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公佈了4月份財政收入數據,下降幅度較大。在5月17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發佈會上,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各地財政減收主要是由於4月份實施了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所致。

4月是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的首月,退稅規模約8000億元,以去年4月財政收入爲參照,約8000億元退稅相當於衝減當月收入37.5%。

留抵退稅會影響地方財力早有預判,中央財政今年加大了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以彌補地方財力缺口。但是由於在賬務上留抵退稅是通過沖減收入來處理,而不是通過補貼或支出,因此直接表現爲地方財政收入的大幅下滑。目前,中央對地方因留抵退稅造成的財力缺口已基本彌補到位,保障了地方財力。

留抵退稅約8000億元,相當於衝減去年4月份收入的37.5%

今年實施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元,其中新增的增值稅留抵退稅是1.5萬億元。留抵退稅新政一方面將有力支持企業減負紓困,另一方面也會造成財政收入的減少。

在賬務上,留抵退稅是通過沖減收入來處理的,而不是通過財政補貼、財政支出的增加來實施的。因此,留抵退稅會表現爲財政減收。

4月份是實施大規模留抵退稅的第一個月,政策效應集中釋放,企業很踊躍。當月,全國增值稅留抵退稅約8000億元,實施進度超出預期。

這8000億元留抵退稅通過沖減收入處理,對當月財政收入的影響有多大?許宏才表示,如果與去年4月份的數據比較,8000億元相當於去年4月份收入的37.5%。也就是說,實行留抵退稅,4月份收入就要下降37.5%。

爲何深圳、南京、蘇州等沿海地區下降比例更大?許宏才解釋,東部一些省份製造業發達,退稅的企業多,因此佔比會更高一些,超過37.5%。

他表示,由於留抵退稅因素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實質上造成了1-4月份財政收入口徑跟上年口徑是不可比的。除了留抵退稅這一項減稅降費之外,我們還有其他的減稅降費措施,也會對1-4月份的財政收入造成影響。

刨除留抵退稅因素,前4月全國財政收入增長5%,增幅回落

1-4月份,我國財政收入的真實水平如何?許宏才介紹,1-4月累計,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減收的8000億元后,全國財政收入增長5%,增幅比1-3月累計增幅(8.6%)有所回落。

分稅種看,1-4月累計國內增值稅扣除留抵退稅之後增長1.8%,國內消費稅增長15.5%,進口貨物的增值稅和消費稅,也就是海關代徵的那部分增值稅和消費稅增長17.8%,企業所得稅增長5.4%,出口退稅與去年1-4月份相比,多退了1533億元,增長28.4%。

支出方面,1-4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長5.9%,爲預算的30.3%,重點保障了民生等領域的支出。比如,科學技術、農林水、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教育支出等幾個比較重要的民生支出分別增長15.5%、12.9%、7.5%、4.4%和4.1%。

值得注意的是,利用政府性基金預算的專項債券安排的支出,即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安排的支出爲1.1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支出1萬億元,帶動擴大了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分地區看,1-4月累計扣除增值稅留抵退稅減收這個因素後,地方財政收入增長5.4%。31個省(區、市)中,有23個地區增長,有8個地區下降。

針對實施留抵退稅對地方財力造成的衝擊,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進行了彌補,目前基本彌補到位,地方的財力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國庫庫款餘額4.9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9.6%

許宏才還介紹了目前中央和地方國庫的庫款情況。截至4月末,全國財政庫款餘額4.94萬億元,是當年財政收進來的錢,減掉支出的錢,剩下的餘額,當中也扣除了留抵退稅退給企業的錢。

4.94萬億元國庫庫款餘額,比上年4月末增加約4400億元,增長9.6%。地方庫款的餘額4.56萬億元,比上年增加約5000億元,增長12.2%。

許宏才表示,總的看,4月份財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主要是各級財稅部門加大力度落實減稅退稅政策的一個反映,是積極財政政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的主動作爲。隨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的顯現,財政收入也將會穩步回升。

新京報記者 姜慧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