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京師心理大學堂

我有一個朋友(不是我自己),常年不運動。但最近,她因爲體脂率高,被醫生建議一定要多運動:“運動不僅能減脂,還能產多巴胺,能讓你快樂爲了快樂減脂,她“自願”去跑步了,不過才跑了一圈,就氣喘吁吁齜牙咧嘴:“說好的快樂呢?我一點也不快樂!我好痛苦!

我:“啊,你要這麼說,可能是誤會多巴胺了……”

Part.1“運動產生多巴胺”不是謊言,但這個多巴胺和你想的不太一樣

對“多巴胺”這個詞大家應該很熟悉了,還拿它做了很多表情包,因爲但凡講神經遞質的文章,幾乎都會提到這個網紅,這也讓很多人“產生多巴胺=變快樂”這個誤解,深入人心。

“運動產生多巴胺,能讓人快樂”,這句話實際上包含了兩個誤解。

“多巴胺產生快樂”?誤會了

大家總說,多巴胺產生快樂,因爲多巴胺總是追隨獎勵而來:喫到合口味的火鍋,彩票中了獎,打遊戲打贏了……這時候,你會繼續想要,研究者也會說你產生了更多多巴胺。

但,多巴胺並不是爲了快樂而來的,它只是獎勵預測誤差,進而強化你做出某種行爲選擇。比如,你可能根本沒想到自己會中彩票(即預測中獲得獎金的可能性爲0),所以獎金的出現是一個意外之喜(即預測誤差)。當你知道中獎的那一刻,這種“獎勵預測誤差”就會讓多巴胺強烈釋放

多巴胺越多,發起某種行動所需的動力就越低,也就是說,中彩票時洶湧的多巴胺,降低了你再次去買彩票的“門檻”,讓你更想要去買彩票。

“運動產生的多巴胺帶來獎勵感”?還是誤會

上文,我們給常見的多巴胺“正了名”,知道了它實際上只是獎勵預測誤差而非快樂。但多巴胺和多巴胺還不一樣,有的多巴胺,連獎勵都不管。

在大腦中,多巴胺的主要產地有兩個。我們前面說的跟獎勵有關的多巴胺,產自腹側被蓋區,跑得遠,有的能去到伏隔核,這些跟感覺到的獎勵的強度最相關;還有去往前額皮層等地,跟選擇行動、強化學習有關。總之,這一夥多巴胺,合作起來就能起到我們前一部分講的作用。

而另一夥多巴胺,雖然和它們結構完全一樣,但因爲出自黑質,只能走一條胺生道路,就是去紋狀體,打的工也和腹側被蓋區出身的夥伴們不同。這夥多巴胺,主要負責調節和控制自主運動,比如讓你的手指繼續下滑屏幕來閱讀。

△多巴胺在人類大腦中的分佈圖。黑框裏的標記爲產地,箭柄爲通路方向,箭頭則爲常居地。多巴胺在大腦裏有兩個主要的產地,它們相對應的通路已用不同的綠色標識出來了。(圖片來源:趙思家)

看到這裏,熟悉的東西終於出現了——多巴胺管運動!

如果這裏的多巴胺出了問題,人就可能出現一些無法自控的運動,比如帕金森患者就是缺少了這種多巴胺,纔會身體僵硬、動作遲緩、手抖等等。

而“運動產生多巴胺”,也是指的這種多巴胺,簡單來說就是它跟獎勵感沒什麼關係

Part.2所以運動沒用嗎?不,它也可以讓你“爽”

很多健身人士對“運動產生多巴胺,能讓人快樂”這一說法表示贊同,說自己雖然累,但是很爽。這又是爲什麼呢,不是說這種多巴胺不會讓人快樂嗎?

那是因爲,大腦中還有其它神經遞質呀!

當人開始高強度運動時,肌肉可能會痠痛,大腦就會把當前場景看成是一種壓力,並開始生成內啡肽——一種可以止疼的神經遞質所以開始健身時,你可能會覺得肌肉痠痛,但再多練練後,這種痠痛感反而沒那麼明顯了。

內啡肽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和爽感、愉悅感有關。喫糖、喫辣、聽歡快的音樂等時候,我們的愉悅感都離不開內啡肽。

最後,我跟朋友總結:“運動是可以產生多巴胺,但這個多巴胺不是你以爲的‘開心’多巴胺,另外就算是你以爲的‘開心’多巴胺,它實際上也不管‘開心’。不過運動還是可能會讓人爽的……”

朋友:“好吧,對我來說,還是不動最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