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重汽2021年喜憂參半:重卡市佔率提升,營收淨利雙降

每經記者 彭斐    

在市場需求提前釋放、雙限雙控等多重影響下,重卡市場在2021年走勢有些低迷。

4月1日,中國重汽(000951,SZ)發佈2021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560.99億元,同比下降6.4%;實現歸母淨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降44.79%。

在對相關原因做出解釋時,中國重汽提到了“行業週期性波動、全球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重卡市場需求收縮、供給衝擊等巨大壓力”。

在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一位重卡企業人士表示,在經過連續五年高增長後,對於重卡行業的走勢,業內較爲一致認爲行業已經走過了景氣週期的拐點,但對未來並不悲觀。

券商研報則認爲,過去幾年市場持續低估了重卡板塊的景氣穩定性和成長邏輯,短期來看,重卡行業銷量2021年下半年階段性的同比下滑並不能理解爲趨勢性的惡化,重卡單價、淨利潤率、銷量的長期預期比較樂觀。

高增長後迎來拐點

在連續多年高增長後,在業內預判拐點之時,相關企業的業績走勢,直接反映出拐點已至。

相比於中國重汽在營收方面6個百分點的下滑,身爲行業老大的一汽解放(000800,SZ)下滑則更爲明顯。3月31日,一汽解放發佈的2021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87.51億元,比2020年同比下滑13.13%。

對所處行業情況進行說明時,一汽解放直接提到:車多貨少,運價低迷。多地密集的房地產調控,與房地產相關的消費需求下跌,也影響商用車需求。

與此同時,中國重汽也提到,2021年上半年,受國六排放升級、治超治限持續推動等政策法規影響,需求不斷增長,重卡行業規模達到了約104.5萬輛的歷史高峯,但也提前釋放了部分市場需求;下半年,受上半年的國五車輛提前預掛、油氣價格高漲、雙限雙控政策等因素影響,重卡市場終端需求表現低迷。

事實上,早在去年5月,重卡市場的拐點就已經悄然而至。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5月國內重卡銷售15.8萬輛,環比下降18%,同比下降12%,是從2020年4月以來經歷“13連漲”後的首次負增長,說明重卡市場拐點已至。

這種低迷在去年下半年則更爲明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全年實現重卡銷售約139.5萬輛,同比下降13.8%,呈現“前高後低”走勢,重卡市場仍保持近年來較高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行業整體低迷,但佔有率卻在向頭部企業聚集。以中國重汽爲例,該公司提到,各項主要指標明顯好於行業平均水平,重卡市場佔有率實現穩步提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重汽2021年全年累計實現重卡銷售20.2萬輛,同比下降1.91%。以此計算,中國重汽的重卡銷售數據,在2021年全國總銷量的佔比達到14.48%,較2020年的12.72%有了穩步提升。

不過,中國重汽方面稱,從重卡行業歷年的銷量表現來看,其呈現出典型的波浪式前進以及螺旋式上升,同時其保有量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從當前時期來看,經過連續五年的市場高峯之後,國內重卡市場迎來調整期。

博弈細分市場尋找增長點

短期的銷售市場不景氣,並沒有改變對中長期重卡穩定需求的判斷。

中國重汽在2021年財報中稱,重卡行業的發展與國民經濟密切相關,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爲商用車行業提供了有力的基本支撐,商用車整體外部經濟環境持續向好。

一汽解放預計,“十四五”期間預計國內經濟運行穩定,全球經濟將逐漸恢復利好產品出口,製造業投資將成爲拉動投資增長的主力。預計“十四五”期間商用車市場穩定在430萬輛左右,其中涉及中重卡市場在每年120萬輛附近波動。

重卡發動機龍頭濰柴動力(000338,SZ)在3月31日披露的2021年報中表示,對於與公司相關的行業發展態勢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濰柴動力表示,受國六切換市場需求透支、“公轉鐵”持續推進等因素影響,重卡行業整體新增需求減弱,但超前基建投資、出口向好和部分區域國四國五限行政策等因素仍帶來一定新增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場和新能源重卡則是兩個重要變量。即便國內市場因拐點到來表現低迷,但海外市場卻有着相反的走勢。中國重汽2021年財報顯示,公司全年累計實現重卡銷售20.2萬輛,出口銷量連續17年保持行業前列。

相比於海外市場,內部細分的挖掘,則成爲重卡企業下一步博弈的重點。業內各企業積極佈局產業鏈上下游、加強技術研發實力、開拓新型商業模式,使得行業市場份額集中度持續提升,呈現出強者恆強的態勢。

在“雙碳”戰略下,新能源重卡也被行業寄予厚望。受“雙碳”戰略及路權、環保、補貼等優勢政策影響,新能源重卡將迎來快速增長期。中國重汽表示,3060雙碳政策的發佈將使得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成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標誌性、引領性產品。

中國重汽表示,2022年將持續推動技術迭代更新,加快以電驅橋爲主要路線的純電動、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整車開發,加快新一代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等技術落地應用,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創造新的增長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