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侯潤芳)4月28日,在中國城市百人論壇 2022 春季論壇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王凱透露,近日《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21—2035年)》已被國務院審批通過,該規劃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等。

據悉,2014年,有關部門發佈《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這個規劃是第一個新型城鎮化的規劃。“今年又發佈了第二輪新型城鎮化的規劃。對比這兩個國家新型城鎮化的規劃,上一輪新型城鎮化在空間上的着力點是,建設一個城鎮體系優、功能互補強的城市羣。這次規劃的一個新亮點是,特別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特別補充推進以縣城爲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要補短板強弱項、就地城鎮化。”王凱說。

王凱認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等這“四化同步”,是中國城鎮化下一步工作的必然選擇。在這樣的背景下,縣域、縣城在新型城鎮化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他還以三類縣城爲例子做了解釋。

第一類是都市圈內的縣城,它們有機會發展成爲小城市。“以珠三角長三角爲代表,這類縣城的工業化特徵非常鮮明,這些地區的工業化程度非常高,這些地方的縣按照實際生活水平和工業化能力來看已經是城市了。”王凱說。

第二類是農業地區的縣城。它們以服務三農和公共服務爲導向,是實現老百姓幸福生活以及共同富裕的重要空間,同時也是踐行公平正義、體現幸福生活的重要空間。在縣域農村地區,縣城的發展還可以帶動整個農村地區的公共服務,包括鄉和村的公共服務體系的建構。比如,河南的西華縣是傳統農業地區大縣,它的城鎮化模式就是城鄉兩棲兼業,這個方式將在農業地區長期存在。

第三類縣城是景觀資源比較好的地區。“在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的大背景下,景觀資源比較好的地區是發展的重要空間載體,最重要的目的地和服務基地,以歷史文化特色和魅力景觀資源促進城鄉聯動發展。最近建設部表彰了浙江的松陽縣,作爲連片傳統村落的發展是非常成功的。”王凱說。

王凱總結說,中國城鎮化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初期積累、基礎性發展的階段,進入到成熟、完善、提高的新階段。隨着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走出一條自主、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道路是歷史的必然選擇,而“縣域·縣城·就地城鎮化”是這一選擇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