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期待再生納入期貨交割。

此前維持震盪橫盤走勢的滬鉛期貨主力合約,近期連續七天下跌,創下今年以來新低。

自5月6日開始至5月13日夜盤,滬鉛期貨主力合約連續下跌,跌破15000/噸,並於13日夜盤刷新今年以來新低14750元/噸,截至5月13日夜盤收報14810元/噸,累計下跌6.03%,上海有色網1號鉛錠現貨均價收於14950元/噸,累計下跌4.32%。

多位期貨分析人士認爲,滬鉛期貨連續下跌,一方面與供需失衡有關係,4月份以來鉛需求下降明顯,而鉛供應處於擴張狀態,5月份鉛錠社會庫存也高於去年同期;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宏觀預期不明朗有關。後市可能小幅下跌或低位震盪。

鉛價連跌之下,產業鏈影響不一,在業內看來,上游和中游企業的利潤可能被壓縮,下游消費企業的邊際利潤好轉,實際利潤需觀察鉛價長期趨勢。在此情況下,相關企業可以根據受到影響的情況,利用期貨工具規避價格風險,鎖定企業成本及利潤。

值得關注的是,近幾年鉛的供應結構出現較大變化,再生鉛產量佔比不斷提升。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目前,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委員會正在推進鉛錠國標和再生鉛國標的修訂工作。後續再生鉛納入期貨交割體系將成爲市場的關注點。

供需失衡

除了滬鉛期貨主力合約連續下跌之外,LME鉛期貨近期持續走弱。自北京時間4月19日開始,LME鉛期貨就連續下跌,在4月29日短暫止跌後,又於5月5日開始連續下跌,至5月13日也已連續七天下跌。

那麼,近期國內外鉛價持續下跌的原因是什麼,這種跌勢會持續多久?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程小勇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國內外鉛價持續下跌可能與以下四個方面有關係:一是國內經濟下行,鉛需求自4月以來下降明顯,作爲佔鉛消費80%以上的鉛蓄電池,受汽車產銷同比大幅下滑的影響,同樣出現產銷走弱的趨勢;二是海外鉛礦供應恢復,這使得原生鉛減產的情況越來越少。據相關機構調研,4月原生鉛產量環比增加2%左右。截至5月13日,50%進口鉛精礦加工費回升至80~90美元/噸,去年同期只有60~70美元/噸。

三是目前國內再生鉛產量增長較快,2021年再生鉛產量佔整體精煉鉛產量的比重超過40%,使得鉛供應處於擴張狀態,這也是2020年至今鉛價漲幅較小的主要原因,而其他有色金屬均大幅上漲;四是從社會庫存來看,5月鉛錠庫存遠高於去年同期,這使得國內鉛面臨去庫存的壓力。

中信建投期貨有色高級分析師王賢偉也認爲,近期滬鉛下跌與其基本面略顯疲軟有關,5月份的電解鉛預估產量(原生鉛+再生鉛)環比略增,即使進入5月後再生鉛利潤已經持續走差,但是產能並未出現明顯下調;而從下游消費來看,蓄電池廠家反應目前訂單情況一般,下游處在季節性淡季。

“另一方面,疫情加劇下游消費投資走弱,疊加俄烏局勢及美聯儲快速緊縮引發潛在金融危機的擔憂,全球經濟都面臨邊際走弱的風險,以金屬爲代表的大宗商品以及金融市場普跌,也導致了鉛價的跟跌。”王賢偉稱。

對於後市鉛價預期,王賢偉認爲,短期內下跌空間有限,主要的支撐在於再生鉛利潤已經處在歷史低位水平,後期再生鉛產能投產或者擴產的意願都不是很強,甚至可能出現在產的再生鉛產能減產或者停產,所以整體供應量會有所收縮。同時,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車等主要消費產業鏈逐漸復工復產,下游需求有所恢復。整體供需結構好轉,預計後期將看到社會庫存逐步去庫,因此從基本面上看,後市大概率反彈至15000元/噸以上。但是也要注意前面提到的宏觀預期因素。

程小勇從供需基本面分析稱,當前鉛的供需仍較爲過剩,在2021年其他有色金屬小幅短缺的情況下,精煉鉛(包括原生鉛和再生鉛)過剩約爲4萬噸左右,2022年一季度過剩量擴大至6萬噸左右。5月,隨着疫情得到控制,下游消費可能會小幅改善,過剩量會有一定的縮減,這使得鉛價跌勢會有所放緩,但不會出現大幅反彈,後市小幅下跌或低位震盪的可能性較大。

上中下游影響幾何?

鉛是常用的有色金屬,最主要的消費領域是鉛酸蓄電池。目前鉛價持續下跌,這會給鉛產業上中下游企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鉛價的下跌直接影響了上游鉛礦生產者的利潤,但是由於鉛礦開採的邊際成本較低,所以礦山目前尚未出現虧損開採的情況,不過利潤空間已經被壓縮。”王賢偉對第一財經記者稱。

在程小勇看來,雖然海外鉛礦產出恢復,但面臨環保和能源成本壓力,鉛價回落可能會影響後續復產的進程,因這幾年鉛價基本上就沒怎麼漲。

中游冶煉廠則分爲原生鉛冶煉廠和再生鉛冶煉廠。其中,原生鉛冶煉廠利潤來源主要是加工費以及冶煉過程中的副產品增加值。“今年以來的原生鉛加工費平穩,所以鉛價下跌對原生鉛廠家的邊際成本影響有限。”王賢偉稱。

“鉛價跌破15000元/噸,據我們跟蹤的數據顯示這並不構成原生鉛企業大範圍虧損,行業平均利潤約爲500元/噸左右,小型原生鉛企業存在虧損的可能。”程小勇分析稱。

對於再生鉛冶煉廠受到的影響,業內則存在分歧。王賢偉認爲,從目前的市場數據來看,再生鉛冶煉廠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根據上海有色網統計的數據,規模再生鉛的綜合虧損已經達到了780元/噸,處在深度虧損狀態。這主要是因爲再生鉛企業需要採購廢舊電池,但是目前廢舊電池價格下跌幅度遠小於電解鉛。從產業瞭解的情況來看,再生鉛的虧損情況還是相當普遍的。

但程小勇稱,鉛價回落可能影響再生鉛冶煉廠的生產利潤,但是從國家戰略來看,再生鉛發展趨勢還是向好的,再生鉛回收成本目前來看還是低於原生鉛生產成本,再生鉛企業基本上不會虧損。

就下游消費企業而言,主要是鉛蓄電池企業。程小勇認爲,鉛價持續下跌有利於下游消費企業,在其他原材料價格高企的情況下,鉛價回落可以緩和部分利潤受原材料擠壓的壓力,改善企業經營環境。

“由於原料價格的快速下行,目前他們的邊際利潤是有所好轉的,但是由於下游企業一般是長協,且以月均價的形式結算,所以實際的利潤還需要觀察鉛價是否能長期弱勢運行。”王賢偉稱。

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套期保值

面對鉛價的持續下跌,產業鏈相關企業應該如何藉助期貨工具進行套期保值?

就中上游企業而言,王賢偉認爲,當鉛價存在持續性下跌風險時,上游礦山企業應該積極套期保值,但需要根據市場行情,對下跌行情的時間週期有一定的預判,並根據預判的時間週期,結合自身的產量情況,規劃出合理的套保數量。對於鉛冶煉企業而言,如果已經囤積了一定的鉛精礦庫存或者再生鉛原料庫存,則也應該按照一定的風險承受情況,對原料庫存進行相應的套期保值。

具體操作方法上,程小勇稱,礦商和原生鉛企業可以在期貨市場進行賣出保值,以防鉛價繼續下跌,防止跌破生產成本的風險。由於目前鉛場內期權尚未推出,礦商和原生鉛企業可以與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鉛看跌場外期權對沖場外風險,如企業有專業的套保團隊可以賣出看漲期權來對沖鉛價下跌的風險。

對於下游鉛消費企業,“以電池生產企業爲例,由於目前鉛價是下跌的,可以建立適量的虛擬庫存,或者看漲期權,買入一定的鉛場外看漲期權來鎖定原材料成本。”程小勇稱。

王賢偉則認爲,由於下跌過程中終端產品的下跌幅度一般小於原料價格,所以可以按需採購,並且可以進行一定的市場預判以及訂單情況,在鉛價下跌到一定程度後進行相應的買入套保,鎖定部分原料採購成本。

以中游冶煉企業實際參與期貨市場情況來看,河南金利金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金利集團”)期貨部負責人秦躍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該公司一方面利用期貨市場產生的權威價格指導生產經營,如:原材料採購價格、產成品銷售的定價、以及年度生產銷售計劃的安排等。

另一方面,利用期貨工具規避價格風險,鎖定企業成本及利潤。“當期貨價格高於現貨銷售價格之時或防止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在期貨市場上進行賣出套保,鎖定合理的利潤;當期貨價格低於現貨市場價格之時或防止價格上漲帶來的風險,買進套保,鎖定原材料成本。”秦躍強稱。

“金利集團在經營管理上要求產品零庫存,原料庫存以及半成品庫存在一個合理的庫存數量,超過部分嚴格做好保值。”據上述期貨部負責人介紹,金利集團近幾年鉛產量逐年遞增,其中2011年鉛產量13萬噸,2014年鉛產量25萬噸,2016年產量30萬噸,2019年產量40萬噸。保值量和交割量也逐年遞增,每個月鉛保值規模在5000噸~20000噸之間。

“我們套期保值的量,一部分用來交割,一部分與我們原料庫存或者成品庫存保持平衡,在現貨賣掉之後,期貨市場相應的部分也就平倉掉。”秦躍強稱,參與套保既能幫助企業穩定經營,也能通過交割解決賣貨問題回籠資金。金利集團的濟金牌鉛錠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第一批鉛交割註冊品牌和倫敦金屬交易所的註冊品牌。

供應結構變化下,業內期待再生鉛納入期貨交割

近年來,國家大力鼓勵再生行業發展,鉛的供應結構也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再生鉛產量佔比不斷提升,2021年再生鉛產量佔比超過40%。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祕書長張琳表示,2021年新建再生鉛項目涉及產能82萬噸。2022年一季度新建項目涉及產能45萬噸,再生鉛產業投資保持穩定增長,顯示投資者對再生鉛產業有穩定預期,信心猶在。不過,預計二季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需求萎縮、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不確定性上升等風險加劇,有可能對新建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帶來挑戰。

從長期來看,根據“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到2000萬噸,其中再生鉛產量達到290萬噸。有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再生鉛產量270萬噸,同比增長12.5%。

“國外很早就出現了再生鉛產量超過原生鉛的情況,因此未來中國再生鉛產量增長還會加快。且鉛是所有基本金屬中回收率很高的品種,未來鉛供應很大程度上的增量將來自再生鉛。”程小勇稱。

王賢偉也稱,再生鉛替代原生鉛符合國家“綠色循環”“節能減排”的政策方針,並且在下游的需求方面,再生鉛有成本更低的優勢,絕大多數的原生鉛需求領域都可以用再生鉛代替。

而目前再生鉛的市場報價參考標的依然是原生鉛,期貨市場交割也用的是原生鉛錠,主要是因爲原生鉛錠的標準化合約具有市場公認性,再生鉛通常採用原生鉛加貼水的報價模式,但是再生鉛存在品質以及品牌方面的差別,使得不同產品之間的市場報價有一定差異。

“目前再生鉛市場比較難做,在期貨市場不能做更好的對沖,沒有品牌效應,沒有交割品牌,而再生鉛利潤本來就薄,原材料不好買、成品又難銷售,兩頭都難。”秦躍強稱。

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目前,全國有色金屬標準化委員會正在推進鉛錠國家標準和再生鉛及鉛合金錠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上海期貨交易所也將配合上述工作,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優化鉛期貨合約,擴充交割資源,進一步滿足再生鉛產業鏈企業的套保和交割需求,提升期貨與現貨市場的聯動程度。

“新版國標出臺後,建議期貨市場對應國標引進符合標準的再生鉛註冊品牌,可以不再新增再生鉛合約,在原生鉛合約的基礎上設定合理的升貼水來反應再生鉛的價格,以讓市場各方可以比較均衡地參與期貨市場。”有機構人士稱。

程小勇也稱,從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角度來看,未來隨着再生鉛佔比越來越大,國內期貨合約的標的和交割品需要進行優化和修改,建議鉛期貨合約標的可以增加符合國標的再生鉛,在交割品方面允許再生鉛參與交割,這樣鉛期貨可以反應鉛整體供需情況和行業特徵,有利於鉛上下游企業,包括再生鉛企業運用鉛期貨進行風險對沖。將再生鉛錠納入交割,不僅響應市場人士呼籲,有助於提升再生鉛行業的產品標準化程度,也符合當前生態文明建設、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國策,推動行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