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5分鐘,通話兩小時”是OPPO的經典廣告語;

而在前不久的MWC2022大會期間,OPPO宣佈了150W超級閃充技術,號稱15分鐘充滿4500毫安時電池,成爲當前手機充電功率數字上的“天花板”。雖然還沒有搭載這一技術的OPPO手機面世,但是realme的150W光速秒充已經打了個樣,告訴我們,現在的手機真的可以15分鐘左右充滿。

但問題是,你真的需要這樣的超級快充嗎?廠商們宣傳的超級快充真的有那麼快嗎?

1、現在的智能手機充電能有多快

對於這個問題,也許你心裏已經有了答案,但我還是想,在聽到你脫口而出的結論前,先看看如今智能手機最快的充電體驗究竟是怎樣的。

我們選取了不同品牌,近期發佈的,且充電參數名列前茅的智能手機,有realme真我GT Noe3,它基本代表了歐加當前最高的快充水準;iQOO9,和Pro同款的120W快充;Redmi K50 Pro,由自研澎湃P1芯片驅動的120W快充;紅魔7 Pro,不多見的135W快充;以及榮耀Magic4的100W快充。

充電測試在室溫環境下進行,使用手機自帶的充電器和數據線,手機電量從1%息屏充至100%(手機右上角顯示100%,而不是完全充滿,這個後面再說),我們獲得了一組數據,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這幾款100W以上的快充手機,都能在30分鐘以內將電量充滿,最快的只需要15分鐘。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測試時儘可能不使用手機,就讓它在那裏靜靜的充。這跟我們日常充電時的情況多少會有些出入,畢竟男/女票來了微信,你總不會因爲手機在充電就不回覆吧。

另外一個細節是,我們看到的100%也許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充滿電。電池往往還需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涓流充電,才能真正將電池充滿。所謂的涓流充電,指的是用微小的脈衝電流充電,以確保電池真正飽和,延長電池使用時間。

而這段涓流充電的時間,各家都不太一樣,於是我在表格上又增加了一列作爲對比:

算上實際充電的情景和涓流充電的這段時間,如今的百瓦快充,都要比你預期的時間再長一些。尤其是榮耀Magic4 Pro,它的涓流充電時間甚至達到了15分鐘。

而且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所謂的150W、120W並不是說在充電的時候一直保持這麼高的功率運作,經常是在充電初始階段,也就是電量比較低的時候,充電功率很高,速度也很快,但同樣達不到最高功率。再往後的大部分時間會穩定在一個適當的值進行充電,不然手機散發的熱量就有可能引發安全問題。

換句話說,150W、120W只是一個理論上限,並不是真的可以那麼快。

2、電池容量和快充你怎麼選?

由於上述這些手機的電池容量不一樣,充電功率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很難橫向比較究竟誰的技術更厲害。就拿真我GT Neo3來說,它是這幾款手機裏充電速度最快的,但是它的電池容量最小,充電功率最大,那在這堆手機裏,它的充電速度最快,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而事實卻是,人們在討論充電快不快的時候,很容易忽略“充電功率”和“電池容量”這兩個因素,尤其是“電池容量”。人們在做比較的時候通常會說,你看我這個手機有150W快充,15分鐘就能充滿,是不是很快?但其實它的電池容量比別人要小一些。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件事,快充和電池容量是衝突的。上了大功率快充的手機,往往會對電池容量有限制。還拿真我GT Neo3來舉例,官方發佈這款手機的時候有兩個版本,一個是150W+4500毫安時容量電池,售價2799元(12GB+256GB) ,另一個是80W+5000毫安時容量電池,售價2599元(12GB+256GB),給有不同需求的用戶。

這就意味着,在其他規格都一致的情況下,150W快充要多花200元錢。而如果你不要這150W快充,不僅能省去200元,還能多獲得500毫安時的電池容量,代價僅僅是比平常多充一會。

當然凡事都有例外,也有一些手機同時擁有大電池和頂級快充技術,比如Redmi K50 Pro。它配備了5000毫安時容量電池和120W快充。這是因爲小米自研了一顆澎湃P1芯片,支持單電芯電池的快充。而同樣空間,一顆單電芯電池要比雙電芯容量更大。

但在實際的測試中,Redmi K50 Pro想達到官方所說的那個速度,需要更嚴苛的測試條件,比如你需要完全息屏充電,才能獲得最大速度。充電過程中,“點亮屏幕”的操作就會嚴重影響充電功率。也就是說,想要快速回血,你得讓K50 Pro“靜靜的充”,可不敢碰它。

至於紅魔7 Pro,你要知道,遊戲手機會爲遊戲體驗犧牲一些東西,比如手機的厚度和重量。紅魔選擇了雙電芯120W+大容量電池的方案,而它的厚度卻達到了9.98毫米,這是非遊戲手機所不能允許的。

所以面對快充,我們不得不做一個選擇——到底是要一塊大容量電池,以獲得更持久的續航;還是要一個能夠快速回血,讓電量從頭再來的機會。

3、你真的需要這樣的超級快充嗎?

現在再回到我們開頭的問題——你真的需要120W,甚至150W的超級快充嗎?即便它的代價是價格貴一點點、電池小一點點?

另外,我們需要再考慮的是,30分鐘內充滿和1小時內充滿、2小時內充滿的差距真的那麼大嗎?我覺得這得看人們的使用習慣。

如果我的習慣是,手機使用一天之後,每晚給它充電。如果中途電量不足,我用無線充電或者充電寶補血。那麼相比頂級快充,我可能更需要手機有一塊大容量電池。而且多久充滿對我來說並不重要,因爲我總是整晚整晚的給手機充電。

但如果我沒有按時給手機充電的習慣,而是什麼時候想起來,或是看到手機沒電了才充,那這個時候超級快充就派上用場了。但前提是,我有隨身攜帶原裝充電器的習慣,還總能找到可以充電的地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