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三條”降低了杭州樓市的限購門檻,並針對多孩家庭放鬆限購。這成爲近期樓市政策鬆綁的新方向。

據機構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0餘城優化住房限購政策,部分城市或區域全面取消限購;部分城市降低限購門檻,最明顯的是降低社保年限要求;另有部分城市針對人才、老年人、多孩家庭等人羣優化限購政策。

不過,針對需求端的限購鬆動對樓市的影響有限,政策尚未完全發酵,市場修復之路仍顯曲折。在業內人士看來,未來,核心一、二線城市限購政策較難全面退出,弱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或將全面取消限購。偏向鼓勵新市民、多孩家庭及各類人才購房消費。

多孩家庭可多購一套房,一舉兩得

“支持各地從當地實際出發完善房地產政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4月29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上述觀點後,各地“因城施策”的樓市政策井噴。

5月17日,杭州推出“杭三條”,包括符合條件的三孩家庭,限購的住房套數增加1套,參加公開搖號購房時,參照“無房家庭”優先搖號;對落戶本市未滿5年的戶籍家庭取消繳納社保滿2年的規定;對非本市戶籍家庭的購房資格,將連續社保時間由4年降爲1年。

“雖然杭州的政策力度並不大,但是杭州作爲當下樓市熱點的代表,出臺穩定樓市的政策,代表了本輪救市政策將全面升級,可謂市場一個轉折點。”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在今年前4個月全國土地出讓收入排名中,杭州以827億元位居榜首,但是,杭州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倒掛,新房需要搖號,二手房市場掛牌井噴,出現了大幅調整的苗頭,此時出臺寬鬆政策非常及時。

張大偉認爲,“杭三條”政策也值得其他城市借鑑,既然杭州這樣的熱點城市已出臺樓市政策救市了,其他城市有救市舉動也在意料之中了。

值得關注的是,“杭三條”對於多孩家庭放開限購,在當前樓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無獨有偶,5月14日,東莞也明確,對於生育二孩或三孩的居民家庭,允許新購一套房,其中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需提供3年內累計2年以上社保。

此外,5月13日,南京對於戶籍居民家庭也提出,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可新增購買1套商品住房,並享受最優惠貸款利率等支持。5月9日,揚州針對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在市區購房者,也不再實行限購政策。

事實上,早在4月,無錫就提出多孩家庭可在限購區新購一套住房,此外,父母投靠也可多買一套;四川達州出臺的政策也顯示,二孩、三孩家庭購買第二套新建商品房的視爲首套房,同時貸款額度可提高10萬元;瀋陽也明確對生育二孩、三孩未滿18週歲的居民家庭,可在限購區域內再購買1套房。

對於多個城市出臺針對二孩、三孩家庭的購房政策,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爲,這是近期以來鬆綁政策的一個新方向,達到了一箭雙鵰的效果,將樓市政策與國家生育水平結合起來,既促進了合理購房需求的釋放,也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鼓勵生育、促進人口增長的目的。

限購放鬆,前提條件各有千秋

如果說“杭三條”是降低限購的門檻,以及針對特定人羣放鬆限購,那麼近期其他城市的限購政策鬆綁的措施愈加豐富多樣。

5月16日,成都推出的新限購樓市新政中,對於擬在中心城區購房的人,近郊住房不再納入家庭住房總套數計算。此外,無住房且2年內無住房轉讓記錄視爲無房居民家庭。

在中指研究院四川公司研究總監蘇宇看來,今年一季度,成都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下降20%,企業推盤意願不足,但客戶需求仍支撐成都市場成交總量在全國處於第一梯隊。面對外部環境變數大,經濟下行,消費者購房意願減弱,換房需求延遲釋放明顯,以及剛需客羣觀望情緒加重等情況,目前成都產業人口快速湧入,因此對於保障新增人口合理住房需求的優化政策出臺,具有迫切性。

5月15日,海口針對落戶海南省的引進人才購房,提到自落戶之日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而未落戶在海南省無自有住房的,在海南省累計繳納12個月社保,可購買1套住房。

值得關注的是,長沙近年來的限購政策一直很平靜,調控鬆動現象幾乎沒有,今年長沙也加入政策鬆綁大營。但是長沙新政的高妙之處在於,將租賃市場和買賣市場聯動起來,5月11日,長沙提出存量房盤活用作租賃住房後,不納入家庭住房套數計算。

據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0餘城出臺優化住房限購政策,無論是什麼樣的條件,基本是圍繞着部分城市或區域全面取消限購,部分城市降低社保年限要求,另有部分城市針對人才、老年人、多孩家庭、外地人等羣體優化限購政策。

比如,大連高新區、南京六合區等放鬆限購政策,允許外地戶籍購買住房;蘇州降低非戶籍家庭購房社保年限要求,由三年內連續2年社保改爲累計2年社保;瀋陽放寬非本地戶籍家庭購房門檻,取消相關社保證明。

另外,還有福州放寬普通住宅的限購要求,秦皇島調整二手房購房資格覈驗要求。鄭州、蘭州、九江等城市允許父母等親屬投靠新購一套房等。

哪些城市限購有望全面寬鬆?

當下,房地產仍是中國經濟的穩定器、壓艙石,房地產市場的穩定異常關鍵。事實上,2022年以來全國已有超百城優化房地產政策。大多從限購、限貸、限售和購房補貼等方面促進合理購房需求釋放,尤其是優化住房限購政策成爲重要手段。

不過,這一波政策優化對於市場的作用不及預期。尤其是4月份,在全國多城疫情管控趨嚴的背景下,市場回溫態勢受阻。

“從政策端來看,中央到地方頻頻表態房地產,釋放了積極的政策信號,但是從實際來看,政策尚未完全發酵,市場修復之路仍顯曲折。”陳霄這樣表示。

據5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下降城市個數增加,一、二、三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呈降勢、同比繼續走低。

“根據簡單算術平均計算發現,自2015年12月份以來,首次出現房價同比下跌態勢,這意味着4月份房價出現拐點。”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這樣稱。

陳霄也表示,4月份房價指數表現出房價首次出現拐點,雖然一大波政策出臺,但是政策也要有發酵的過程,此時需要警惕。

對於後續市場的走勢,陳霄認爲,仍需要實質性寬鬆政策的加持,預估鬆綁調控的城市將會繼續擴圍,並且政策舉措不再侷限於需求端,供給端和需求端雙管齊下是大勢所趨,市場修復進程是緩慢和曲折的。

嚴躍進也認爲,在房地產市場面臨下行壓力的情況下,各類穩房價、穩預期的工作需要加快推進,否則對於後續市場的穩定會有衝擊。

具體來看,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表示,在“一城一策”框架下,目前核心一、二線城市限購政策較難全面退出,政策層面集中在人才落戶、降低非戶籍家庭社保年限要求,刺激剛需的購房需求釋放。相比之下,弱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或將全面取消限購。此外,更多疲軟城市將通過財稅刺激託市,下調房地產交易稅費,並實行購房補貼,鼓勵新市民、多孩家庭及各類人才購房消費。

“疫情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不小。雖然救市政策井噴,但有力度的政策不多,一線城市沒有相關舉動,目前市場信心依然不足。”張大偉表示,當下,全國樓市須重磅救市政策,在穩定疫情的前提下,限購應該全面寬鬆。

新京報記者 袁秀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