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德國使館4月1日發佈了德國《明鏡》週刊對駐德大使吳懇的專訪全文。針對《明鏡》週刊記者就烏克蘭危機、中國與立陶宛關係、中歐關係以及德國政府換屆等熱點提出的一系列問題,吳懇回應表示,烏克蘭危機證明軍事聯盟和陣營對抗不會帶來和平,戰爭悲劇不僅發生在烏克蘭,也發生在阿富汗、敘利亞和伊拉克。在處理對立陶宛關係的問題上,中方有權捍衛自身合法權益,“經濟脅迫”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德媒批評德國前總理默克爾“過於親華”,但“默克爾是德國的總理,而非中國的總理,她在過去16年間爲推動對華合作所作的努力是基於德國的利益。”

《明鏡》週刊記者首先引用周恩來總理在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就烏克蘭局勢向吳懇發問。吳懇表示,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是公開的、一貫的。烏克蘭問題有複雜的歷史經緯,緊張局勢如何發展成爲軍事衝突,需要反思。中國有句諺語說得好,“一個巴掌拍不響”,烏克蘭危機的一個重要啓示是,軍事聯盟和陣營對抗不會帶來和平。

《明鏡》週刊記者回應道:“大使先生,北約沒有挑釁任何人。2008年以來北約沒有做出任何吸納烏克蘭加入的舉動。您反對陣營化,但烏克蘭並沒有加入任何陣營。”

吳懇指出,蘇聯解體後,北約先後五次東擴,當年的很多華約成員國紛紛被北約吸納。如果無視各方合理安全關切,長期和平就無從談起。一方的安全不能建立在損害他方安全的基礎上。多年來,不少德國和歐洲政治家都對北約東擴可能帶來的戰爭風險發出警告,但可惜這些提醒都沒能獲得重視。

針對《明鏡》週刊記者提到中方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時譴責蘇聯是“帝國主義”,但卻對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表示“理解”的說法,吳懇說,中方對每一個失去的生命都感到痛惜。戰爭悲劇不僅發生在烏克蘭,也發生在阿富汗、敘利亞和伊拉克,中國也是北約轟炸南聯盟的受害者。

“解決烏克蘭危機不能火上澆油,我們不能像大西洋彼岸的某大國那樣,又是挑動制裁又是輸送武器。中國願爲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吳懇說。

歐盟已將中國對立陶宛採取的有關經貿限制措施訴諸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明鏡》週刊記者表示,中方對立陶宛產品的“抵制”導致了歐盟內對“反經濟脅迫”立法的支持有所增加,法案的目標是爲了防止第三國對歐盟成員國採取強迫性措施。

對此,吳懇回應道:“布魯塞爾如何立法,是歐盟自己的事。但我希望,歐盟不要奉行雙重標準。中立之間的問題是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也不是中歐之間的問題。立允許臺灣當局設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公然對‘臺獨’支持縱容,此舉背棄了立方自己所作的有關堅持一箇中國原則的政治承諾,嚴重損害兩國外交關係的基礎。中方有權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但‘經濟脅迫’的帽子扣不到中國頭上。”

吳懇指出,立陶宛的錯誤行徑導致了相關問題的產生,中國人普遍非常愛國,出於對立方行爲的不滿,不願意購買立陶宛產品。

2021年12月8日,朔爾茨出任德國新任總理,長達16年的默克爾時代結束。德國新政府聯合執政協議指出:“出於多重原因,歐盟目前無法批准《中歐投資協定》”。

吳懇表示,《中歐投資協定》談判歷時7年之久,是一份平衡、互利共贏的協定,不是一方給予另一方的“恩賜”。儘早完成批約不僅符合中方利益,更符合歐方、德方利益。他強調,首先挑起制裁的是歐方,而非中方。歐盟實施有關制裁完全基於謊言,中方被迫作出反應,正當且必要。解鈴還須繫鈴人,歐方應邁出第一步。如果歐方能展現誠意,中方當然也會相向而行。

在回答《明鏡》週刊記者“是否對默克爾總理卸任感到遺憾”的問題時,吳懇說,默克爾任內中德關係取得顯著發展,這離不開她本人的重要貢獻,中方對此表示讚賞。“同時,我也注意到德媒對默克爾的批評之聲,認爲她‘過於親華’。但我要指出,默克爾女士是德國的總理,而非中國的總理,她在過去16年間爲推動對華合作所作的努力也是基於德國的利益。我們相信,在朔爾茨總理任內,中德雙邊關係將行穩致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