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精力首先是有限的,其次是对万法的关注与操持都归于一心,但这其中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是一般人所日用而不知的(注:如果对本文深刻理论的论述感到枯燥读不进去的读者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看大礼包)。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说明此事。也就是将人对外部的关注分为大致的把握和精细地研究两种。前者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般状态,比方说面对一大堆的各频道信息,大家也就只是粗略地读读,获取一个大概的含义,而绝对不可能什么东西一来都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后者就是那普通的信息中所闪现的一丝光芒,一旦被人的心灵所捕捉到,那么你肯定是不会放过任何的一丝一毫,而必然一字一句地读下去。

实际上,无论外部的世象如何万千,我们对其的关注也就只能绝对地分为这两种。当然,每个人的这两种情况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的这两种情况也必然是不同。然而以上这样的公理性质的东西如果就停留在这公理的层面上,那么就等于什么也没说,但假设我们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就必然可以发现其中所典藏的奥秘,以及运用它来更好地开拓我们生命中的疆域。

比方说,在以上公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有定理一,即任何人、不管他处在什么样的时间段,总是不可能永远都只处在这两种情况的其中一种的状态之中,而必然要在两种情况之中来回运动。也就是说,你不可能永远只是对万千的信息洪流进行粗略的关注,而必然会在这种粗略关注的过程中突然对某件事物发起极大的热忱从而进行极为细致地了解;同样,即便现在就是这同一件曾让你极为细致去了解的事物门类,你一旦拓展开来,最终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去仔细学习了解、而必然又进入一种粗略地了知世界万千的精神阶段。

该定理的证明十分简单,主要是运用反证法,这里就略去。但关键在于该定理的运用,也就是说,虽然我们可以非常严密地证明以上定理的必然性,但我们发现,在实际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一些人,他对一切的关注从来都没有细致过,也就是说,尤其在一个互联网的时代中,他从来只是这里刷刷、那里看看,但却从未对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个作品进行过不落一字的详细阅读,更何况是更细致的参究了。由于定理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只能说,现实中出现的这种人错了,他的精力运作几乎属于完全幼稚的状态。

当然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这个必然的定理也预示着现实中也完全有可能出现另一种人,就是他对任何他所遇到的事物、信息都只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了解与研究,而不对任何事物或信息进行粗略地、大致地掠过。但在现实中,由于这种人自然形成一种强迫症的状态,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正常地生存,因此我们也就很自然地容易忽略这种情况;而前一种人由于完全可能呈现出一种什么都知道的状态反而在现代生活中很容易被认知、也非常容易生存,因此也让我们很自然地忽略了其人精神世界的幼稚与白痴的本质。

因此,最关键的就还是要回到定理一所揭示的问题上来,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必然要让自己处于一种从普遍地关注到细致地研究、再到普遍关注这样的精力循环当中来,而一个恰当调适后的如此循环将让一个人始终处于一种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精力巅峰状态之中。这实际上也可以做为定理一的一个推论,也就是说,虽然人在本来状态中,自然是两种状态交替出现构成循环,但极少有人能够始终保持这种自然,因此一个主动调适过的两者状态比起未经调适的情况而言更能保有这种天然本身,从而使自我始终处于精力的最高状态。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没有结束,因为既然存在调适,那么就必然存在调适的方法,而调适的方法又与每个人不同的兴趣、世界信息的流动等情况相关,而一个真正有效的、普适于所有人的精力调适方法就必然与全域相关,换句话说,就是无论你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兴趣如何、以及世界的信息与事物如何变换,我们所说的精力调适方法都必须是与其变换无关,而只与其中一些不变的本质特征相关。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推出一个与一切人在一切时候所经历的一切世界信息与一切事物相关的整体范畴才能达到这个目标。

所以,对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对任何信息与事物的普遍性关注,如果不介意,我们可以用世界趋势来予以称呼;同样,对于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对某种他认为是特别重要的信息或事物进行的特殊关注,逐字逐句、点滴参究,我们就可以用向上一路来予以称呼。而之所以用这两个名词,那是因为它们本身当中就含有对这两种现象的描述。世界趋势是一股人生在世对外界感知到外部事物的洪流,那么人当然不可能时刻都精确到其中的每个分子原子,而只能做一种总体性的感知与把握;而向上一路是这其中突出一窍的部分,也就是说是你突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别样的洞天,这里面的每个细节、分子原子都竟然是那般地神奇,令你驻足其中仔细参究。

另外,由于世流永远滚滚,而且其中必然由每一个世流中的分子原子组成,因此每个人无非是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从世界趋势到向上一路,又从向上一路到世界趋势,而且你的世界趋势可能是他人的向上一路或反之,你此时的向上一路又可能是你自己另一个时候的世界趋势或反之,以及你此时的世界趋势可能是他人在此时或另一个时候的世界趋势或向上一路或反之,等等。而世界中,我们每个人的精力在对外部的关注上,就被这个以上这个理论所揭示的范畴所概括。

但注意,本文到此实际上只论述了问题的一半,因为世界不是用来关注的,世界是用来改变的,世界的洪流当然不是因为每个人都在关注而形成,除非我们今天是像某种外星人一样拥有没有物质的身体、或反反反反物质的身体,但至少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中,如本文开头所说,人的精力就必然分为关注操持两种,当然后者的引入就涉及到更多的体力的介入,但体力都是在人的精神指导下运作的,因此这在我们的论述中可以暂时忽略不计,但最起码,一个完整的理论必须包括对操持的论述,也就是说,如果经过主动调适后的在世界趋势向上一路当中的自然交替转换是让人的精力始终处于巅峰状态的不二法门的话,那么人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就肯定是没有问题了,但你又不可能只关注不操持,因此,加上操持,就等于给以上的范畴加了一个维度,而这个维度,敏锐的读者已经发现了,那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世界趋势与向上一路当中的

世界趋势向上一路这三个范畴当中,看似最不起眼的范畴实际上是最难的部分,而且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一个算子,它可以让两外两个范畴在已经将人送入永远的精神巅峰之后,让人会关注而更会操持这样送入升一个维度的更高巅峰、或让人仅会关注而不会操持从而关注之巅峰也自然崩塌从而降一个维度跌至谷底。,首先它必须是一个范畴,然后还要能够连接并控制另外两个范畴的升维和降维问题,因此才是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

本文到此字数已经超过2500,因此不再继续。但这里可以送一个大礼包,即说一个更被大家所切身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说,如果病毒代表完美的红杏,检测及封控的手段代表完备的墙,那么根据红杏出墙学的原理,红杏必然出墙,不出墙的红杏是不完美的,也就是说,必然有病毒会逃过所有的检测及封控,这在数学上叫做哥德尔不完全定理,而我们现在所构造墙的手段无非就是一轮轮越来越严密的检测及封控,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再多说了,但这至少说明,真正的数学,及其所代表的智慧是有力量的。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