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李蕾    每經編輯 葉峯    

今年的基金髮行市場,終於出現了一抹亮色。繼4月底招商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大賣百億元之後,5月11日,華夏基金髮布了旗下華夏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基金的合同生效公告。公告顯示,該基金從4月25日開始募集,到2022年5月6日止,期間淨認購金額達到99.8億元,並且有效認購總戶數達到46228戶。也就是說大賣了近百億元。

其實就在4月29日,招商基金也發佈公告稱,旗下招商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基金首募規模達到100億元,成爲今年來少有的爆款基金之一。

由於同業存單基金都設定了100億元的募集上限,因此不論是華夏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還是之前的招商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都可以說是以上限完成了募集,顯示出投資者高漲的熱情。在今年偏股型基金遇冷的情況下,百億級基金的“盛況”已經很久沒有出現了,而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今年一出手就接連產生了兩隻百億級產品,由此也可以看出資金追求穩定回報的傾向與意願。

事實上,不只這兩隻基金,4月20日獲批後火速進入發行期的第二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還有4只,分別來自平安、中金、淳厚、興銀等4家公司,這些產品也都很暢銷。有媒體報道稱,5月9日結束募集的中金、興銀兩隻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單隻基金募集規模均在30億元以上;而仍在募集期的平安、淳厚旗下的兩隻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發行情況也很順利,因此第二批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總規模還在持續上升中。

作爲一種短期理財新工具,同業存單指數基金的火熱確實也反映出投資者風險偏好的變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