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丹昱

責編 / 高夢陽

編輯 / 梁又勻

被巨頭夾擊中的元氣森林,開始放棄“高舉高打”的互聯網發展模式,開始迴歸“傳統”。

4月15日,剛剛上任半年的元氣森林副總裁李國訓走向臺前,一一回應供應鏈被“卡脖子”、裁員、柳甄離職、出海不利等諸多傳聞,並首次向外界披露了部分業績數據。

2022年第一季度,元氣森林營收同比增長50%,供應商數量從去年初200多家增至370家。

但這並不代表元氣森林已經擁有與幾大飲料巨頭抗衡的能力。

在上游供應鏈,從瓶胚生產到原料供應,元氣森林屢次被“卡脖子”;終端銷售也曾被其他品牌收緊代理商權限。元氣森林開始一邊高投入研發和建廠,一邊收縮組織架構降低成本。

可口可樂農夫山泉的氣泡水產品市佔率逐漸走高的背景下,2022年或將成爲元氣森林成長的關鍵節點。

組織擴張“暫停”

自建工廠試圖掌握供應鏈

市場環境變化讓元氣森林的增速逐漸放緩。據《晚點 LatePost》報道稱,2020 年元氣森林的銷售回款金額爲27億元,這一數字較2021年增長了約2.7倍,但略低於此前內部制定的回款最高目標75億元。

2022年,元氣森林調低增速,制定的銷售回款目標爲100億元,增速僅37%,相比過去明顯放緩。

業績壓力下,元氣森林裁員傳聞不斷。但李國訓否認了這一說法,表示元氣森林正在推進中臺化、數據化建設。“在過去,元氣森林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產品研發、電商和增長團隊,這些重疊建設的跨部門團隊效率並不高,通過中臺化建設,我們釋放了大量資源並且提升了整體能力。”

組織架構上,李國訓表示,元氣森林員工數量已從去年初的2000餘人增至8000餘人。2022年,元氣森林將放慢甚至“暫停”組織擴張,“今年工作的重點就是提升組織能力,把業務和流程打造得更穩建,進一步提高人均效能和戰鬥力”。

換言之,元氣森林正試圖降低迅速擴張帶來的成本壓力。但面對市場洗牌的現狀,元氣森林又不得不加大研發投入,以及自建工廠保持供應鏈穩定。

目前,元氣森林佈局了6個自建工廠,安徽滁州工廠針對華東地區,廣東肇慶工廠對華南地區,天津西青工廠對華北地區,湖北咸寧工廠對華中地區,四川都江堰工廠對西南地區,江蘇太倉工廠對長三角區域。

“元氣森林的模式越來越重,業績壓力也就越來越大,稍有不慎就會落入巨頭手中。”快消行業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李國訓坦言,元氣森林在過去幾年的高速發展過程中,確實遇到不少來自供應鏈和生產端的壓力,通過自建工廠和嚴格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元氣森林初步告別受制於人的局面。

巨頭壓境,氣泡水市場洗牌?

2018年,元氣森林憑藉氣泡水產品迅速出圈,在“00卡”口號加持下,佔領了絕對的市場份額。雖然後續乳茶、燃茶等產品也相繼出圈,但氣泡水產品在元氣森林的地位始終不可撼動。

2020年,元氣森林全年銷售額達30億元,其中氣泡水銷量佔比約爲70%;2021年,據媒體報道,元氣森林銷售回款金額73億元,其中,氣泡水作爲其里程碑式的產品佔了40億元,外星人能量飲料和乳茶分別爲10億元。

但也正是在2021年,氣泡水市場迅速發生變化。可口可樂旗下小宇宙AHHA、農夫山泉旗下蘇打氣泡水、喜茶旗下“喜小茶瓶裝廠”氣泡水等先後上市,擠壓了元氣森林氣泡水市場份額。

進入無糖氣泡水市場後,飲料巨頭們也開始持續對元氣森林施壓。在上游,此前的採訪中,元氣森林方面曾對記者透露,2021年初,元氣森林乳茶產品的主要代工廠,因爲頂不住壓力對其表示,“週末全線停工、終止合作。” 而這一說法被指是“兩樂”巨頭之一。

有媒體報道稱,元氣森林最早做氣泡水時,就苦於拿不到產能,因爲絕大部分含氣飲料生產線都是“兩樂”的灌裝廠。

隨着無糖飲料市場生變,元氣森林氣泡水市場份額出現下滑。數據顯示,2021年下半年,元氣森林氣泡水市場佔有率最多50%,小宇宙AHHA、農夫山泉蘇打氣泡水分別在25%、18%左右。

農夫山泉則在銷售終端向元氣森林施壓。2021年,有消息稱,農夫山泉多個大區經銷商收到總部的“通知”,“不得代理元氣森林的產品,尤其是氣泡水。” 彼時有經銷商也向記者證實了這一說法,但其表示,頭部飲料品牌都不會允許自家經銷商多頭代理,農夫山泉只是率先收緊管理。

柳甄離職,出海業務生變

國內市場競爭日漸膠着,元氣森林也曾將希望寄託於海外市場。2020年,柳甄從字節跳動離職,加入元氣森林,負責海外業務。

有元氣森林員工曾對記者透露,柳甄的加入帶來了不少字節跳動的員工,而柳甄本人也成爲國際業務招人的“招牌”。新人面試時,HR總要提及國際業務老大是柳甄。

但對於柳甄的貢獻,元氣森林內部也存在爭議。有員工認爲,柳甄雖然已經成爲元氣森林國際業務的標誌,但其並沒有帶領公司國際業務產生跨越式發展。

在上任不足兩年後,柳甄確認從元氣森林離職。

據李國訓透露,目前負責管理國際業務的是創始人唐彬森的“老戰友”,今年初已經到任。“老朱此前在互聯網領域創業,並已經實現財務自由。”

李國訓並未透露新負責人上任後,元氣森林具體的海外業務目標。從目前來看,海外無糖產品市場仍以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旗下產品爲主,在疫情影響下,元氣森林想要在短期內有所突破難度較大。

“目前受疫情、海運等方面影響,出海成本仍然處於高位,海外業務突破較爲艱難,但公司全球戰略的目標和決心不會變。”李國訓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