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刀小胡&胡一刀

“如果臺灣受到中國(大陸)的攻擊,美國是否會防衛臺灣?”

拜登回答說:“會”

這一段對話幾乎成爲拜登訪日第二天所有國際媒體的頭條。

美方官員急忙出來滅火,稱美對臺官方立場沒有變化,仍然堅持一箇中國政策。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去年10月,拜登同樣對是否將武力防衛臺灣這個問題給予了肯定回答,隨後卻被白宮官員澄清。

如今如出一轍的劇情再次上演,這又是美方的一場口誤烏龍嗎?

沒這麼簡單。

在明暗兩條線上,美國正在下手。

1

23日,在日美領導人會談後召開的聯合記者會上,拜登在被記者提問時稱,“這是我們所做過的承諾……我們贊成一箇中國政策。我們簽字確認了這一點,並簽署了一些相關協議。但是那種認爲可以通過武力來獲取的想法,或者是隻通過武力來獲取的想法,是不合適的。”

他還補充說,他希望這種事件不會發生,或者不會有人試圖這樣做。

拜登後續還將臺灣與烏克蘭問題聯繫起來,稱果武力奪取臺灣發生,:“這將成爲另一個類似於在烏克蘭發生的行動。”

全場譁然。

不僅是媒體感到措手不及,根據美國媒體的現場描述,在場的美方官員們反應也是震驚的。

在拜登回答臺灣提問時,他的隨行官員們在座位上仔細看着他,其中有幾個人低下了頭。

事後,拜登的助手們立刻對美媒稱,拜登的幾名高級政府官員對這些言論感到措手不及,並補充說,他們沒想到拜登會如此明確。

在拜登發表評論後,一名白宮官員在聲明中表示,美國的官方立場保持不變。官員說,“正如總統所說,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他重申了我們的一箇中國政策和我們對臺海和平與穩定的承諾。他還重申了我們根據‘臺灣關係法’爲臺灣提供軍事手段進行自衛的承諾。”

白宮發言人也出來回應了,說美國並未改變對臺灣的政策。

臺灣方面的“感謝”倒是來得很快,臺所謂“外交部”發言人稱,對拜登總統及美國政府重申堅守對臺灣堅若磐石的承諾,表達誠摯歡迎與感謝。

畢竟前一天,關於臺灣是否能參與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框架這個話題,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明確給予了否定回答,讓民進黨當局大失所望。

那麼拜登這到底是無心“失言”,還是有意“承諾”?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臺灣其實一直都是拜登首次亞洲之行中無處不在的主題。

23日,日美領導人聯合聲明中再次提及臺海問題,重申“臺海和平與穩定是國際社會安全與繁榮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鼓勵和平解決兩岸問題。”

22日,白宮安全顧問沙利文在隨拜登一起前往日本的飛機上,就臺灣問題向記者們說,“我們不希望看到單方面改變現狀,我們當然也不希望看到軍事侵略。我們希望這一信息不僅來自我們,而且來自本地區和其他地區的一系列盟友和夥伴”。他還說,“我們希望加強與臺灣的經濟夥伴關係,特別是在先進技術問題上,包括在芯片和供應鏈”方面的合作。

21日,在韓美領導人聯合聲明中,再次提及臺海問題,稱雙方都認同臺海的和平穩定,是促進印太繁榮的關鍵。

甚至在20日晚上,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就發推文嘴硬稱,美國不認同“一箇中國”原則,而是堅持“一箇中國”政策。他寫道:“美國不認同中方的‘一箇中國原則’。我們仍然致力於我們長期以來的、跨黨派的‘一箇中國政策’,該政策以‘與臺灣關係法’、中美《聯合公報》和對臺‘六項保證’爲指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強烈回應稱,中方對美方的言論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在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等核心利益問題上,中方沒有任何妥協退讓餘地。任何人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強大能力,不要站在14億中國人民的對立面。

汪文斌強調,中方必將採取堅定行動,維護自身主權和安全利益,我們說到做到。

2

實際上,拜登的這場意外發言,搶走了他這場日本之行的原來重點主題的注意力。

拜登訪日的重頭戲,原本應是“印太經濟框架”(IPEF)。

23日,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文萊、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13國宣佈啓動IPEF。

這一框架目前有什麼具體內容嗎?

實際上,“對抗中國”就是這個框架最大的標籤。

美國官員說,IPEF代表了一種“超越傳統貿易協議的新合作方式”。

美國媒體說,這是拜登政府爲與亞洲國家建立經濟關係作出的“最雄心勃勃的嘗試”。

根據已透露的協議內容,IPEF將聚集四大支柱的建設,包括互聯互通的經濟、有韌性的經濟、清潔的經濟和公平的經濟。

有媒體評論稱,華盛頓是想通過在供應鏈、清潔能源和數字規則等全球問題上展開合作“對抗中國”。這些都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前瞻領域,在這些領域佔據主導權,將同時佔據下一個30年發展的先機。

20日下午,拜登飛抵韓國後第一件事就是前往三星電子芯片工廠,與韓國總統尹錫悅一道,參觀了該廠正在啓動的第一生產線和建設中的第三生產線。然後美韓領導人宣佈開啓兩國的技術同盟。

足見華盛頓現在在供應鏈、芯片和數字規則領域下足了功夫。

那這一框架沒有具備什麼內容呢?

亞洲國家最想要的,IPEF恰好給不了。

因爲IPEF不包括談判降低關稅的計劃,也不包括清除市場準入壁壘的廣泛措施。

專家稱,“受到美國國內貿易政治的制約,亞洲國家想要的恰恰是拜登無法提供的,即更多進入美國市場的機會。”

關於降低關稅,美方是這麼解釋的:我們這個IPEF不是傳統的那種貿易協定,我們籤的是新型的貿易協定。這是IPEF的特點,不是漏洞。

如果說這一點,美方還能靠玩弄文字遊戲予以迴避。那麼對清除市場準入壁壘避而不談,則直接說明貿易保護主義那一套仍然在美國國內有極大的影響力,畢竟拜登政府回國後還需要面臨中期選舉的政治壓力。

事實上,23日宣佈啓動,也僅僅只是一個宣示,一個美國想要在亞太地區保持經濟方面影響力的宣示。

接下來各國還要開始持續長達12-18個月的貿易談判,這個時間表還是一個樂觀的預估。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地區國家對此有多大的信心?

新加坡作爲IPEF的創始成員國,總理李顯龍在接受採訪時說,新加坡打算加入美國領導的IPEF,但也支持中國加入CPTPP,他說新加坡應該把握好平衡。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則稱,他希望美國能夠重新加入TPP,並稱這將具有戰略價值,能夠加強美國與亞洲的聯繫。然而這在當下的美國國會壓根不可能通過。

甚至美國國內對於這個IPEF框架也大多抱着“有名無實”的看法。

3

對於拜登有關“軍事介入臺海”這番話,“補壹刀”詢問了多位美國問題專家和臺海問題專家,他們給出的解讀略有不同。

一位匿名美國問題專家認爲,這是一個非常惡劣的表態,因爲看上去華盛頓拋棄了美國在涉臺問題上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策。當然,拜登在記者會上的這番話可能隨後會被白宮澄清,令外界認爲是拜登口誤。

畢竟拜登這次出訪能把尹錫悅叫成“文在寅”,美國媒體或許會說這證明了有可能是拜登在繁忙的外交日程中腦子突然“短路”了,而不是美國在對華政策涉臺議題上發生了的重大轉變。

但是近來在涉臺問題上,美國的行動和表態並不一致。美國的涉臺行動有一個清晰軌跡,一面是語言上一個勁地表態“堅持戰略模糊”,一面則是各項行動的升級。現在,拜登有關“美國準備軍事介入臺灣”的說法,倒是把過去十幾年的對臺本質徹底地暴露出來。

所以,這是危險的表態,會導致危險的行動。

另外,這位專家對“補壹刀”表示,拜登在日本做這種表態,也是其惡劣的地方之一。日本早就巴不得美國說這句話,因爲日本很狡猾,最初攛掇北約關注亞太就是日本的說法。

搞“印太戰略”,最初也是日本的主張。如今,在臺灣問題上讓美國放棄模糊姿態,看起來也實現了,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告訴“補壹刀”,綜合來看,拜登更多還是在重複美國的一箇中國政策。從美國近年來的軍事行動和政策實踐來講,顯然是加大了對臺灣的軍事支持,是在往戰略清晰這個方向走。

但是,美國官方承不承認拜登的表述是一種“變化”,還是這只是拜登在面對記者提問時的一次即興發言,還需要再看白宮方面接下來的表態。因爲美國內部一直有辯論,是保持戰略模糊還是戰略清晰,所以拜登的這個表態是不是一個轉折點,現在還不好做判斷,不排除各種可能性。

吳心伯表示,類似這種話其實以前小布什擔任總統時也講過,內容大致是“如果大陸進攻臺灣,美國將竭盡所能協防颱灣”,後來又對這個表態加了一個前提——如果臺灣沒有搞“臺獨”,大陸宣佈要打臺灣,美國會怎麼樣。

拜登這次沒有講前提,只是籠統講“大陸動武美國就要給予武力支持”。但是這個“武力支持”也要看怎麼理解,比如美方會說,對臺軍售也是武力支持,或者給臺灣提供一些軍事情報。

所以,吳心伯認爲,我們還是要站在我們自己的立場去回應,清晰地劃出我們的底線,夯實我們自己的實力,在涉及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面前,我們不可能退讓。

一位臺海問題專家告訴“補壹刀”,拜登可能是把一些私下的東西,說順嘴了,就給說漏了。但是,拜登及其周邊人也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所以白宮事後也做了一些澄清。

在美國一些政治精英看來,美臺雖然沒有官方關係,但是有實質上的“準同盟關係”。所以,一些美國媒體和美國政客,頻頻把臺灣拿出來與烏克蘭做比較,想突出“臺灣的重要性勝過烏克蘭”。

美國政治精英現在越來越多地把所謂“六項保證”和“與臺灣關係法”拿出來說事,目的在於“六項保證”當中也是存在拜登說的這種意涵,但從來不將之戰略清晰化。

這位專家認爲,美國的態度總體來說是兩邊都不要打破平衡,“不統”“不獨”“不武”對美國最有利,因爲,美國不想捲入戰爭泥沼。當然,在最壞的打算下,一旦臺海發生戰事,對美國支援臺灣的可能性,我們肯定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我們要做好反干涉、反介入的準備。

如果臺灣問題是美國對華博弈的一條“明線”,那麼美國剛宣佈“印太經濟框架”,其實是一條“暗線”。因爲,美國企圖借這個聚焦產業技術、供應鏈和貿易經濟的“安排”,把亞太的優勢資源,框到自己的小圈子裏。

尤其是,這個“印太經濟框架”現在看明裏暗裏排除中國加入。

在聯合日本韓國,把控住高端芯片和半導體產業之後,美國下一步的意圖就是站在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頂端,想進一步卡住中國相關產業技術發展和經濟發展的脖子。

對這一手,我們不能放鬆警惕。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