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中原區、金水區兩地的涉騙房源就不少於47套,涉及購房款近2千萬元。

新京報記者 吳小飛 程亞龍 實習生 秦巍峯 編輯 甘浩 校對 吳興發

到2022年3月,距離報案一年多了,李敏被騙的450多萬元購房款仍沒討回來。

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鄭州人李敏經人介紹,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價格連買了9套所謂“房管局內部房”,共花費450餘萬元。直到2020年11月,因爲不動產權證久拖辦不下來,李敏到房管局查驗,才發現這一切是一場騙局。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自2019年以來,杜某麗等人以明顯低於市場價的方式在鄭州多地售賣“房管局內部房源”,實際上這些房源爲杜某麗所租賃。爲了長期欺騙買方,營造規範購買流程和辦理過戶手續等假象,杜某麗等人還向購房者提供虛假的房地產買賣合同協議、涉稅收款收據、不動產登記證明等文件。

這個並不高明的騙局中,李敏並不是唯一的受害人。新京報記者瞭解到,受騙人員涉及的區域包括鄭州的金水區、中原區、二七區,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僅中原區、金水區兩地的涉騙房源就不少於47套,涉及購房款近2千萬元。受騙的買家多與李敏類似,不僅自己購買多套,還拖親帶友購買。

據瞭解,鄭州警方已經對杜某麗等人涉嫌詐騙案件進行立案偵查,杜某麗本人因處於哺乳期,目前取保候審。

3月29日,涉騙房源所在地,宏江瀚苑小區,李敏(化名)買的房子實際上是杜某麗租的,目前都已被房東收回。 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

售價每平方米3000元的“內部房”

今年55歲的李敏介紹,2019年初,她從相識幾十年的老同學那聽說,有掛在房管局領導或領導親友名下的“內部房源”在出售,每平方米只要三千元,“俺同學自己就買了好幾套,要不然哪敢信有這麼便宜的房子。”

經同學引薦,2019年2月,李敏認識了內部房銷售人員劉真。劉真帶李敏去看了其中一處的房源——宏江瀚苑小區。該小區位於鄭州市中原區棉紡路與嵩山路交叉口西北角,距地鐵1號線的碧沙崗站800米,周邊還有配套的小學和初中。

宏江瀚苑附近的一家房產中介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宏江瀚苑小區先後於2017年、2018年交房,因爲小區環境好、配套全,小區的房價一直比較堅挺,小戶型每平方米約1.6萬元,大戶型則在2.2萬元左右。

看完房子後,李敏就有些心動。李敏說,在早期溝通階段,劉真多次表明,她的姐夫與當地房管局的某領導是發小,雙方關係密切,能確保房源可靠。劉還向其承諾,交完錢之後,很快就能把不動產權證辦下來,如果辦不成,可以全額退款。

“如果俺說看房本,劉真就說房本都在房管局領導或者領導的親戚名下,亂查亂傳的容易被人發現,所以不讓查也不讓看,就說等辦完手續自動會過戶到俺名下。”李敏說。

聊天記錄顯示,在李敏多次問詢劉真意向房源情況時,劉常常以“正在房管局辦事”“正在與房管局領導喫飯”等回應。這給李敏一種“劉真正在爲了房子的事在努力”的感覺,種種信號,讓她放下了疑慮,決定“把握好時機”果斷出手。

李敏介紹,等到繳費的環節,除了購房款,購房者還要支付一筆“手續費”,這個手續費是劉真等賣房的人“上下打點關係的好處費”。具體費用標準是小戶型每套15萬元,大戶型每套20萬元。“她(劉真)都是亂要的,也沒有說一定哪樣的算大戶型。”

“她說自己也是從杜某麗那買的房,而且已經拿到房本(不動產權證)了,還說她姐夫在房管局有人,不會有問題,再加上我們認識很多年了,所以沒有懷疑。”王芳說。王芳與劉真曾經同在一家公司做醫療器械銷售業務,她是直接從劉真那買的“內部房”。

王芳介紹,2019年2月,她與弟弟每人給了劉真15萬元好處費,以每平方米3000元的價格在宏江瀚苑買了房。事發後,王芳瞭解到,劉真那套取得不動產權證的房源,是從正規中介渠道購買,並非所謂從杜某麗處購買的“內部房”。

證件信息顯示,杜某麗今年33歲,河南鄭州人,身材微胖。受訪的多名買家均表示,他們的購房款,最終都流向了杜某麗。

郭磊就是直接從杜某麗那買的房。杜與郭的聊天記錄顯示,兩人溝通過程中,杜某麗多次以房源緊俏、好戶型隔夜售空等話術暗示郭磊儘快付費,還以親屬生病爲由催促郭先付定金以及房款,並表示爲其安排車庫房和減免物業費等好處作爲回報。

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

“送上門”的鑰匙和產權證明

王芳說,交了“好處費”就算定了房子。

2019年6月,在劉真的引導下,王芳簽署了一個“公租房買賣合同補充協議”。協議約定,王芳以全款38.7萬元購買了宏江瀚苑的一處129平方米的住宅。

經新京報記者現場覈驗,王芳購買的宏江瀚苑小區屬於商品房。至於爲何以公租房形式簽署協議,“劉真當時解釋說,因爲是處置內部房,不能讓人發現價格太低,需要經公租房轉變爲經濟適用房以後再辦房本手續。”王芳說。

上述說法與現有的政策要求不符。房地產市場分析研究機構、上海中原地產的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告訴新京報記者,按照相關規定,公租房只允許租賃不允許買賣,雖然理論上存在轉化爲經濟適用房來銷售的可能性,但我國的市場條件尚不成熟,截至目前,沒有任何城市將公租房轉化爲經濟適用房進行銷售。

協議簽署後,王芳等人不斷催促劉真、杜某麗等人儘快辦理過戶手續,但後者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託。微信聊天記錄顯示,賣方拖延的理由有:正在想辦法催促各方走流程辦手續、房管局經辦人員調整導致溝通不暢、核心經辦人員車禍住院、銷售人員的親屬病危住院……

在此期間,買方還會收到一個標註爲【鄭州房產】的短信,主要內容爲:您所購買的內購房已在辦理中,請於XX日到XX地廳辦理房產手續……

“但到日子要去辦手續的時候,就會有人給你打電話,以各種理由辦不了,或者讓你另外預約時間。”李敏回憶,她後來跟劉真和杜某麗說,再不能辦手續就要求退錢,或是爲了安撫買家,在2019年底,劉真和杜某麗開始將部分房源的鑰匙交給買家。

與此同時,也會有標註爲【鄭州房產】的短信發送給買家:您所購買的內購房,已經完成備案審覈,每戶鑰匙已經發放,入戶信息將於下一個工作日發送至預留手機,每戶需要繳納房屋買賣手續費。

拿到鑰匙給很多買家喫了定心丸。多位購房者介紹,正是因爲拿到房源鑰匙住了進去,纔對杜、劉等人真正放心下來,他們還不惜以變賣現有房產、跟親友借款、向銀行貸款等方式,加大購房力度。

受訪的數名買家中,大多購房在10套左右,有的是自己個人囤積多套,有的是介紹身邊的親朋好友買房,其中李敏就買了9套房。

按照流程,網籤之後就是不動產權證的辦理。2020年9月前後,因杜某麗、劉真等人承諾的辦理不動產權證的日期屢次拖延,加上部分房源的分配出現問題,一些買家開始要求退款。在此背景下,劉、杜等人又開始採用新方式穩定買家。

2020年10月,部分買家開始收到一份紙質的“不動產登記證明證書”。該證書的證明權利或事項爲預告登記,證書的落款時間爲2020年10月23日,公章印跡爲鄭州市國土資源局不動產登記專用章。李敏說,杜某麗等人告訴她,拿着這個證明就能到房管局換房本。

而這份證書,實際漏洞百出。盧文曦介紹,不動產登記證明的預告登記,一般出現在購買期房或新房的過程中,目的在於明確產權,保障在產權證辦理過程中買賣雙方的權利。但在二手房的交易流程中,因爲是現房現款,不存在預告登記的流程。

此外,新京報記者發現,證書上印有的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加蓋時間爲2022年10月,而早在2019年1月,該機構職能就已併入鄭州市國家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此後的對外印章,也同步變更後者名稱。

━━━━━

租來的“內部房源”

不管是久拖不下的房本,還是漏洞百出的“不動產登記證明證書”,都沒讓購房者意識到不對勁,直到房源出了問題。

2020年9月前後,宏江瀚苑小區13號樓3單元23層的一戶業主突然找上門來討要房租。但在彼時,這套房源正被王芳的一位朋友居住,是王芳的友人從劉真那購買的“內部房”。

該套房源的租賃合同顯示,該房源的租賃期是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是杜某麗從房東王先生處,以每月4000元的價格租賃。後因房租給付不及時,房東才上門收房。

該房源的租賃中介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2019年到2020年的大半年時間裏,杜某麗先後經過該公司租了10套房子,大部分是在宏江翰苑,“當時我們也問她爲什麼要租這麼多房子,她說因爲城中村拆遷後回遷房未建成,幫村裏的親戚找地住。”據其瞭解,杜某麗還通過其他中介公司租了房子。

房東討債事發後,引發了部分買家對杜、劉等人的懷疑。彼時,雖有所謂的“不動產登記證明證書”,但實際的產權證遲遲沒有辦下來。2020年11月前後,李敏拿着杜某麗給的印有自己名字的“不動產登記證明證書”去房管局覈驗,“房管局的人一掃上面的二維碼,什麼都沒有,說這個證是假的。”

此外,微信聊天記錄還顯示,杜某麗還指導買房人郭磊在涉及不動產權登記、稅費繳納等文件材料上簽字,這些文件上印有“鄭州市房屋交易稅後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內部房業務專用章”等系列印章。

“這些印章不是我們單位出具的,我們也沒有見過這樣的章”。4月1日,鄭州市房地產鄭東新區交易中心(下稱東區房管局)的數名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

上述工作人員還以郭持有的“不動產登記受理憑證”爲例指出,規範的受理憑證會明確標識房屋所處的位置以及樓棟、單元號、門牌號等信息,而郭磊持有的僅標註小區位置的文件,不符合規範要求。

4月8日,鄭州市房管局政研處相關負責人回覆新京報記者稱,經該局交易中心工作人員確認,郭磊所持有的蓋有房管局業務部門公章的“不動產登記受理憑證”“增量房交易涉稅事項承諾書”,均系造假。除了文書的格式和內容,與房管局的正式文書有較大出入外,文書上蓋的公章,與房管局業務窗口使用的公章也不一致。

不動產登記證明系僞造的消息不脛而走,購房者們陸續驗證後,向警方報了案。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涉案的房源不少於47套,涉案金額近2千萬元。

3月31日,就前文所涉情況,杜某麗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確實有內購房存在,只不過是這一批沒有辦下來,導致買家的投訴。“我只是幫買房人辦手續的,錢都交給了上線,現在也在催促上線還款”,至於上線有哪些人,杜某麗拒絕透露。

事後,他收到多套鑰匙,卻至今未被告知房屋具體位置。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攝

鄭州多名房產交易從業人士認爲,即使是真有“內部房”,也不可能以不到五分之一的市場價格銷售,文中提到的“宏江瀚苑”,均價1.6萬元/平方米,而杜某麗卻以3000元/平方米的價格出讓,明顯不合常理。

相關從業人士提醒稱,買房首先要確認的是出讓方是否爲房屋的所有權人,出讓的房屋是否有抵押、查封等情況。在查清這些信息之後,纔是雙方議價,而且交易過程還需經第三方平臺,以免出現付款後不能過戶的情況。

4月2日,新京報記者就受訪者反映的案件情況向鄭州市公安局金水區、中原區兩名負責案件辦理的警員致電覈實。中原區警員告訴新京報記者,僅中原區的受害人就有二三十人,案件涉及二七區、金水區和中原區,情況複雜,涉案金額較大,具體數額正在審計當中。據警方介紹,目前杜某麗因爲處於哺乳期被取保候審,案件正在偵辦中。

(文中李敏、劉真、王芳、郭磊均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