升至2021年的3083.3億元。

在2021年GDP百強城市中,排名上升最快的是寧德,2021年GDP爲3151.08億元,增速達到13.3%,排名從2020年的109位上升至第97位,上升了12位,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

其後,榆林和鄂爾多斯排名均上升11位。榆林GDP由2020年的4089.66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5435.18億元,排名從2020年的57位上升至第46位;鄂爾多斯GDP由2020年的3533.66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715.7億元,排名從2020年的68位上升至第57位。

同時,包頭經濟排名表現也不俗,2021年GDP達到3293億元,排名從2020年的103位上升至第93位,上升了10位,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此外,宜春和呼和浩特分別上升6位和2位,進入GDP百強城市行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