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普及,以及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长治人的语言使用状况发生很大变化,从过去只使用方言的“单一”状态发展为现在方言和普通话同步使用的“双言”格局。这说明在长治人的日常交际中,方言不再是语言生活的“专属”。但是,多数长治人讲的普通话,和标准普通话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其间还多多少少带有一些长治方言的“味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长治普通话。今天我们就和大家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聊聊长治普通话有哪些特点?

首先,从语音上看,长治方言中平翘舌不分,多发为平舌音,前后鼻音不分,多发为后鼻音,长治人说普通话时很容易受方言特点的影响,也出现类似的问题。如“主力——阻力、一成——一层、诗人——私人、振东——正东、金星——精心、棍——共、运——用、瞒——忙、盐——羊、官——光”这些词语在长治普通话中多有混同。另外,长治方言中有一个非常短促的声调,语言学上称之为“入声”,受其影响,长治人在说普通话时会无意识地表达出来,如:——“你去吗?”——“我不去。”中的“不”,其读音就非常短促。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做了专项调查,调查了不同普通话水平的人群共131人,其中,76.8%的人都不同程度地有将“一”“个”“急”“不”等古入声字在一定的语境下读得较短促的情况。

其次,长治人在说普通话时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方言词。比如“相跟、稠饭、访古”等,纵观这些词语,我们发现有以下特点:(1)对于标准普通话中比较文雅的、具有书面语性质的词语,很多人在说的时候会使用长治方言中相对应的词语来表达,如标准普通话中“乞丐”一词,长治普通话常说成“要饭的”;(2)为了表达的生动性,某些形容人的某一性格或者事物的某一特征的方言词语,很多人在说普通话时会使用相应的长治方言,如:形容一个人性格特别古怪时,会说“圪料(弯曲的意思)”;(3)对于某些亲属称谓,很多人在说普通话时会使用与普通话相对应的长治方言,以体现亲属间的亲密性,拉近彼此的距离,如标准普通话中“伯父”一词,长治普通话常说成“大爸”;(4)某些词由于使用频率非常高,甚至很多人都不认为这些词是方言词,长治人在说普通话时会很自然地习惯使用这些词,如“费(小孩儿顽皮的意思)、待见(喜欢的意思)、抄饭(盛饭的意思)”等。

最后,长治人在说普通话时也会不自觉地使用一些长治方言中特有的虚词,比如“来、唠、怎、倒”。下面具体来说一下它们的用法。

1.来

用于句末,表示曾经发生过的事情或存在的状态。如“昨天我去北京来。”“昨天你是休息来还是上班来?”

2.咧

用于句末,有以下作用:(1)表示对事实的确认,同时带有提醒、强调、夸张、责备的意味, 如“他忙咧,你一会再来。”(2)表示断定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如“他正做饭咧。”(3)表示动作尚未进行,如“还有半个月才过年咧。”(4)表示疑问,如“还跟我生气咧?”“……后来咧?”

3.唠

可用于句中,也可用于句末,有以下作用:(1)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如“他走唠两个钟头了。”(2)用于句末,表示可能,如“没有多远,他走动唠。”(3)不独立成句,表示前一动作的完成是后一情况发生的条件。如:“吃唠饭我就走了。”

4.怎[zei]

用于疑问句,表示询问性质、状况、方式、原因等,如“你怎算出来的?”

5.倒

用在句中,表示以下作用:(1)表示“很快地”,如:“机器一动倒坏了。”(2)表示“断定+不满”的语气,如“我还没吃呢,你倒全吃了?”(3)表示反问,如“你睡了半天了,我睡会倒不行了?”

对于大多数长治人来说,从小最先习得的语言是长治方言,在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长治方言的基础上再重新学习普通话,那么其所说的普通话势必会受到长治方言的影响,同时,土生土长的长治人对长治方言有着较为浓郁的乡土情感,在说普通话时会下意识地带上自己的“家乡味儿”,以示亲切,来表明自己“本地人”的身份,因此,长治普通话的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方言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很多方言词语也随之消失,如果能在地方普通话中保留下一些方言特点,这对于本地方言文化而言也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长治普通话是在长治市区推广普通话的必然产物,可以说它是长治方言和标准普通话的中间过渡状态,它一方面对长治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交际沟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长治方言中具有地方特点的典型成分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来源: 上党晚报 王利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