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峯    

近日,中郵旗下基金率先披露了2021年基金年報,與此同時,中郵基金自己也披露2021年財報,數據顯示,中郵基金2021年營收約5.24億元,同比增長1.25%,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9834萬元,同比下降了23.04%。

此外,中郵基金旗下多位基金經理在年報中回顧了2021年的投資和展望了2022年的機會,其中國曉雯在年報中還反思了自己2021年操作,她表示,做得最差的地方是沒有及時兌現順週期標的,爲組合貢獻了負收益。

2021年營收5.24億元

近日,中郵旗下的多隻基金披露了2021年報,隨之出爐的便是這些基金的所有持倉。那麼,哪些個股是中郵旗下基金最重倉的個股呢?

記者注意到,截至2021年年報,有20只個股的持倉市值超過2.44億元,這些個股可以看作是中郵旗下基金最爲看好的一批股票,具體個股名單如下:

此外,中郵基金近日還披露了2021年的財報,數據顯示,中郵基金2021年營收約5.24億元,相比於2020年的5.18億元,增長了1.25%,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9834萬元,相比於2020年的1.28億元,下降了23.04%,不過在扣非後,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9200萬元,相比於2020年的8684萬元,增長了5.94%。

此外,中郵基金年報顯示,中郵基金控制的結構化主體共四個,分別爲中郵睿利增強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中郵消費升級靈活 配置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中郵價值優選一年定期開放混合型發起式證券投資基金、中郵創業新三板1號資產管理計劃。

中郵基金表示,公司以固有資金認購以上結構化主體的份額,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份額比例較高,並且通過參與被投資方的相關活動而享有可變回報的比例均超過30%。

順週期沒有及時兌現,貢獻了負收益

而在年報中,記者注意到,中郵基金的多位基金經理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其中國曉雯在中郵新思路的年報中表示:“反思對於2021年的操作,我們做對的地方是在年初就降低了核心資產的倉位,全年我們重倉的板塊是基本符合市場主線的;我們在9月開始在組合增配部分中小市值品種;我們在12月增配了‘穩增長’相關的標的,並將組合適度均衡化。”

“我們做的很差的地方是年初參與的順週期標的沒有及時兌現,爲組合貢獻了3分左右的虧損。我們做的不夠好的地方是在能耗雙控下漲價標的行情把握不理想;對於風電板塊,我們儲備了很長時間,但是當整個板塊開始估值修復行情的時候我們的倉位又遠遠不夠;對於新能源、科技、軍工板塊這類高波動的板塊節奏沒有把握好,在這三個板塊內個股的輪動也把握的不夠好;另外更爲重要的是當這些板塊在5月走出底部後,由於對波動率的容忍度大幅下降,在組合中增配了很多防禦標的,使得組合在反彈時進攻性不夠理想。”國曉雯繼續說道。

展望2022年,國曉雯認爲,“景氣向上的行業包括新能源車,光伏,風電,軍工,科技半導體,5G新基建,元宇宙,電力,電網,部分消費細分行業等。新能源我們依然看好,但是分化會非常明顯。”

國曉雯還指出:“在疫情中受損的板塊也是我們關注的重點,如餐飲、旅遊、演藝、酒店、民航、超市百貨等。對於地產壓制的板塊,如傢俱、家電、建材,需要關注保增長政策後續的力度和落地的具體方向。”

具體到選股策略上,“2022年主要關注增長確定,行業格局相對穩定的行業,對於個股來講,選擇在業績增長的前提下,估值能穩定或者提升的個股。”國曉雯進一步說道。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21911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