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潮汕資本教父”旗下公司拔電源對抗監管,遭4家銀行起訴、50名投資者索賠

來源:野馬財經

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落幕成也資本,敗也資本。

作者 | 蘇影

從800元創業起家,到百億身家,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一手創造的“宜華系”,巔峯時曾號稱資產規模850億元。

但隨着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被調查,近兩年劉紹喜和其帶領的“宜華系”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當前宜華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宜華生活)已被摘牌,*ST宜康(000150.SZ)也面臨退市危機。

5月20日晚,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的一期股市大案調查報道,將沉寂了許久的宜華生活再次推回聚光燈下。這起被證監會確認爲2021年典型違法案例之一的財務造假案,具體案件細節也得以被更多人知曉。

“雙系統”數據造假,拔電源對抗證監會調查

宜華生活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倒在2年前。2020年4月,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依法對宜華生活立案調查。

從調查結果來看,這起案件的時間跨度前後有四年。2016年至2019年,宜華生活實際控制人劉紹喜利用其控制地位,指使上市公司通過虛構銷售業務等方式,累計虛增收入71億元,累計虛增利潤28億元。

而爲了隱藏公司的財務造假事實,據央視財經介紹,在證監會調查期間,宜華生活也耍了不少花招。

證監會稽查人員表示,當時,宜華生活提供的所有和境外客戶簽訂的合同,都只有一個框架協議,不提供基礎交易資料,公司整個外銷流程不透明。而在稽查人員想對核心員工或高管問詢時,宜華生活則表示當事人已離職或聯繫不上。

原來,爲了規避調查,宜華生活將正常的進出口部等業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全部隱匿到生產車間臨時辦公室,不讓主要業務人員與調查人員接觸。 

此外,宜華生活還通過兩個完全獨立的生產業務系統,分別做出了兩套數據。一套數據貨值虛高,用於報關,另外一套則是跟境外客戶對賬的真實數據。

而當稽查人員進場時,他們則將真實數據系統電源拔掉,用虛假數據系統來應對檢查。

這其中,僅一項梳妝檯的價格,在真實報價與出口報關的價格之間,差價就將近6倍。最終,調查組找到了真實交易資料,進一步夯實宜華生活財務造假證據,並對案件相關責任人員進行了處罰。

2021年10月18日,證監會就宜華生活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行爲下發了處罰結果,其中宜華生活被處以600萬元罰款,公司實際控制人劉紹喜除被罰款930萬元外,並終身禁入證券市場。

此外,還有宜華生活18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也均被依法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處罰。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因股票收盤價格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2021年3月22日,宜華生活被上海證券交易所摘牌,正式退出A股市場,它也由此成爲退市新規下的首批“1元退市股”之一。 

訴訟、仲裁涉及總金額超48億元

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就可能在兩週後引起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而位於風暴中心的宜華生活,近一年來則遇到了更多麻煩。

據2021年年報介紹,報告期內,宜華生活作爲被告人/被申請人的累計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達48.09億元,佔期末淨資產比例爲159.4%。

5月13日,宜華生活對外公告了最新訴訟進展,張素梅、趙連雲等49名投資者已向其提起訴訟,要求賠償經濟損失合計1451.96萬元。

而這已經不是宜華生活近期首次被投資者起訴事件。兩個月前,一位名爲唐宇寰的投資者也將其告上法庭,要求宜華生活及其他被告共同賠償投資差額損失、投資差額損失部分手續費、投資差額損失部分過戶費合計665.55萬元。

對於以上幾宗案件,宜華生活均表示已收到應訴通知書。

上海華榮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毅分析,根據《證券法》第56條規定,如果宜華生活確實進行了財務造假、虛假陳述等行爲,造成投資者虧損,是可以進行索賠的。但不同於民事領域一般的全面賠償原則,最高院《關於審理證券市場民事賠償案件》規定,投資者的索賠範圍僅以實際損失爲限,意味着並不包括投資者可得利益損失。而根據《解釋》,實際損失包括投資差額損失、投資差額損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稅以及前兩部分所涉資金的利息。

此外,孫毅補充,宜華生活違規披露,公司相關主管人員及直接責任人員還有着涉刑的可能。

《刑法》第161條規定,依法負有信息披露義務的公司、企業向股東和社會公衆提供虛假的或者隱瞞重要事實的財務會計報告,或者對依法應當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規定披露,嚴重損害股東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本罪進行刑事追訴。

孫毅表示,雖然宜華公司目前已經受到行政處罰,但這並不意味着有關責任人員一定可以免於刑事追訴。

而除了被投資者起訴外,宜華生活與金融機構之間也面臨着多起糾紛。

2021年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中國銀行汕頭分行、渤海銀行深圳分行、中國光大銀行深圳分行、中國光大銀行深圳西麗支行四家金融機構已經將其告上法庭,累計涉及總金額33.53億元。

截至2022年4月29日,對於中國銀行、渤海銀行兩宗案件,法院已經出具《執行通知書》或《民事判決書》,宜華生活需支付9.63億元及及利息、罰息(逾期罰息)、複利;而另外兩宗案件目前也已經庭審結束,正等待法院判決結果。

此外,宜華生活還有兩隻債券目前已違約。

2015年時,宜華生活曾發行過2只債券“15宜華01”“15宜華02”,總規模18億元,票面利率均爲6.88%,債券期限爲5年。

後經過2020召開的債券持有人會議後,兩隻債券還款時間被延期。其中40%本金及相應延期期間利息需於2021 年7月16日、2021年7月23日前兌付,剩餘本金及相應延期期間利息兌付時間在2022年7月。

但2021年7月,因宜華生活未能按期履行還款義務違約,債券持有人宣佈兩隻債券全部未付本金、利息立即到期。此後,債券受託管理人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也受7.63億元的債券持有人委託將宜華生活告上法庭,目前案件尚未開庭。

對此,宜華生活表示,爲了儘快償付“15宜華01”“15宜華02”對應的債券本金及利息,公司將加大對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加快對公司資產的處置進度。同時,公司還在積極與債券持有人溝通就解決本期債券問題達成和解方案,後期公司將根據與債券持有人溝通的實際情況擬定具體的償債方案並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潮汕資本“教父”劉紹喜,

被轉型坑了的“木業大王”?

宜華生活的實控人劉紹喜,是個地地道道的潮汕人,幼時一家三代八口人“蝸居”在16平房子,他通過借錢湊了800元創業起始資金,以做傢俱起家。2018年時,劉紹喜家族以130億元財富,在2018胡潤全球富豪榜(中國富豪入榜排行榜)位列361名。劉紹喜也被稱爲中國“木業大王”。 

不過更爲人津津樂道的是其潮汕“資本教父”的名頭。 

據《華夏時報》報道,劉紹喜是汕頭第一個帶領民企上市的企業家。因潮汕地區想上市的公司一般都會先去請教已上市公司,再加上劉本人在潮汕名聲很大,跟政界、金融界關係都比較密切。一位潮汕上市企業高管稱,劉紹喜的“教父”之名並不爲過。 

有意思的是,劉紹喜還曾與賈躍亭同窗,劉紹喜是在長江商學院認識了賈躍亭。2016年,在賈躍亭遇到危機的時候,劉紹喜還曾真金白銀參與樂視汽車生態和LeEco Global投資。 

劉紹喜創造的宜華帝國曾參與了木業、房地產、文化、投資四個領域,集團體系盤根錯節,獨掌一方。 

在“宜華系”成立的初期,集團的整體順風順水。2004年8月24日,宜華木業股票在上海發行上市,成爲汕頭民企第一股,也是國內木地板行業第一股。上市以來,淨資產年均增長率超過55%,淨利潤年均增長率超過50%,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率超過45%,爲廣大投資者贏得豐厚的投資回報。 

地產方面,劉紹喜於2000年2月成立廣東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接下來幾年相繼推出“華苑”住宅小區、“宜馨花園”一期 、“宜景軒”、“宜馨花園”二期、“宜居華庭”、“宜都帝景”大型商住區,備受好評。同時,飛速發展的地產板塊和本就成熟的傢俱板塊相輔相成互爲表裏,成爲了爲宜華集團貢獻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7年10月,廣東省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順利完成了資產重組和股權分置改革,成功實現借殼上市,成爲宜華集團屬下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事件的轉折出現在2014年。2014年7月15日,網傳劉紹喜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當日的宜華地產股價一反前日的漲停勢頭,出現大跌。 

更令人意外的是,2015年宜華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爲宜華健康醫療股份有限公司並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完全剝離地產業務,其地產實體於2015年12月成立宜華地產控股有限公司。 

企業觀察員孫藝源曾表示,“宜華系”揮一揮手將地產板塊送出了經營一線,轉身投入到了“健康”概念的懷抱中。只不過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這一刻成爲了其走向節節敗退路的起點。 

宜華的醫療健康發展之路,大多是通過外購併購的方法實現的。畢竟,對於缺少相關行業經驗技術的企業而言,外部併購來的快,傳播廣,引起的呼聲高,市場效果好,一度在初期將企業股價哄擡到了38元/股的境地。

但在高溢價併購了衆多公司後,由於經營難以爲繼,實體業務不能支持市場期望以及投資者熱情的冷卻,公司股價隨着企業近幾年的虧損不斷下滑。截至2022年5月20日收盤,*ST宜康的股價僅爲1.59元/股。

此外,由於鵬盛會計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對*ST宜康2021年度財務報表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5月6日起,*ST宜康的股票交易已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資本市場上從來就不缺少傳奇。而關於“宜華系”當前面臨的困境,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