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支付:已在所有試點地區全面開放對數字人民幣的支持

支付創新技術的廣泛應用和疫情防控需要,加速了許多國家的數字支付發展進程。波士頓諮詢發佈的報告預測,從2020年到2025年,全球數字支付收入規模將增長7.3%,到2030年數字支付收入規模將達到2.9萬億美元。多個國家積極出臺鼓勵措施,加速數字支付的推廣和普及。

埃及——

電子錢包成多數人付款和轉賬首選

馬赫迪·薩威在埃及首都開羅一家電腦城工作。工作間隙,他通過軟件Fawry繳納了當月的水電費、燃氣費和電話費等。“即便用戶沒有銀行賬戶或信用卡,依靠Fawry,也可以通過電子錢包、自動取款機、零售店等其他服務網點支付各類賬單。”薩威坦言,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與現金打交道了。

Fawry是一家總部位於開羅的金融科技公司,創設了埃及首個也是規模最大的電子賬單支付平臺,目前爲全國500多座城鎮、15萬個服務網點提供250多種電子支付服務。據介紹,Fawry擁有數千萬用戶,每日處理超過210萬筆交易,日交易額達25億美元。

埃及銀行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疫情防控期間,埃及現金交易數額減少了85%,數字支付和貨到付款數額躍升了690%,並且90%的用戶表示對電子支付有信心。開羅大學金融與投資學教授赫沙姆·易卜拉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電子錢包已成爲多數埃及人付款和轉賬的首要選擇,因爲它比其他支付方式更便捷,而且減少了貨幣印刷和回收的負擔。”

埃及“2030願景”把大力發展數字支付和電子金融作爲重要部分。目前,埃及的數字支付技術部門包括39家銀行、39家保險公司、900家小額融資金融公司和民間社會組織、44家移動電話網絡運營商和50家電子支付公司等。“這爲埃及的數字支付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提升空間,埃及的電子金融和無紙化經濟必將得到更加蓬勃的發展。”易卜拉欣說。

新加坡——

數字支付從便利選擇變爲基本服務

網上購物、打車、訂外賣……29歲的阿扎裏來自新加坡,電子支付已成爲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疫情防控期間,這種方式既安全衛生,又快捷便利。”阿扎裏說,使用電子支付還能獲得獎勵積分或現金回扣。

據統計,2021年前10個月,新加坡跨銀行轉賬服務系統PayNow交易量達1.85億筆,較去年同期的1.09億筆大幅增長。從2019年到2020年,PayNow的交易量和交易額都翻了一番。新加坡目前約75%的商家都在使用通用二維碼作爲支付方式。

爲推動電子支付的廣泛應用和發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專門成立了支付委員會,成員包括銀行、支付服務提供商、企業協會等,以共同促進行業創新合作。2018年,新加坡政府推出全國共用付款二維碼“SGQR”,支持多種支付模式。消費者無論使用哪種手機支付應用,都能掃描同一個QR碼付款。

爲了保障消費者權益,新加坡政府於2019年通過了付款服務法令,對新加坡的支付服務提供商進行監管。政府還通過多項計劃,安排數碼大使、商業顧問等,在小商販、老年人等羣體中間推廣數字支付,幫助他們適應數字社會。

谷歌、淡馬錫和貝恩公司聯合發佈的《2021年東南亞數字經濟報告》顯示,2021年新加坡電子商務同比增加45%,商品交易總額達71億美元。新加坡大華銀行個人金融服務部主管傑奎琳表示,數字支付正從一種便利的選擇變爲一種基本的服務。

巴西——

推動更多消費者接觸數字支付

近年來,巴西選擇無現金支付的消費者正在逐漸增加。數據顯示,2020年,巴西現金交易的比例爲35%,相比前一年的47%有不小的降幅。

在巴西推動無現金支付的過程中,巴西中央銀行於2020年11月推出的實時電子支付系統PIX發揮了重要作用。依託個人銀行賬戶,巴西用戶在PIX系統中可以把納稅人識別號、手機號或者電子郵箱設爲用戶名,之後就可以方便即時地進行電子錢包之間的轉賬和付款。巴西央行行長羅伯託·坎波斯·內託表示:“支付方式正發生巨大的變化。社會需要快速、低成本、安全、透明和開放的產品。”

如今,在巴西的商店、餐館、出租車等消費場景,PIX支付方式隨處可見。根據巴西央行數據,PIX正式推出一年來,用戶超過1.1億,完成交易16億筆,已超過銀行賬單、銀行轉賬、支票等支付方式交易總和,成爲巴西人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據悉,巴西央行還打算爲PIX用戶提供國際交易選項。

巴西數字銀行業也得到迅速發展。去年12月,拉美地區金融科技獨角獸、巴西數字銀行Nubank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這家成立於2013年的公司,基於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數字銀行賬戶、虛擬信用卡以及個性化個人信貸等業務。顧客使用手機應用便可以進行凍結信用卡、額度調整等操作,且無需繳納管理費、工本費。2021年前9個月,Nubank實現10.6億美元營收,較2020年幾乎翻了一番,目前註冊用戶數量達到4800萬。

獨立支付業務運營商Worldpay拉美區域經理胡安表示,從銷售到支付,數字化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疫情加速了這個早已開始的過程,推動更多消費者開始接觸數字支付方式。當消費者體驗到數字支付的安全和便捷,他們就很難回到以前依賴現金的狀態。”

(本報開羅、曼谷、里約熱內盧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