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和泰人壽保險業務收入出現成立以來首次下滑,縮水逾37%;淨虧損1.24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近一倍

《投資時報》研究員  鄧秀枝

在保險業競爭愈發激烈以及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中小險企盈利難度進一步加大。擁有騰訊中信國安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國安)兩大靠山的和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泰人壽),2021年交出的成績單並不理想。

和泰人壽成立於2017年,初期不斷擴張,在2019年時營業收入和保險業務收入便雙雙突破十億元。然而,2020年和泰人壽上升的態勢出現了變化,保險業務收入尚處於增長狀態,營業收入卻掉頭而下,直接爲負數。到了2021年,保險業務收入情況也開始惡化,下滑37.56%。

從2021年的情況來看,和泰人壽尚未度過虧損期。根據償付能力報告計算,和泰人壽去年合計虧損1.24億元,虧損額進一步擴大。過去五年已累計虧掉近5億元。

另一方面,和泰人壽償付能力消耗較快,償付能力充足率持續走低。2021年四季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同比下滑74.42個百分點。

此外,2019年開始,和泰人壽部分股權陸續遭股東質押、凍結。截止2021年末,和泰人壽共計有6億股股權被質押,佔總股本的40%。值得注意的是,持股20%、並列爲和泰人壽第一大股東的中信國安所持有的股份全部被質押、凍結。根據去年10月出臺的《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爲監管辦法(試行)》,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的大股東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表決權。

保險業務收入縮水超37%

依託騰訊、中信國安等股東,和泰人壽致力於打造“互聯網優勢明顯,價值創造能力突出的創新型壽險公司”,互聯網渠道和傳統渠道雙輪驅動爲外界提供了想象空間。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經營業務包括人壽保險和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分紅型保險、萬能型保險以及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等。

和泰人壽成立之初擴張增長較快,2017年至2019年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爲1.53億元、6.6億元、10.61億元,營業收入分別爲2.14億元、7.67億元、12.34億元,三年時間營業收入和保險業務收入便雙雙突破十億。

而到了2020年,該公司保險業務收入爲17.97億元,尚處於增長狀態;營業收入卻掉頭而下,爲-3423.2萬元。

從保險業務收入結構來看,分紅險爲和泰人壽開疆擴土的“功臣”,在業務中佔據的比重不斷加大。據年報顯示,2018年和泰人壽分紅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爲0.13億元,佔比爲1.93%;2019年分紅險的保險業務收入增至9.37億元,佔比上升至88.34%;到了2020年,分紅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爲16.45億元,同比增長75.56%,佔比進一步上升至91.52%。

2020年2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強化人身保險精算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對分紅險的紅利分配進行了嚴格的調整,明確了演示利率上限,並將紅利分配比例統一爲70%。該規定自2020年7月執行。

在此背景下,2021年泰和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出現成立以來首次下滑,同比下降37.56%至11.22億元。

對於保險業務收入的下滑,和泰人壽對《投資時報》表示,原因是2021年公司積極推進渠道和業務結構轉型,主動控制規模型產品銷售,更加註重價值型、期交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期交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6.7倍;新單期交保費佔新單規模保費比例提升至43.5%,業務結構大幅改善,業務轉型取得積極成效。” 和泰人壽補充道。

虧損額擴大近一倍

成立至今,和泰人壽仍未走上盈利道路,2017年—2021年分別淨虧損1.34億元、7762.57萬元、9354.62萬元、6236.41萬元和1.24億元。2021年,該公司淨虧損額同比擴大98.18%。

對於虧損問題,和泰人壽稱,公司仍然處在發展初期,仍在加大投入促進業務發展,尚未進入盈利階段,財務虧損是業務發展投入、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疊加的結果。

談及下一步舉措,該公司表示,2022年將繼續探索差異化、特色化高質量發展模式。具體來看,將堅持投資、負債、內部管理三輪驅動,齊心協力降本增效,儘快扭虧爲盈,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行業同質化競爭格局中走出一條差異化的新路;將堅持數字化轉型,發揮公司互聯網、數字化起步早的優勢,提高產品定價的精準度,逐步建立自主可控的銷售渠道,爲社會提供高性價比的好產品;將堅持技術驅動創新,真正做到以客戶爲中心,在“保險+服務”方面做出特色,提高全線上的服務能力和效率,爲客戶提供優質的保險服務體驗。

另一方面,《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該公司退保金增加較爲顯著。2017年,和泰人壽的退保金爲59.48萬元;2018年—2019年分別爲719.8萬元和1534.55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110.23%和113.19%;2020年,和泰人壽的退保金達到2645.5萬元,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43.48倍。

此外,伴隨着保費規模增長,業務帶來的保險風險與相應資金用於投資帶來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不斷累積增加,從而造成最低資本總量逐步上升,和泰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相應下行。

據該公司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和泰人壽2017年成立的第一季度末,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高達8544.50%,到2017年末,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下降至739.43%。此後三年,兩項指標進一步下滑,2018年末—2020年末分別爲525.85%、283.08%和233.00%。到2021年四季度末兩項指標僅爲155.58%。

中國銀保監會披露,2021年第四季度末179家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32.1%,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爲219.7%。可見,和泰人壽這兩項指標雖然滿足監管要求,卻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和泰人壽持有的信託產品也出現問題。根據和泰人壽公告,2021年9月對中國民生信託-至信763號寶能汽車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計提減值準備5400萬元,於2021年12月對中國民生信託-至信763號寶能汽車項目集合資金信託計劃計提減值準備7200萬元(審計前)。

據年報顯示,2020年和泰人壽持有的信託計劃爲6.91億元。上述兩次計提減值準備合計1.26億元,佔比爲18.23%。

中信國安質押全部持股

據公開資料,和泰人壽由8家企業發起設立,包括中信國安、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金世紀工程實業有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英克必成)、欒川縣金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金興礦業)、秦皇島煜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煜明房地產)、深圳市合豐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合豐泰科技)、深圳明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其中英克必成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100%持股,2021年末持有和泰人壽15%股份。

擁有多家知名股東,和泰人壽似乎可以“背靠大樹好乘涼”。不過,從2019年一季度開始,和泰人壽部分股權陸續遭股東質押、凍結。

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共有4家股東共6億股持股被質押或凍結,佔和泰人壽總股本的40%。具體來看,並列和泰人壽第一大股東的中信國安所持的3億股全部被質押、凍結;金興礦業所持的2.1億股全部被質押;煜明房地產、合豐泰科技分別有0.45億股持股被質押。

2021年10月,銀保監會發布《銀行保險機構大股東行爲監管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從持股比例、對金融機構的影響等角度對大股東進行認定。其中,持股比例標準根據各類銀行保險機構的股權結構集中度分爲15%、10%兩檔,同時,實際持股最多的股東也認定爲大股東。《辦法》同時明確,股權質押比例超過50%的大股東不得行使表決權。

在此背景下,多家股東股權質押會對公司經營帶來什麼風險?對此問題,和泰人壽未予回應。

和泰人壽2021年四季度末股東持股情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