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科技厅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河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省科技创新工作呈现出创新政策密集出台、创新主体增多做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氛围日益浓厚的生动局面。我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由2017年的全国第24位提升到2021年的第18位,2018年、2019年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础条件、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以及落实国家科技改革与发展重大政策等方面连续两年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2021年分类施策积极推动县域科技创新的典型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2021年5月,河北省科技活动周在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启动,围绕“科技兴冀百年风华”主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科技为民服务活动,集中回顾河北科技历程,讲述河北创新故事,展示河北科技成果。图为启动式现场。

聚焦做好顶层设计,搭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

近年来,省科技厅不断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技管理“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要求,加快构建起了以《河北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强省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指导性政策为统领,以支持服务企业创新、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基础研究等方面的专项文件为支撑的“3+N”综合规划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细化为“15483”工作思路,系统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搭建起了河北科技创新的四梁八柱,形成了统筹协调的科技工作格局。

“1”即遵循一条工作主线:坚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为工作主线。“5”即坚持五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更加注重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协同开放创新,更加注重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更加注重激发创新创业活力。“4”即构建四大创新体系:构建知识创新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化新技术基础原理供给;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创新均衡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构建科技治理体系,从强化政策供给和推动政策落地两方面用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8”即着力提升八项能力:着力提升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强大创新策源优势,为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河北贡献;着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一大批科技项目、产出一大批科技成果,强化技术供给,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构建功能完备的技术转化平台、成果交易平台,推动一大批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夯实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一大批创新型“链主”企业;着力提升人才创新能力,集聚一大批国际一流科技人才;着力提升科技开放合作能力,统筹利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生态圈;着力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打造雄安新区和张北地区科技创新增长极,构建“点线面结合、县市区联动”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提升科技治理能力,加快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3”即实现三个新突破:创新型河北建设实现新突破,科技投入实现新突破,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能力实现新突破。

在“15483”工作思路的引领下,全省科技系统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全力服务地方、服务科技企业、服务科研人员,创新平台、科技开放合作、成果转化产业化等重点工作有序推进,项目带动战略深入实施,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河北强”的发展路径。

聚焦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服务“三件大事”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推动“三件大事”,为河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全省科技系统坚决将服务推动“三件大事”作为重要政治责任,抢抓机遇谋划发展,推动河北科技创新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向纵深推进。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京津科技部门共同推进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广泛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河北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6年的105.1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超过300亿元。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与雄安新区相关部门共同完善雄安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积极推进雄安科学园建设,推动雄安创新研究院与中科院16个科研院所加快共建。目前,一大批科技型企业陆续入驻雄安科学园,雄安创新研究院院长祝宁华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积极开展“科技冬奥”行动。与科技部、北京市有关部门共同建立“科技冬奥”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大力实施《科技冬奥智慧崇礼行动计划》。目前已连续三年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成功研发出室外雪上项目场地防风网等100余项先进技术,在场馆建设、赛事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冰雪产业等方面实现应用示范。

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图为第九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颁奖现场。

聚焦建强创新主体,做大做强各类科技企业

我省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培育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科技企业,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并对科技企业分类培育、综合施策,科技企业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1万家,科技领军企业达44家。推动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成长。以省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出台《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建立科技领军企业后备培育库,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链条式发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关于支持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方案(2021-2025年)》,深入调研、系统掌握企业的科技需求,精准开展技术供给、人才引培、多元化融资、平台搭建等服务,推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创新创业迸发活力。着力建设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同时,坚持“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将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省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达483家,有效激发了全省创新创业活力。

聚焦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围绕全省12个主导产业和107个县域特色产业,统筹优势科技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河北贡献。推动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河北省基础研究行动实施方案》,打出“提高强度、优化结构、稳定支持、深化合作、多元投入、创办特色”系列组合拳,在重大原始创新成果、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争取国家基金项目等方面实现快速增长。推动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紧盯产业变革趋势,围绕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6G通信、冰雪装备等重点领域,开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推动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实现突破。切实抓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22个科技创新专项的实施,稳定支持20个高水平种业创新团队,在保定市、沧州市积极探索重点技术领域“揭榜挂帅”制度,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大力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图为位于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家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内,工人在调试焊接机器人。

聚焦汇聚优势创新资源,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

省科技厅大力推动创新平台建设,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和优秀创新人才,打造创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创新技术的研发高地。印发了《河北省科技创新平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及学科重点实验室、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动态管理促进创新平台质量提升;围绕科技强省建设,聚焦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河北优势产业技术领域以及冰雪装备等未来产业技术领域,谋划组建一批高能级省技术创新中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的技术创新平台;把引进科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完善科技人才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建设外国专家公寓、外国院士(诺奖专家)工作站,组织开展“外专百人计划”“燕赵友谊奖”评审表彰等举措,持续提升我省对国外人才的吸引力。目前,我省建设国家级科技研发平台17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总数达到1451家,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30家,研发平台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获国务院批复,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新区5家、农业科技园区15家,科技园区发展能级不断提升;驻冀院士达21名,集聚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

聚焦成果供给,大力推进科技转化和产业化

省科技厅着力建设健全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产出,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形成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新动力。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出台《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方案》《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工作指引》等文件,并积极构建系统完善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支持省科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10家科研院所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从源头力促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设“一院一中心”。推动河北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改革,按照“1+N”组建方式,优选18家专业研发机构和2家专业服务机构加盟,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引进河北产权市场、中国技术交易所等在省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设立分支机构,依托“一网八系统”(即成果转化网以及交易信息、评估评价、智能配对、竞价报价、交易交割、鉴证登记、数据监管、成果转化管理系统)开展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技术合同登记等业务,同时吸引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成果进场展示交易,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全省科技管理部门与金融系统充分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加强科技与金融资源整合和协同,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入,打出“增信、分险、奖补”组合拳,着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1年,省科技厅与6家银行签署合作协议,针对科技企业建立1.1亿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同时全面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将科技特派员服务由一产拓展至二产三产,使科技服务贯穿科技生产研发、成果转化的全过程,目前已备案科技特派员6797人、科技专干3358人、工作站803个、工作室54个,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的科技特派员工作服务体系。

省科技厅与6家银行举行科技金融合作签约仪式

聚焦增强创新主体获得感,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

以激发科研人员、企业、高校、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赋予创新主体和人员更大自主权,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得到更大释放。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精神,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与支持方式,扩大科研主体对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自主权。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创新开展“揭榜挂帅”制度,瞄准数字经济、民生、农业等科技重点领域“卡脖子”难题,发布一批技术榜单,以目标为导向开展精准攻关;同时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支持,制定实施《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管理办法》,对优秀研究群体给予长期资助,着力打造一批与学科发展、前沿交叉、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创新团队。推进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修订《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改为“科学技术合作奖”,增加奖励为我省科技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省外人员(组织);完善评审标准,自然科学奖注重前瞻性、理论性,技术发明奖注意原创性、实用性,科技进步奖注重创新性、效益性,分类制定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河北科技系统将站位“全局中的科技”和“科技中的全局”,努力使科技创新成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变量,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加快建设创新驱动、跨越赶超的现代化河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执笔人:薛华)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