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研究分析“迴流兒童”發展困境:被迫流動的矛盾下產生無力感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他們像是城市與鄉鎮之間來回晃動的鐘擺,渴望落腳,但未能停下腳步,渴望歸屬,卻又未能被完全接納。”《少年兒童研究》2022年第3期刊發的一篇論文指出。

論文作者是來自揚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趙雅樂、趙薇、朱政肖文、閭彬,他們通過對甘肅省隴南市部分“迴流兒童”發展困境的實地調研發現,與非迴流兒童相比,迴流兒童的生活適應度較差,學業成績較好但教育滿意度較低,心理認同感較低等情況,出現該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制定者對此關注度低,缺乏相關的政策支持;教育“大班額”局面尚未完全破解,學校教育工作者有心無力;社會大衆關注度低,當地居民與迴流兒童存在“雙向排斥”等。

文章介紹,迴流兒童是一個兼具流動兒童、留守兒童雙重身份的特殊羣體,其身份隨着時空條件的轉變而相互轉化。在離開出生地、跟隨父母生活在省外城市時,他們是流動兒童;在被迫返鄉、回到闊別已久的老家生活時,那些父母未隨之一同迴流的兒童又成爲留守兒童。

課題組發現,作爲留守兒童大省的甘肅省,全省14個市(州)中,農村留守兒童人數最多的是隴南市,佔全省農村留守兒童總數的23.55%。在隴南市全市9個縣(區)中,禮縣是隴南最後3個摘帽的貧困縣之一,在人口民族、歷史文化、社會經濟等方面具有獨特性。考慮到樣本數量、樣本代表性與現實可操作性,課題組最終將調查對象定爲甘肅省隴南市禮縣的“迴流兒童”,並採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的方法,對“迴流兒童”的發展現狀與困境展開調查。

調研涉及的學校爲禮縣第一中學、禮縣第二中學、鹽官鎮九年制學校、禮縣祁山九年制學校、禮縣紅河九年制學校等中小學。收集的有效兒童樣本總計260名,其中男生佔36.2%,女生佔63.8%;迴流兒童總計有158名,佔樣本總量的60.8%,非迴流兒童102名,佔樣本容量的39.2%。

文章稱,“無法參加當地中高考”和“父母不在外工作了,一起回家”是兒童迴流的兩個主要原因,分別佔比54.43%和35.44%。對於大部分家庭而言,教育因素和家庭發展需求是影響家庭流動決策的重要因素。“外地生活壓力太大”和“家鄉辦學質量提升”也是影響迴流的重要原因,分別佔比21.52%和15.19%。除此之外,“不適應外地學校教學”和“打工子弟學校關閉”也是兩個影響因素,但是佔比較小,分別是8.86%和1.27%。

調查顯示,父母與孩子一同返鄉的比例爲31.65%,但之後父母仍會外出務工,將兒童留在家鄉生活。缺少父母的照料與陪伴勢必會對迴流兒童的成長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調查顯示,近七成的迴流兒童在回到家鄉後即成爲留守兒童。根據監護類型,母親外出單留守兒童佔比12.66%,父親外出單留守兒童佔比22.78%,雙留守兒童佔比25.32%。56.97%的孩子與父母見面的頻次低於每週一次,與父母一年見一次面的佔比達到了37.97%。

對於迴流兒童發展困境的成因,文章分析道,一是 政策制定者關注度低,缺乏相關的政策支持;二是教育“大班額”局面尚未完全破解,學校教育工作者有心無力;三是社會大衆關注度低,當地居民與迴流兒童存在“雙向排斥”現象。

文章指出,迴流兒童與本地居民的相處可能存在“雙向排斥”的局面:一方面,在繁華髮達的省外城市與相對落後的鄉鎮的強烈對比下,迴流兒童會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又在被迫流動的現實選擇的矛盾下產生強烈的被剝奪感和改變現狀的無力感。迴流兒童的心智尚未發展成熟,還不能夠理性客觀地處理自己的生活處境,因此往往表現出不滿、排斥、鄙夷、不適等負面情緒。

另一方面,本地居民在當地長年累月生活,形成穩固的羣體概念,會自然而然地將新加入的羣體成員劃爲外來者,並不自覺地產生排斥心理。同時,迴流兒童有意無意流露的優越感與因不適應而導致的封閉疏離的外在表現,也會進一步加劇本地居民的排斥心理。生活經歷的不同也使得迴流兒童難以融入同伴羣體,從而導致雙向排斥局面的形成,這無疑增加了迴流兒童社會適應的難度。

文章建議,基於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的背景,提出從政策頂層設計出發,提升迴流兒童的公共服務水平;把握好共性要求與個性發展的關係,因地制宜發展教育推動構建“家校社”三位一體兒童關愛服務體系,促進迴流兒童社會適應,以期保障迴流兒童的受教育權利,爲鄉村振興助力。

文章提及,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大批鄉鎮人口離開家鄉投身於城市建設,並作出巨大貢獻。隨着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大部分進城務工人員選擇將子女接到打工城市生活學習,以期使子女獲得更好的教育。教育有可能成爲繼城鎮化後,形塑我國人口流動格局和特徵的又一大重要因素。然而,這一願望與我國獨有的戶籍制度的衝突,也與大城市疏解的現實存在矛盾,進城務工人員的隨遷子女難以順利接受異地教育,許多兒童只得在初中或高中選擇迴流來解決升學問題。因此,各地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推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保障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共享教育資源,改革異地中高考制度,減輕隨遷子女入學壓力與難度,讓學齡兒童可以更多在父母身邊接受義務教育。同時,流入地與流出地政府應相互配合協調,提供教育銜接、義務幫扶等服務,並從政策頂層設計上爲隨遷子女創造便捷、高效、友好的制度與社會環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